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理論與實務(第2版經管類專業學位研究生主幹課程系列教材)
內容大鋼
《國際金融理論與實務(第二版)》旨在闡述有關國際金融理論和實務方面的基礎理論、實務操作方法及應用情景案例,結合中國實際案例編寫而成。
全書分為國際金融理論篇、國際金融或商務實務篇兩大部分,共十二章展開論述。國際金融理論篇系統闡述國際金融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案例分析,包括:第一章外匯市場與匯率變動的影響,第二章匯率決定理論及其新發展,第三章國際收支失衡和調節理論,第四章匯率制度變遷與選擇及中國匯率制度事例,第五章國際儲備與人民幣國際化,第六章貨幣危機理論及中國外債與地方債問題,第七章開放經濟下內外平衡理論和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每一章都融入了專欄及中國金融案例問題分析,強化理論與本土實際的結合。
國際金融實務篇重點闡述國際金融與國際商務實務操作的基本方法、專業技能以及案例分析,包括:第八章國際結算及其方式,第九章國際貿易融資方式,第十章海關通關實務與報關單數據統計,第十一章外匯交易和外匯風險管理,第十二章國際金融創新和銀行業監管。在每一章中都融入了專欄及中國案例分析,突出實操性與本土化應用。
通過對本書十二章專題的系統研習,金融學、國際商務、數字經濟等專業的研究生,以及相關經濟金融領域內從業者,能夠運用國際經濟金融基本理論分析國際金融和國際商務實務問題;同時,借助課堂學習、文獻閱讀和案例討論,可進一步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作者介紹
編者:沈國兵|責編:戚雅斯
沈國兵,經濟學博士,理論經濟學博士后。現為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世界經濟、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已在World Economy、Journal ofMacroeconomics、經濟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經濟等權威期刊上發表論文20多篇,發表核心論文6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七部,主編教材五部。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四項(15AZD058、11BJYl42、07BJY012和04CJY021)、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三項(17JJD790002、13JJD790005和08JJD790138)、上海市哲學社科規劃項目一項(2006BJL006)、上海市政府決策咨詢項目一項(2004-A-13-O),以及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項目(2011c)和上海市曙光計劃項目(11SG10)各一項。在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一項(20AZD048)。獲得教育部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項、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獎一項、上海市哲學社科優秀成果獎四項、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四項、商務部商務發展研究成果獎兩項。2008—2009年和2015—2016年在英國諾丁漢大學和牛津大學做訪問學者研究。受聘為杭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咨詢委員會特邀委員(2020一2025年);榮獲2011年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市「曙光學者」等稱號。有7篇資政報告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領導批示的綜合採用或單篇採納,在省級以上報刊和媒體發表文章50多篇。
目錄
第一部分 國際金融理論篇
第一章 外匯市場和匯率變動的影響
學習目標
第一節 外匯和匯率問題
第二節 外匯市場功能和中國外匯市場特徵
第三節 外匯市場壓力和外匯市場干預
第四節 不同貨幣本位下匯率的決定基礎及調整
第五節 美聯儲貨幣政策調整和美元匯率變動的經濟影響
第六節 動態視角下人民幣匯率變化及其影響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案例分析 如何看待美元指數和人民幣匯率走勢
第二章 匯率決定理論及其新發展
學習目標
第一節 傳統的主要匯率決定理論
第二節 現代匯率決定理論:貨幣模型
第三節 現代匯率決定理論:資產組合平衡模型
第四節 理性預期匯率理論和匯率「新聞」理論
第五節 匯率決定的投機泡沫理論和混沌理論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案例分析 匯率決定理論的新發展:行為金融匯率理論
第三章 國際收支失衡和調節理論
學習目標
第一節 國際收支平衡表分析
第二節 國際收支:局部差額和綜合賬戶差額分析
第三節 中美貿易收支失衡與調整:事實特徵及主要成因
第四節 國際收支失衡與調節機制
第五節 國際收支調節理論:彈性論
第六節 國際收支調節理論:乘數論
第七節 國際收支調節理論:吸收? ?
第八節 國際收支調節理論:貨幣論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案例分析 中美雙邊產業鏈供應鏈行業產品韌性評估
第四章 匯率制度變遷與選擇及中國匯率制度事例
學習目標
第一節 匯率制度變遷和「中間空洞化」假說
第二節 匯率制度選擇的主要影響因素
第三節 人民幣匯率制度變遷與選擇
第四節 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新進展
第五節 我國香港地區聯繫匯率制度變遷與選擇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案例分析 美國金本位制度的確立
第五章 國際儲備與人民幣國際化
學習目標
第一節 國際儲備的特徵及構成
第二節 國際儲備規模管理和結構管理
第三節 國際儲備量及其確定方法
第四節 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管理和結構管理
第五節 國際儲備體系變遷與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
第六節 數字人民幣應用事例與人民幣國際化
第七節 貨幣國際化模式與人民幣國際化路徑選擇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案例分析 人民幣國際化路徑:以人民幣離岸金融體系建設為例
第六章 貨幣危機理論及中國外債與地方債問題
學習目標
第一節 貨幣危機及其成因
第二節 第一代貨幣危機模型
第三節 第二代貨幣危機模型
第四節 第三代貨幣危機模型
第五節 美國次貸危機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
第六節 美聯儲連續加息下美國銀行業危機及應對
第七節 中國外債及地方債的風險及其管理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案例分析 美聯儲貨幣政策目標及走向
第七章 開放經濟下內外平衡理論和宏觀經濟政策協調
學習目標
第一節 開放經濟下宏觀經濟政策目標、工具和政策搭配理論
第二節 開放經濟下宏觀經濟政策調控原理
第三節 中國加入WTO后的宏觀經濟政策協調與組合
第四節 宏觀經濟政策的國際協調:兩國模型
第五節 G20機制下國際經濟政策協調及中國的選擇
第六節 中國積极參与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案例分析 「一帶一路」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及中國角色
第二部分 國際金融實務篇
第八章 國際結算及其方式
學習目標
第一節 國際結算演進及其現代特徵
第二節 國際貿易結算的主要內容
第三節 國際結算的金融工具
第四節 國際結算的方式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案例分析 國際結算方式的組合應用
第九章 國際貿易融資方式
學習目標
第一節 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新特徵和發展趨勢
第二節 國際貿易融資方式的主要內容
第三節 托收下的融資
第四節 信用證下的融資
第五節 包買票據和保付代理
第六節 供應鏈融資在國際貿易融資中的應用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案例分析 中國鋰電池行業發展初期的國際融資方式
第十章 海關通關實務與報關單數據統計
學習目標
第一節 海關發展演變:中國與世界
第二節 海關通關:主要經濟體的關稅貿易壁壘
第三節 海關通關:主要經濟體的非關稅貿易壁壘
第四節 中國海關通關制度及改革
第五節 進出口通關環節及貿易便利化措施
第六節 海關統計項目和報關單數據統計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案例分析 東盟國家貿易便利化水平及措施
第十一章 外匯交易和外匯風險管理
學習目標
第一節 外匯交易的類型
第二節 外匯風險及其類型
第三節 不同外匯風險的管理
第四節 人民幣匯率改革后中國企業如何防範匯率風險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案例分析 美元走弱、人民幣波幅擴大對中國企業外貿發展的影響
第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