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農村牧區社會經濟發展調研報告(2025經濟卷)/內蒙古大學百村社會調查行動計劃系列叢書
內容大鋼
內蒙古大學民族學學科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全方位建設「模範自治區」、「興邊富民、穩邊固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現實問題,組織學科內各專業方向的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開展了深入的實地調查研究,形成了內蒙古農村牧區經濟發展的調研報告。本書由九章組成,涵蓋了內蒙古西部牧區奶山羊產業振興現狀調研報告、旱災對內蒙古東部農戶收入的影響調研報告、新型城鎮化背景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調研報告、內蒙古牧區牧民收入影響因素調研報告、內蒙古草原補獎政策背景下牧民生計現狀調研報告、肉牛養殖的小規模模式與效益分析調研報告等。本書的每篇調研報告均以紮實的實地調查研究為基礎,詳細分析了內蒙古農村牧區經濟發展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並根據調研結果提出了具體的對策建議和發展路徑。
作者介紹
編者:阿拉坦寶力格//楊常寶//趙艷麗|責編:任愛清
目錄
第一章 內蒙古西部牧區奶山羊產業振興現狀調研報告
一、引言
二、A嘎查概況
(一)A嘎查基本情況
(二)A嘎查奶山羊養殖路徑的探索
(三)A嘎查奶山羊養殖基地的建設
三、奶山羊養殖基地的發展
(一)牧民生計可持續
(二)黨建引領的集體經濟發展模式
(三)村企合作
四、村企合作奶山羊產業發展的效益與存在的問題
(一)市場需求保銷路
(二)惠民利民之處
(三)不足之處
五、結論
附錄
第二章 旱災對內蒙古東部農戶收入的影響調研報告
一、引言
二、田野點概況
(一)科左中旗概況
(二)科左中旗農業現狀
(三)科左中旗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現狀
(四)科左中旗氣象概況
三、調研數據的獲取與分析
(一)調查問卷設計與回收
(二)受訪者基本信息分析
(三)農戶家庭情況分析
(四)家庭經營情況分析
(五)農戶家庭耕地面積情況分析
(六)農戶主要種植作物情況
(七)玉米畝產情況
(八)農戶家庭收入情況
(九)務農成本支出情況
四、旱災對農戶收入影響的實證分析
(一)模型建立以及變數選擇
(二)描述性統計
(三)相關性分析
(四)多重共線性檢驗
(五)異方差檢驗
(六)回歸分析
五、結論
(一)建設高標準農田
(二)推廣節水技術
(三)提高旱災預警水平
(四)農業保險
第三章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調研報告
一、引言
二、X村產業融合發展概況
(一)研究區域概況
(二)X村產業的發展概況
三、X村產業融合發展主要模式
(一)種植業與養殖業綜合利用模式
(二)農業與文化、旅遊業融合形成的休閑農業模式
(三)農業產加銷一條龍服務模式
(四)「互聯網+農業」的新興業態模式
四、X村產業融合中的主體角色及其面臨的問題
(一)直接參与者:村民
(二)協調與溝通者:村委會
(三)組織與風險管理者:合作社
(四)規劃與監管者:政府
五、新型城鎮化背景下X村產業融合問題的成因分析
(一)多元主體利益聯結機制不完善
(二)農村的泛景區化
(三)農業生產服務業化
六、結論
附錄
第四章 內蒙古牧區牧民收入影響因素調研報告
一、引言
二、伊克布拉格嘎查概況
三、牧民非牧業性收入現狀
四、非牧業性收入影響因素分析
(一)教育水平與技能水平低
(二)信息不匹配
(三)時間不充裕
(四)資金不充足
五、建議
(一)提高教育水平與技能水平
(二)加強信息化建設
(三)發展現代化畜牧業
(四)強化資金政策支持
六、結論
附錄
第五章 內蒙古草原補獎政策背景下牧民生計現狀調研報告
一、引言
二、研究地概況
三、補獎政策的主要內容
(一)享受對象
(二)補償內容
(三)政策執行過程及模式
(四)巴特日布拉格嘎查飼料地和草場利用現狀
(五)草原補獎政策取得的成效
四、政策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補獎標準單一
(二)補獎區域劃分缺乏靈活性
(三)補獎標準較低
(四)法律法規落實不到位
五、政策執行不足的優化對策
(一)因地制宜核定補償面積及補償標準
(二)加快轉變草原畜牧業產業發展方式
(三)建立草原補獎政策執行長效機制
(四)健全草原補獎政策監管體系
六、結論
(一)結論
(二)建議
附錄
第六章 肉牛養殖的小規模模式與效益分析調研報告
一、引言
二、太本艾勒嘎查肉牛養殖現狀
(一)養殖規模
(二)養殖品種
(三)養殖方式
三、太本艾勒嘎查肉牛養殖中存在的問題
(一)養殖技術水平欠佳
(二)市場風險抵禦能力薄弱
(三)資金投入匱乏
(四)飼草料供應失衡
(五)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四、提高小規模肉牛養殖效益的建議
(一)加強技術培訓
(二)建立合作組織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四)拓展銷售渠道
附錄
第七章 奶食品製作機械化和銷售網路化調研報告
一、引言
二、查干塔拉布拉嘎查概況
三、紅牛傳統手工奶食品店概況
(一)店主與團隊
(二)奶源與供應
(三)商品與價格
四、奶食品傳統製作方式的轉變及其存在的問題
(一)奶食品傳統製作方式
(二)奶食品機械化製作的轉型
(三)奶食品製作方式轉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四)小結
五、奶食品營銷模式的轉變及其存在的問題
(一)奶食品傳統的營銷模式
(二)奶食品網路銷售模式的轉變
(三)奶食品銷售模式轉變中存在的問題
(四)小結
附錄
第八章 西烏珠穆沁旗草地流轉情況調研報告
一、引言
(一)草地流轉現狀及特點
(二)草原流轉意願與行為影響
(三)草地流轉對牧戶生計的影響
(四)草地流轉的生態效益
二、研究區概況及數據來源
(一)研究區概況
(二)數據來源
三、牧戶基本情況
(一)牧戶個人情況
(二)牧戶家庭情況
(三)牧戶承包草場情況
四、巴彥淖爾嘎查草地流轉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
(一)巴彥淖爾嘎查草地流轉現狀
(二)巴彥淖爾嘎查草地流轉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五、政策啟示
(一)推進草場流轉合同登記與備案工作,全面提升流轉市場規範化水平
(二)強化對轉入草場的監管力度,確保草原資源合理利用
(三)避免因草地流轉而擴大牧民之間收入差距
六、結論
附錄
第九章 半農半牧村居民生計轉型與調適調研報告
一、引言
二、田野點概況
(一)自然環境與人口狀況
(二)經濟作物種植與土地流轉
(三)基礎設施與集體經濟
三、生計轉型與調適的主要發現
(一)農耕體驗的歷史發展
(二)勞動力流動與外出務工
(三)產業結構調整的挑戰
四、結論
(一)呼和嘎查的生計轉型:從傳統到現代的過渡
(二)本土性知識的應用與變遷
(三)國家政策與地方實踐的互動
(四)呼和嘎查的展望與挑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