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產業融合視角下中國製造業服務化發展的動力機制與路徑創新研究

  • 作者:歐陽華//滕劍侖//舒銀燕//陳婷|責編:植苗
  • 出版社:西南財大
  • ISBN:9787550467767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76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從產業融合的視角,對製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互動融合所催生出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製造業服務化」進行研究,系統分析製造業服務化發展的動力機制,對中國製造業服務化的現狀進行測算,構建製造業服務化績效評價模型和綠色創新效率模型,探究中國製造業服務化發展水平不高的深層次原因,以期找到適合中國製造業服務化發展的路徑,最終實現夯實製造業基礎、加快建設製造強國的戰略目標。

作者介紹
歐陽華//滕劍侖//舒銀燕//陳婷|責編:植苗

目錄
第一章  產業融合視角下製造業服務化的源起及發展
  第一節  產業融合視角下製造業服務化的源起
    一、社會分工的深化和拓展是製造業服務化的歷史根源
    二、信息技術的發展和變革是製造業服務化的技術支撐
    三、「去工業化」和「再工業化」共存是製造業服務化的現實環境
    四、製造業服務化是製造業突破發展瓶頸的必然選擇
  第二節  製造業服務化的基本內涵
    一、製造業服務化的定義
    二、製造業服務化的成因
    三、製造業服務化的影響因素
  第三節  製造業服務化的理論依據
    一、社會分工理論
    二、交易成本理論
    三、規模經濟理論
    四、價值鏈理論
    五、創新驅動理論
    六、競爭優勢理論
  第四節  製造業服務化的發展歷程
    一、製造業服務化的初始階段
    二、製造業服務化的發展階段
    三、製造業服務化的成熟階段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二章  製造業服務化的動力機制
  第一節  消費需求升級拉動製造業服務化
    一、消費需求升級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
    二、通過提供柔性製造滿足消費需求發展
    三、以產品服務為導向迎合消費需求提升
    四、通過製造業服務化實現消費需求升級
  第二節  企業利潤目標推動製造業服務化
    一、通過製造業服務化提高企業收益
    二、通過製造業服務化控制企業成本
    三、通過製造業服務化延長企業供應鏈
  第三節  信息技術發展驅動製造業服務化
    一、信息技術發展帶來製造業發展變革
    二、技術進步促進價值鏈高端環節發展
    三、新一代信息技術驅動製造業服務化
  第四節  市場競爭加劇帶動製造業服務化
    一、全球競爭加劇導致價值鏈重心轉移
    二、國內行業競爭驅動產品差異化發展
    三、一體化解決方案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第五節  政府政策引導促進位造業服務化
    一、服務價值投入階段的政府政策引導
    二、服務價值吸收階段的政府政策引導
    三、服務價值產出階段的政府政策引導
  第六節  本章小結
第三章  製造業服務化的事實考察
  第一節  製造業服務化的發展概況
    一、製造業的經濟增長貢獻率逐年提升
    二、服務化不同階段的服務投入水平不斷提高
    三、製造業企業服務業務的盈利能力逐步增強

    四、製造業服務化有效提升企業綠色創新效率
    五、製造業服務化的區域發展差異較大
  第二節  製造業服務化的測算
    一、製造業服務化的測算原理
    二、製造業服務化的測算方法
    三、製造業服務化的測算結果
  第三節  製造業服務化的國際比較
    一、製造業服務化增值來源的國際比較
    二、製造業服務化投入水平的國際比較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製造業服務化績效評價模型
  第一節  製造業服務化對企業影響的理論綜述
    一、製造業服務化提高製造業企業績效水平
    二、製造業服務化提升製造業企業市場地位
    三、製造業服務化增加製造業企業產品附加值
  第二節  製造業服務化績效評價模型的研究假說
    一、製造業服務化與企業績效的關係
    二、製造業服務化與技術創新的關係
    三、技術創新對企業績效的中介效應
  第三節  製造業服務化績效評價模型的設計及說明
    一、變數選擇及說明
    二、模型構建與方法運用
    三、數據來源
  第四節  製造業服務化績效評價模型的實證結果
    一、描述性統計結果分析
    二、相關性分析
    三、多重共線性檢驗
    四、回歸結果分析
    五、技術創新中介效應的驗證
    六、穩健性檢驗和結果分析
  第五節  製造業服務化績效評價模型的結論
    一、製造業服務化水平和企業績效呈現非線性「U」形特徵
    二、非線性「U」形特徵具有區域和產權異質性差別
    三、技術創新的中介效應能夠提升製造業服務化水平
  第六節  本章小結
第五章  製造業服務化綠色創新效率模型
  第一節  製造業服務化推動企業綠色創新的理論綜述
  第二節  製造業服務化綠色創新效率模型研究假說
    一、製造業服務化水平直接影響企業綠色創新效率
    二、製造業服務化水平通過企業績效影響綠色創新效率
    三、企業規模和企業人才質量影響企業綠色創新效率
  第三節  製造業服務化綠色創新效率模型設計及說明
    一、變數選擇及說明
    二、模型構建與方法運用
    三、數據來源
  第四節  製造業服務化綠色創新效率模型的實證結果
    一、主效應分析
    二、異質性分析
    三、企業績效中介效應的驗證和回歸結果分析
    四、穩健性檢驗和結果分析

