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農村自衛研究/20世紀鄉村建設運動文庫/當代齊魯文庫

  • 作者:王怡柯|責編:劉亞楠|總主編:山東社會科學院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2756509
  • 出版日期:2025/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92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20世紀的上半期,在中國興起了一場由知識分子主導的聲勢浩大的鄉村建設事業,學術界稱之為「鄉村建設運動」。作為一種改良主義實驗,它希望在維護既存社會制度的前提下,採用非暴力的方式,通過興辦教育、倡導合作、地方自治、公共服務和移風易俗等措施,拯救日趨衰弱的農村經濟,刷新中國政治,復興中國文化,實現「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在實踐層面,「鄉村建設運動」的思想通常與國家發展的戰略、政策、措施密切相關,並呈現出「群體性」和「多樣化」的特點。「鄉村建設運動」在中國百年鄉村建設歷史上具有承上啟下、融匯中西的作用,有其獨特的學術內涵與時代特徵,是我們認識傳統中國社會的重要基礎,也是繁榮哲學社會科學、實施新一輪鄉村振興戰略不能忽視的學術遺產。

作者介紹
王怡柯|責編:劉亞楠|總主編:山東社會科學院

目錄
摘錄戚繼光將軍稿三則
緒言
卷上
  導言一  國民武裝論
  導言二  鄉村教師救國論
卷中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何謂自衛
    第二節  何謂農村
    第三節  何謂農村自衛
    第四節  農村自衛與保甲不同
    第五節  王荊公保甲徵兵制
    第六節  王荊公保甲法之失敗
    第七節  農村自衛在國民政府設施中之地位
    第八節  (略)
    第九節  使民不為盜之研究一——儒家人生哲學
    第十節  使民不為盜之研究二——三代教養政治
    第十一節  使民不為盜之研究三——定是非明恥尚
    第十二節  使民不為盜之研究四——均田產去土劣
    第十三節  使民不為盜之研究五——好人出而問事
    第十四節  農村自衛宗旨
    第十五節  舉辦農村自衛之時機
    第十六節  實施農村自衛之地域
    第十七節  領導農村自衛之人物
    第十八節  農村自衛領袖與山大王或團閥之區別
    第十九節  民團之惡化
  第二章  組織
    第一節  何謂組織
    第二節  組織中各分子應具之德
    第三節  農村自衛組織之單位
    第四節  戶籍問題
    第五節  適合農村自衛組織之戶口編查
    第六節  何謂成丁
    第七節  壯丁如何派出
    第八節  餉械如何攤派
    第九節  編製方案
    第十節  訓練一村壯丁之方案
    第十一節  訓練一縣壯丁之方案
    第十二節  瑞士民兵制及唐代府兵制
    第十三節  農村自衛與世界軍制之新趨勢
    第十四節  給養之征發保管與社倉
    第十五節  編查馬匹車輛
    第十六節  武器之編查整理與組織
    第十七節  平時自衛工作之分配
    第十八節  村外諜報之組織
    第十九節  選鋒
    第二十節  村與村聯合之區劃與中心
    第二十一節  村與村聯合之精神的條件
    第二十二節  各村聯合自衛之規約
    第二十三節  訓練與團防

    第二十四節  賞罰問題
  第三章  設備
    第一節  何謂設備
    第二節  置辦兵器之條件
    第三節  防禦工事之條件
    第四節  磚石
    第五節  滾木
    第六節  銼手斧
    第七節  大刀及長槍
    第八節  舊土炮
    第九節  火槍
    第十節  毒火槍
    第十一節  地炮
    第十二節  火藥及鉛子
    第十三節  如何使用火槍
    第十四節  土造快槍及炸彈
    第十五節  步槍及手槍
    第十六節  民有槍械問題
    第十七節  公有槍械問題
    第十八節  立堡
    第十九節  雙層寨
    第二十節  橛子
    第二十一節  鑿池
    第二十二節  牛馬牆
    第二十三節  炮樓
    第二十四節  圍牆
    第二十五節  撒水、置燈、拉繩
    第二十六節  灰瓶、火罐、糞汁
    第二十七節  巷戰準備
    第二十八節  交通及運輸機關
    第二十九節  旗幟、號炮、鼓號
  第四章  運用
    第一節  何謂運用
    第二節  起信
    第三節  立威
    第四節  布德
    第五節  威與恩孰重
    第六節  泯爭
    第七節  訓眾
    第八節  中心人物
    第九節  對外交際及態度
    第十節  防奸細
    第十一節  防窮民
    第十二節  防內應
    第十三節  防詭冒詐門
    第十四節  防暴來潛襲
    第十五節  防離變
    第十六節  防風雨晦暝及佳時令節
    第十七節  防賊詭計多端
    第十八節  防火災

    第十九節  防獄囚
    第二十節  防七乘
    第二十一節  清野
    第二十二節  清五穀
    第二十三節  清水泉
    第二十四節  清地面及其他
    第二十五節  (略)
    第二十六節  墩台及塘報
    第二十七節  偵探
    第二十八節  分派演習
    第二十九節  聯合剿匪之弱點及救濟
    第三十節  沉著應戰
    第三十一節  奇兵襲擊
    第三十二節  向官兵乞援問題
    第三十三節  如何安插逃戶
    第三十四節  堅守村寨必具之條件
    第三十五節  箴言
卷下
  附錄
    一  縣保衛團法
    二  清鄉條例
    三  清查戶口暫行辦法
    四  鄰右連坐暫行辦法
    五  懲治盜匪暫行條例
    六  懲治綁匪條例
    七  山東各縣連莊會暫行章程
    八  河南省縣保衛團法施行細則
    九  河南省保衛團訓練大綱
    十  河南省保甲方案
    十一  河南省保衛團訓練實施方案
    十二  河南省保衛團政治訓練綱要
    十三  川康團務通章
    十四  川康縣團務委員會組織條例
    十五  川康縣團務講習所規程
    十六  川康團丁夜學規程
    十七  川康改訂民團訓練綱要
    十八  清黃六鴻保甲論
    十九  清龔景瀚撫議
    二十  清曾國藩復文任吾論團練書
    二十一  清吳摯甫答王次康論辦聯庄會書
    二十二  孫德烈將軍在中央軍官學校講演瑞士軍制
    二十三  日本在鄉軍人會組織及其政治的勢力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