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數字經濟時代產業自主可控價值鏈構建機理及江蘇實踐研究

  • 作者:王文平|責編:羅傑
  • 出版社:東南大學
  • ISBN:9787576624830
  • 出版日期:2025/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48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在中美貿易摩擦與逆全球化的雙重壓力下,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數字經濟自主可控產業價值鏈,可以為我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效支撐。基於產業價值鏈,本書揭示了我國產業價值鏈自主可控的本質——既有在全球範圍內有競爭力的產業價值創造能力,同時具有價值獲取和分享的主導權;從價值創造及獲取的載體——產品入手,基於產品空間理論,提出「核心產品-自主可控關鍵產品-自主可控關鍵產業」分析框架,進一步探索構建自主可控產業價值鏈的底層邏輯與微觀機理。在此基礎上,構建全球產品空間網路模型,識別影響中國產業價值鏈自主可控的關鍵產品和關鍵產業;同時,從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兩個方面,實證分析我國產業價值鏈自主可控受數字經濟的影響程度;在識別我國自主可控關鍵產業突破路徑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江蘇參與構建我國自主可控產業價值鏈的行動路徑和對策建議。
    本書對產業價值鏈、數字經濟等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同時也可作為產業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等專業博士生、碩士生的參考書。

作者介紹
王文平|責編:羅傑
    王文平,工學博士,東南大學特聘教授、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首席專家,先後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江蘇省首批「333人才工程」中青年科技帶頭人。主要學術兼職包括灰色系統與不確定分析國際聯合會(GSUA)副主席、中國(雙法)灰色系統專業委員會理事長、中國優選法統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東南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學術委員、東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部委員、東南大學經管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等。主要研究領域涉及系統建模與優化、低碳轉型與區域一體化、數字化轉型與資源優化配置等。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7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3項,以及省部級課題及企業委託項目多項。在《管理科學學報》《中國工業經濟》《管理工程學報》《中國管理科學》和Energy Policy等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主要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
    1.2.1  主要研究內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框架與主要創新點
    1.3.1  研究框架
    1.3.2  主要創新點
第二章  文獻綜述
  2.1  自主可控關鍵產品內涵及突破相關研究
    2.1.1  自主可控關鍵產品內涵相關研究
    2.1.2  自主可控關鍵產品突破相關研究
  2.2  產業價值鏈自主可控內涵界定相關研究
    2.2.1  產業價值鏈內涵相關研究
    2.2.2  產業價值鏈自主可控內涵相關研究
  2.3  自主可控產業價值鏈構建機理相關研究
    2.3.1  價值創造與獲取視角
    2.3.2  產業價值鏈上的權力視角
  2.4  產業價值鏈自主可控的數字化賦能影響相關研究
  2.5  文獻評述
第三章  數字經濟時代我國及江蘇產業價值鏈自主可控現狀分析
  3.1  我國產業價值鏈自主可控現狀分析
    3.1.1  我國產業價值鏈的資源獲取與配置能力現狀
    3.1.2  我國產業價值鏈環節間關係的協調與控制影響力現狀
    3.1.3  我國產業價值鏈上制度主導與標準制定現狀
  3.2  江蘇參與構建我國自主可控產業價值鏈現狀調研及分析
    3.2.1  江蘇參與構建我國自主可控產業價值鏈的總體發展現狀
    3.2.2  江蘇參與構建我國自主可控產業價值鏈的SWOT分析
    3.2.3  江蘇參與構建我國自主可控產業價值鏈現狀指標體系構建
    3.2.4  江蘇參與構建我國自主可控產業價值鏈現狀問卷調研設計
    3.2.5  江蘇參與構建我國自主可控產業價值鏈現狀問卷調研結果分析
    3.2.6  江蘇參與構建我國自主可控產業價值鏈現狀調研主要結論
  3.3  數字經濟影響我國產業價值鏈自主可控的現實基礎
    3.3.1  數字經濟發展歷程
    3.3.2  數字經濟內涵
    3.3.3  數字經濟對我國產業價值鏈自主可控的影響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數字經濟時代我國自主可控產業價值鏈構建機理分析
  4.1  自主可控產業價值鏈相關內涵解析
    4.1.1  產業價值鏈的自主可控
    4.1.2  全球核心產品
    4.1.3  自主可控關鍵產品
    4.1.4  自主可控關鍵產業
  4.2  自主可控關鍵產品識別、突破及自主可控產業價值鏈構建機理分析
    4.2.1  自主可控產業價值鏈內在要素的關聯
    4.2.2  產品空間網路模型構建
    4.2.3  基於產品空間網路模型的自主可控關鍵產品識別機理
    4.2.4  基於產品空間網路模型的自主可控關鍵產品突破路徑分析