  第五節  製造業服務化綠色創新效率模型的結論
    一、製造業服務化水平和企業綠色創新效率呈現非線性「U」形特徵
    二、企業績效水平對企業綠色創新效率具有較大的影響
    三、企業規模和企業員工素質對企業綠色創新效率具有積極作用
  第六節  本章小結
第六章  中國製造業服務化發展的現實困境及深層次原因
  第一節  中國製造業服務化的現實困境
    一、製造業服務化模式演進較慢
    二、製造業服務化技術創新能力不足
    三、製造業服務化數字化程度不高
    四、製造業服務化行業發展不平衡
    五、跨領域價值共創比較困難
    六、關鍵核心技術服務自給率較低
    七、製造業企業對服務化重視程度不夠
  第二節  中國製造業服務化困境的深層次原因
    一、製造業服務化困境的歷史原因
    二、製造業服務化困境的關鍵原因
    三、製造業服務化困境的外部原因
    四、製造業服務化困境的內部原因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七章  製造業服務化的國際經驗及啟示
  第一節  英國製造業服務化的經驗
    一、實施「高價值製造戰略」
    二、打造「高效能創新體系」
    三、布局「現代工業戰略」
    四、構建「區域聚集式發展模式」
  第二節  美國製造業服務化的經驗
    一、通過服務化提升製造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二、政府放鬆管制引致製造業服務化
    三、採用財政補貼促進位造業服務化
    四、推動產學研合作加速製造業服務化
    五、發展產業互聯網推動製造業服務化
  第三節  德國製造業服務化的經驗
    一、構建完善的產業鏈和產業生態體系
    二、注重高標準、高品質與多元化發展
    三、推進位造業與科技創新融合發展
    四、通過「二元制」培養精細化人才
    五、通過工業4.0推進位造業服務化
  第四節  日本製造業服務化的經驗
    一、技術進步是日本製造業服務化的原動力
    二、高附加值的產品是日本製造業服務化的生產主流
    三、完善的產業鏈是日本製造業服務化的發展重點
    四、商業模式創新是日本製造業服務化的秘密武器
    五、政府政策引導是日本製造業服務化的外在指導
  第五節  發達國家製造業服務化對中國的啟示
    一、高度重視服務化發展戰略
    二、積極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三、大力推廣智能製造模式
    四、積極推動外包業務
    五、加強服務化的標準制定

    六、逐漸關注綠色製造發展
  第六節  本章小結
第八章  中國製造業服務化發展的路徑創新
  第一節  加快製造業服務化的戰略轉型
    一、提供「產品」的微弱服務階段
    二、提供「產品+服務」的附加服務階段
    三、提供「產品+服務包」的增值服務階段
    四、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一體化服務階段
    五、製造環節外包專註發展的高端服務階段
  第二節  實現製造業服務化的價值共創
    一、服務價值共創框架
    二、服務價值實現路徑
  第三節  延伸製造業服務化的產業鏈條
    一、下游產業鏈服務化:產出服務化
    二、上游產業鏈服務化:投入服務化
    三、同時拓展產業鏈的上、下游:投入和產出服務化
    四、「完全去製造化」
  第四節  打造製造業服務化的共生平台
    一、「製造業服務化」和「服務業製造化」互動融合
    二、「製造業服務化」和「服務業製造化」共生髮展
    三、「製造業服務化」和「服務業製造化」聚合演化
    四、「製造業服務化」和「服務業製造化」拓展實踐
  第五節  推進位造業服務化的價值鏈升級
    一、產品延伸服務化路徑
    二、產品增強服務化路徑
    三、主導產品服務化路徑
    四、業務單元服務化路徑
    五、核心技術服務化路徑
  第六節  構建製造業服務化的創新機制
    一、推進建設製造業服務化創新體系
    二、提高製造業服務化創新效率
    三、提升製造業服務化創新能力
  第七節  管理製造業服務化的生命周期
    一、產品生命周期主導階段
    二、服務生命周期主導階段
    三、產品生命周期與服務生命周期同步發展階段
    四、產品服務融合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階段
  第八節  促進位造業服務化的綠色轉型升級
    一、貫徹製造業服務化綠色發展理念
    二、構建製造業服務化綠色轉型體系
    三、提升製造業服務化綠色福利水平
    四、制定製造業服務化綠色發展路徑
  第九節  本章小結
第九章  推動中國製造業服務化發展的政策保障
  第一節  創新製造業服務化發展的體制機制
    一、營造製造業服務化良好的市場環境
    二、深化要素市場配置體制機制改革
    三、建立健全製造業服務化推進機制
  第二節  夯實製造業服務化發展的支撐體系
    一、增強製造業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

    二、提升製造業企業的研發設計能力
    三、推動製造業企業的服務數字化轉型
  第三節  完善製造業服務化發展的政策體系
    一、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
    二、提升金融政策實施精度
    三、擴寬產業政策應用廣度
    四、提高產業人才培養準度
    五、挖掘產業科技創新深度
    六、提升公共服務體系強度
    七、拓展開放合作政策寬度
  第四節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