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內蒙古農村牧區社會經濟發展調研報告(2025生態卷)/內蒙古大學百村社會調查行動計劃系列叢書

  • 作者:編者:阿拉坦寶力格//楊常寶//趙艷麗|責編:任愛清
  • 出版社:經濟管理
  • ISBN:9787524302445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02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內蒙古地處祖國北部邊疆,其安全與發展是我國經濟協調發展、民族和諧共處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多次發表重要講話,提出將內蒙古建設成為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祖國北部邊疆安全穩定屏障、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內蒙古大學民族學學科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組織學科內各專業方向的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開展了深入的實地調查研究,形成了內蒙古農村牧區生態建設的調研報告。本書由十章組成,涵蓋了草原牧區生態畜牧業發展及其影響因素調研報告、牧區防災減災中的「浩特阿寅勒」機制效能調研報告、環境人類學視域下牧區垃圾處理問題研究、生態保護對生計的影響調研報告、東烏珠穆沁旗草場利用現狀調研報告、自然保護區內村落生計與本土知識重構調研報告、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發展鄉村旅遊業調研報告等。本書的每篇調研報告均詳細分析了內蒙古農村牧區生態環境建設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為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建設提供了資料支撐。

作者介紹
編者:阿拉坦寶力格//楊常寶//趙艷麗|責編:任愛清

目錄
第一章  草原牧區生態畜牧業發展及其影響因素調研報告
  一、理論基礎與文獻評述
    (一)相關理論基礎
    (二)國內外文獻評述
  二、X蘇木生態畜牧業發展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一)X蘇木畜牧業發展現狀
    (二)X蘇木生態畜牧業發展影響因素分析
  三、調研數據分析
    (一)問卷設計
    (二)數據來源
    (三)調研結果分析
  四、X蘇木生態畜牧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五、啟示及結論
    (一)國內外經驗啟示
    (二)結論
  附錄
第二章  牧區防災減災中的「浩特阿寅勒」機制效能調研報告
  一、引言
  二、浩特阿寅勒機制
  三、D嘎查現狀及草原牧區災害特點
    (一)D嘎查現狀
    (二)草原牧區災害特點
  四、牧區防災減災中的「浩特阿寅勒」機制效能
    (一)資源整合與共享
    (二)信息傳遞與預警
    (三)組織協調與應急響應
  五、結論
第三章  環境人類學視域下牧區垃圾處理問題研究
  一、引言
    (一)國內關於垃圾處理問題的研究
    (二)國外關於垃圾處理問題的研究
    (三)內蒙古關於垃圾處理問題的政策
  二、調研地概況
    (一)地理位置
    (二)生計
  三、當地人對於垃圾問題的認知
    (一)垃圾的概念
    (二)垃圾的種類
  四、垃圾的處理方法
    (一)焚燒
    (二)填埋
    (三)回收
    (四)小結
  五、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一)存在的問題
    (二)建設性意見
  附錄
第四章  生態保護對生計的影響調研報告
  一、引言
    (一)政策背景

    (二)社會背景
    (三)研究概念和視角界定
  二、田野點概況
    (一)岱海自然環境與人文造化
    (二)W村歷史沿革
    (三)沿湖村民俗文化與教育
  三、烏蘭察布市岱海水生態保護規劃
第五章  東烏珠穆沁旗草場利用現狀調研報告
  一、引言
  二、田野點概況
    (一)道特淖爾鎮
    (二)汗敖包嘎查
  三、道特淖爾鎮產權制度變遷與利用方式變遷
  四、草場利用方式
    (一)草場憑租
    (二)打草場地
    (三)定居遊牧
  五、不同草場利用方式下的效益分析
    (一)草場憑租利用方式
    (二)打草場地
    (三)定居遊牧
  六、結論
  附錄
第六章  自然保護區內村落生計與本土知識重構調研報告
  一、引言
  二、霍寨村概況
    (一)霍寨村的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
    (二)霍寨村的社會經濟特徵
  三、霍寨村生計方式的歷史演變
    (一)關於村落生計
    (二)自然保護區對村落生計的影響
    (三)生計方式的變遷過程
  四、本土知識在霍寨村的重構
    (一)本土知識的定義和特點
    (二)生計方式變遷與本土知識重構
    (三)社會網路變遷與本土知識重構
    (四)生態環境變遷與本土知識重構
  五、結論與建議
    (一)研究結論
    (二)對策與建議
    (三)研究局限與展望
第七章  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發展鄉村旅遊業調研報告
  一、引言
  二、調查對象和範圍
    (一)呼和浩特市惱包村概況
    (二)調研區域選擇依據
  三、調查內容
    (一)旅遊資源現狀
    (二)旅遊基礎設施情況
    (三)鄉村旅遊管理機制

  四、調查數據分析
    (一)遊客流量統計
    (二)遊客滿意度分析
    (三)經濟收益評估
  五、調查發現及問題
    (一)旅遊資源開發利用不足
    (二)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三)管理運營中存在的問題
    (四)當地居民參與度低
  六、原因分析
    (一)政策支持不足
    (二)資金投入有限
    (三)人才缺乏
  七、解決方案及建議
    (一)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二)優化旅遊產品結構
    (三)激勵社會資本和居民參與度
    (四)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
  八、結論
    (一)主要結論
    (二)未來展望
第八章  鄉村振興背景下生態產業振興調研報告
  一、引言
  二、南村概況
    (一)基本情況
    (二)人口及就業
    (三)產業發展情況
    (四)鄉村建設及治理情況
    (五)南村重點項目
  三、南村產業發展模式
    (一)自然生態資源產業發展模式
    (二)農業生態資源產業模式
    (三)村鎮生態資源產業模式
  四、南村創建任務及保障措施
    (一)創建任務
    (二)保障措施
  五、南村產業發展動能分析
    (一)政策推動
    (二)消費拉動
    (三)技術驅動
  六、南村綠色發展的路徑選擇建議
    (一)增強農業生態產品供給,發展鄉村生態農業
    (二)提升農產品生態經濟價值,發展農產品加工業
    (三)擴大生態物質產品市場影響,發展鄉村特色產業
    (四)促進生態文化資源價值兌現,發展鄉村生態旅遊產業
    (五)推進「生態+」一、二、三產業融合,構建鄉村全產業鏈條
  七、結論
第九章  農牧交錯帶本土知識的傳承現狀與變遷調研報告
  一、引言
  二、農牧交錯帶本土知識與生計的概念和範疇界定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二)F縣的概況
  三、F縣L村本土知識的現狀與變遷
    (一)土地保護(生計)
    (二)水資源保護
    (三)農作物種子的生態知識
    (四)種植過程知識
    (五)農作物秸稈的處理
  四、結語
  附錄
第十章  四子王旗腦木更蘇木戈壁牧民的生計與本土知識調研報告
  一、引言
  二、研究地概況
  三、戈壁與查干牧民的生計
  四、戈壁與查干牧民的本土知識
  五、結論
  附錄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