    4.2.5  基於產品空間網路模型的產業自主可控價值鏈構建
  4.3  基於產品空間理論的自主可控產業價值鏈數字化賦能機理分析
    4.3.1  產業價值鏈自主可控數字化賦能的影響機理
    4.3.2  產業價值鏈自主可控數字化賦能的模型構建
  4.4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數字經濟時代我國自主可控關鍵產業識別及構建
  5.1  全球產品空間網路模型構建及核心產品識別
    5.1.1  全球產品空間網路模型構建
    5.1.2  全球核心產品識別
    5.1.3  全球核心產品特徵分析
  5.2  我國自主可控關鍵產品識別及其特徵分析
    5.2.1  我國與對標國家的產品顯性比較優勢分佈情況
    5.2.2  基於產品空間網路的我國自主可控關鍵產品識別
    5.2.3  我國自主可控關鍵產品特徵分析
  5.3  我國自主可控關鍵產品的突破路徑分析
    5.3.1  產品突破的優先度模型
    5.3.2  基於優先度指數的中國自主可控關鍵產品突破路徑分析
    5.3.3  典型關鍵產品突破路徑的具體分析
    5.3.4  政策啟示
  5.4  我國自主可控關鍵產業識別及構建
    5.4.1  基於產品空間網路的我國自主可控關鍵產業識別
    5.4.2  我國自主可控關鍵產業特徵分析
    5.4.3  我國自主可控關鍵產業構建分析
  5.5  本章小結
第六章  數字經濟對產業價值鏈自主可控的影響分析
  6.1  數字經濟對產業價值鏈自主可控影響的實證模型構建
    6.1.1  模型構建
    6.1.2  數據來源與處理
    6.1.3  描述性統計分析
    6.1.4  單位根檢驗、協整檢驗和Hausman檢驗
  6.2  數字產業化對產業價值鏈自主可控的影響
    6.2.1  面板回歸結果
    6.2.2  穩健性檢驗
    6.2.3  實證結果與分析
  6.3  產業數字化對產業價值鏈自主可控的影響
    6.3.1  面板回歸結果
    6.3.2  穩健性檢驗
    6.3.3  實證結果與分析
  6.4  本章小結
第七章  數字經濟時代江蘇參與構建自主可控產業價值鏈的行動路徑研究
  7.1  我國自主可控關鍵產業的突破路徑分析
    7.1.1  自主可控關鍵產品突破的優先度指數測度
    7.1.2  基於優先度指數的中國自主可控關鍵產業突破路徑分析
  7.2  我國自主可控產業價值鏈構建過程中江蘇優勢產業識別
    7.2.1  基於中國產品空間網路的江蘇優勢產業識別模型
    7.2.2  江蘇優勢產業特徵分析
  7.3  江蘇典型優勢產業價值鏈關鍵環節制約因素分析
    7.3.1  集成電路產業價值鏈
    7.3.2  純電動汽車產業價值鏈
    7.3.3  紡織服裝產業價值鏈

  7.4  數字化背景下江蘇行動路徑研究
    7.4.1  充分發揮江蘇優勢產業的推動作用
    7.4.2  加快數字產業化發展,提升數字產業競爭力
    7.4.3  依托產業數字化創新載體,突破上游技術壁壘
    7.4.4  壯大新興產業企業主體,增強下游品牌影響力
  7.5  本章小結
第八章  促進江蘇參與構建自主可控產業價值鏈的對策建議
  8.1  聚焦我國自主可控關鍵產業,打通產業核心技術堵點
    8.1.1  加大基礎研究資源投入,聚焦產業核心技術源頭
    8.1.2  強化校企協同創新,掌握產業核心技術拐點
    8.1.3  促進創新成果轉化,打通產業核心技術堵點
  8.2  聚焦我國自主可控關鍵產業價值鏈構建過程中的江蘇優勢產業價值鏈關鍵環節,補齊高精尖人才缺口
    8.2.1  堅持高精尖人才引進與培養並重
    8.2.2  加快產才融合發展
    8.2.3  加快數字化人才隊伍建設
  8.3  聚焦產業「智改數轉」,推動數字經濟賦能我國自主可控關鍵產業價值鏈構建過程中的江蘇優勢產業
    8.3.1  培育「鏈主」企業,打造一批「智改數轉」主力軍
    8.3.2  發揮數據要素價值,集聚「智改數轉」關鍵資源
  8.4  聚焦我國自主可控關鍵產業價值鏈構建過程中的江蘇優勢產業自主可控,完善知識產權等標準體系建設
    8.4.1  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標準
    8.4.2  持續推進標準化管理體制和標準體系建設
附錄
  附錄A:江蘇參與構建我國自主可控產業價值鏈現狀調研問卷
  附錄B:江蘇參與構建我國自主可控產業價值鏈現狀調研問卷統計結果原始數據
  附錄C:1998-2021年CI值排名前10的產品及其屬性
  附錄D:模型1完整的面板回歸結果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