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什麼是經濟史(精)/樂道文庫

  • 作者:李伯重|責編:王婧婭|總主編:羅志田
  • 出版社:三聯書店
  • ISBN:9787108081506
  • 出版日期:2025/09/01
  • 裝幀:精裝
  • 頁數:418
人民幣:RMB 75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這是學問意義變化的時代,這是學術見解紛歧的時代。如果你想了解某一門學問,這是你的書架;如果你想進入某一學問,這是你的嚮導;如果你想分享某一學問的心得,這是你的園地;如果你想成為無恆產而有恆心的樂道之人,這是你的文庫。這裡有所在學科的基本規劃,卻不僅意在普及,更希望有所提高,給讀者開拓一片專業的想象空間。
    經濟史,是歷史學和經濟學兩大學科結合的產物,也是這兩大學科的共同學科基礎。經濟史的重要性,「不僅僅在於我們可以向過去取經,而且還因為現在和未來是通過連續性與過去連結起來的,今天和明天的選擇是由過去決定的」。因此了解經濟史,這對我們正確認識中國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都具有重要的意義。要認識經濟史這門學問,就必須對它的前世今生、學科性質、學科屬性、研究方法、研究範式、話語體系等,都需要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從而更好地在經濟史這個廣闊的領域里大展身手。

作者介紹
李伯重|責編:王婧婭|總主編:羅志田
    李伯重,北京大學人文講席教授、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新中國成立后首批文科博士學位獲得者之一、國際著名經濟史學家,長期從事中國經濟史方面的研究。曾任清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教授,哈佛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密歇根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法國國家高等研究院、倫敦經濟學院等客座教授,以及國內外多家著名研究中心研究員。

目錄
前言
第1章  經濟史與經濟史學
  一、什麼是經濟史:一個含義不清的概念
  二、為什麼要學習經濟史?
  三、為什麼要學習中國經濟史?
第2章  經濟史學的前世今生
  一、經濟史學的前世
  二、經濟史學的興起
  三、經濟史學為什麼會興起
第3章  經濟史學的學科性質
  一、經濟學的學科性質
  二、歷史學的學科性質
  三、延綿不斷的「新史學」運動:現代史學的科學化
  四、作為具有自己特點的社會科學學科的現代史學
  五、經濟史學是一門社會科學學科
第4章  經濟史學的學科屬性
  一、學科分類的歷史和經濟史在今天學科分類中的位置
  二、經濟史學:屬於歷史學還是經濟學?
  三、學科交融是大趨勢
  四、本是同根生
第5章  經濟史的研究方法
  一、歷史學的研究方法
  二、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三、歷史學與經濟學之外的方法
第6章  經濟史學的研究范型
  一、什麼是范型?
  二、歷史學與經濟學的研究范型
  三、歷史哲學與經濟史學基本研究范型
  四、社會演變規律與經濟史學基本研究范型
  五、中國經濟史學的基本研究范型
第7章  經濟史學的話語體系
  一、什麼是話語體系
  二、經濟史學的話語體系
  三、建構「中國自己的經濟史學話語體系」:有必要和有可能嗎?
  四、中國經濟史學話語體系的本土話語資源
  五、改進而非拒絕:經濟史學的話語體系與中國經濟史研究
第8章  計量、計量史學與「新經濟史(學)」
  一、經濟史學與計量
  二、計量史學的興起
  三、「新經濟史」
  四、「新經濟史學」存在的問題
  五、計量經濟史在中國
第9章  中國經濟史學的興起
  一、源頭
  二、萌芽(1904—1931年)
  三、形成(1932—1949年)
  四、轉型(1949—1978年)
  五、繁榮(1978—2010年)
第10章  經濟史學未來發展之途
  一、經濟史學在學界的地位的變化

  二、破除門戶之見
  三、揚長避短
  四、走向更加廣闊的天地:經濟史學的發展方向
  五、創新:中國經濟史學發展的之路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