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文化誤讀與國家影像的廣告傳達

  • 作者:何平華|責編:董毓玭
  • 出版社:上海三聯
  • ISBN:9787542689153
  • 出版日期:2025/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28
人民幣:RMB 11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在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文化誤讀與國家影像的廣告傳達研究」基礎上拓展而成。著作以「文化誤讀」理論、傳播意識形態及符號敘事學為主要研究視角,重點探討了新世紀以來我國國家影像跨文化傳播實踐及戰略、戰術得失;該研究對當下我國國家形象跨文化傳播實踐具有較強的啟發性和實際指導意義,對豐富和探索我國跨文化傳播理論建設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全書由上篇「誤讀理論篇」、中篇「形象認知篇」、下篇「符號表徵篇」及終篇「傳播策略篇」四篇十二章構成。研究部分內容在《文匯報》《新聞記者》等知名報刊公開發表,並引起新聞傳播學界及業界關注。

作者介紹
何平華|責編:董毓玭
    何平華,江西彭澤人,文學博士,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原廣告學系首任系主任、廣告學責任教授;中國廣告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廣告》雜誌「廣告與品牌戰略智庫」專家、上海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兼職研究員、上海市理論電視專題片策劃中心特聘專家。其學術研究興趣廣泛,涉及中國文化與傳播、廣告文化與創意、文藝美學與創作等,尤其致力於視覺藝術和文化傳播方面的理論研究,先後出版專著2部、主編及編著7部,發表論文40余篇,主持包括教育部、商務部在內多個縱橫向社科基金研究課題。他也是長期關注公共領域的知識分子,近年尤其在其熟悉的中國廣告教育、產業和廣告文化現象方面,相關論述和建言引起業內外輿論積極反響。

目錄
上篇  誤讀理論篇:文化誤讀理論與傳播
  第一章  基於多重學術視閾中的文化誤讀理論
    第一節  文藝批評視野中的誤讀——以布魯姆為例
    第二節  傳播學視野中的誤讀——以斯圖亞特·霍爾為例
    第三節  哲學詮釋學視野中的誤讀——以伽達默爾為例
  第二章  視覺文化傳播中的誤讀及其理論闡釋
    第一節  以藝術創造學及藝術心理學為基礎的傳統造型藝術理論及其誤讀觀
    第二節  電影美學發展史中的闡釋理論與誤讀
    第三節  后現代文化理論視野中的視覺誤讀
  中篇 形象認知篇:跨文化背景下海外中國國家形象的認知與想象——以視覺傳播為中心
  第三章  東方傳奇:傳統造型藝術中的中華想象
    第一節  瓷器(china)與中國(China)
    第二節  古典繪畫、書法及其中國想象
  第四章  意識形態與電影中國
    第一節  20世紀以來國際政治變遷及意識形態視閾下的中國電影
    第二節  意識形態、奇觀文化與「政治中國」:以張藝謀為例
    第三節  現代化的迷思與「地理中國」:以賈樟柯為例
    第四節  霸權話語下的中國電影與轉型時代的國家形象
下篇  符號表徵篇:傳播主體的價值取向與國家影像的意義生成
  第五章  價值觀、創作動力與視覺傳達
    第一節  價值觀與創作動力學
    第二節  價值觀與視覺藝術史
  第六章  發展中國家的「價值迷航」與我國當下意識形態及主體價值
    第一節  中華文明發展史與儒家意識形態嬗變
    第二節  發展中國家的「價值迷航」與現代化進程中我國意識形態狀況及價值表現
  第七章  價值取向與中國國家影像的廣告表達
    第一節  冷戰背景下的中國國家影像廣告傳達及其價值取向(1949-1976年)
    第二節  全球化、意識形態與我國的對外宣傳思想(1979-)
    第三節  時報廣場的「中國紅」
  第八章  百年夢回——民族復興及其宏大象徵:中英申奧片的修辭比較
    第一節  北京申奧片及其意識形態修辭
    第二節  北京奧運8分鐘表演及其意識形態修辭
    第三節  倫敦申奧片及其意識形態修辭
    第四節  北京申奧片與倫敦申奧片的修辭比較
  第九章  百年夢回——民族復興及其宏大象徵:京奧開幕式的意識形態修辭
    第一節  京奧開幕式的歷史/時間敘事模式
    第二節 京奧開幕式意象化的「長城結構」和奇觀化的「文化章回」
    第三節  典儀:京奧開幕式的舞台設計
終篇  傳播策略篇:敘事、符號、價值表達與國家影像的廣告傳播戰略
  第十章  敘事傳統與國家影像的廣告傳達
    第一節  敘事學與我國廣告影像敘事美學轉向
    第二節  國家敘事VS個人敘事:敘事視角與身份交際
    第三節  時間敘事VS空間敘事:敘事結構與文本闡釋
  第十一章  符號類型與國家影像的符號選擇
    第一節  政治文化符碼與國家影像意指:以天安門為例
    第二節  歷史文化符碼與國家影像意指:以龍圖騰為例
    第三節  當代文化符碼與國家影像意指:以人物、科技、自然為例
  第十二章  價值表達、文化誤讀與廣告傳播戰略
    第一節  語境、后現代性與李子柒視頻的跨文化傳播
    第二節  文化霸權視野下的民族國家現代轉型與文化誤讀

    第三節  國家影像跨文化廣告傳播戰略中的價值表達
主要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