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內蒙古農村牧區社會經濟發展調研報告(2025社會卷)/內蒙古大學百村社會調查行動計劃系列叢書

  • 作者:編者:阿拉坦寶力格//楊常寶//趙艷麗|責編:任愛清
  • 出版社:經濟管理
  • ISBN:9787524302186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77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內蒙古自治區是我國成立最早的少數民族自治區,始終得到黨中央的親切關懷與幫助。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多次發表重要講話,多次親臨內蒙古各地考察,悉心指導內蒙古工作,提出了內蒙古建設「五大任務」的戰略定位。內蒙古大學民族學學科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組織學科內各專業方向的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開展了深入的實地調查研究,形成了內蒙古農村牧區社會治理的調研報告。本書由十二章組成,涵蓋了黨建引領基層善治的實踐路徑調研報告、民族互嵌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在機理及耦合機制調研報告、儀式教育助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調研報告、工作隊駐村背景下的村落現代化路徑建構調研報告、農業現代化視域下的內蒙古農地流轉制度調研報告、牧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與發展調研報告等。本書的每篇調研報告均詳細分析了內蒙古農村牧區社會治理領域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並根據調研結果提出了具體的對策建議和發展路徑。

作者介紹
編者:阿拉坦寶力格//楊常寶//趙艷麗|責編:任愛清

目錄
第一章 黨建引領基層善治的實踐路徑調研報告
  一、引言
  二、W鄉概況
  三、黨建領航,「一核多元」織密基層治理體系網
    (一)「黨建+班子」架起支部引領網
    (二)「黨建+黨員」織密群眾服務網
    (三)「黨建+群眾」結成村民議事網
  四、制度保障,「三項機制」健全基層自治硬舉措
    (一)健全「兩委」監督制,把基層權力管起來
    (二)健全「三務」公開制,讓干群信任強起來
    (三)健全村規民約,讓規矩意識樹起來
  五、創新實踐,「三類舉措」植入基層法治試驗田
    (一)前移工作重心,讓矛盾糾紛及時化解
    (二)靈活普法方式,讓法治觀念持續增強
    (三)優化法律服務,讓用法成本有效降低
  六、培育新風,「三種方式」激發基層德治動力源
    (一)以評弘德,培樹正面典型
    (二)以文養德,傳承優秀文化
    (三)以規立德,建設美麗家園
  七、不足之處及建議
    (一)完善黨建體制機制建設
    (二)推進基層黨務服務精確化
    (三)注重基層人才隊伍的建設
  附錄
第二章 民族互嵌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在機理及耦合機制調研報告
  一、引言
  二、巴彥溫都爾嘎查的民族互嵌現狀分析
    (一)空間互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客觀條件
    (二)文化互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精神紐帶
    (三)經濟互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物質基礎
    (四)社會互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民族融合場域
    (五)心理互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認同支點
  三、結語
第三章 儀式教育助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調研報告
  一、引言
  二、微觀實踐視角下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一)作為民族實體映射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二)儀式串聯起民族共同體的時間線
    (三)學校儀式教育的政治屬性
  三、學校儀式教育助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耦合機制
    (一)傳承歷史記憶,增強文化認同
    (二)激發情感歸屬,凝聚價值共識
    (三)促進互動實踐,夯實身份認同
  四、學校儀式教育的基本情況與面臨的現實困境
    (一)學校儀式教育基本情況
    (二)儀式教育面臨的困境
  五、學校儀式教育助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路徑
    (一)咬定主線不放鬆,紮實推進德育工作
    (二)優化儀式設計、打造儀式空間,提升參與感與情感體驗
    (三)加強儀式教育的頂層設計,增強系統性、持續性和針對性

    (四)構建協同育人體系,加強儀式教育合力
  六、結語
  附錄
第四章 工作隊駐村背景下的村落現代化路徑建構調研報告
  一、引言
  二、毛家鋪村概況
    (一)歷史沿革
    (二)村落概況
    (三)工作隊
  三、毛家鋪村產業
    (一)種植業
    (二)食用菌
  四、毛家鋪村的內卷化現象
  五、結語
第五章 農業現代化視域下的內蒙古農地流轉制度調研報告
  一、引言
  二、內蒙古赤峰市現代農業發展運行概況
    (一)赤峰市農地流轉情況概述
    (二)赤峰市農業合作社運行情況
    (三)赤峰市土地糾紛案件情況剖析
    (四)赤峰市農業政策及貸款情況
  三、內蒙古赤峰市農地流轉進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農業合作社運行機制有待優化且服務層次有待提升
    (二)農業企業與農民利益分配不均衡影響流轉關係穩定性
    (三)農業企業及農業合作社融資制度不完善影響農業經營規模擴大
    (四)缺乏有效的農地估價制度引發多方面的土地爭議
    (五)缺乏有力的農地流轉監督機構不利於有效規範農地流轉行為
  四、農地流轉制度的完善路徑探索
    (一)完善農業合作社內部運行機制提高服務層次
    (二)完善農業企業與農民之間的合作及利益分配機制
    (三)加大對農業合作社及農業企業的融資貸款政策支持
    (四)探索完善科學合理的農地流轉價格評估機制
    (五)明確政府定位強化農地流轉規範約束監督
  五、結語
  附錄
第六章 牧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與發展調研報告
  一、引言
  二、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與發展現狀
  三、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與發展中的問題及分析
    (一)訪談情況
    (二)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與發展中的問題
    (三)問題分析
  四、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與發展需求及建議
    (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與發展中的需求
    (二)牧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與發展的建議
  五、結語
  附錄
第七章 社會資本助力半農半牧地區鄉村振興路徑調研報告
  一、引言
  二、田野點概況

  三、社會資本助力鄉村振興的作用
    (一)增強信任:助推鄉村振興發展目標
    (二)社會規範:引導鄉村振興發展方向
    (三)建立網路:營造鄉村振興發展場域
  四、M村社會資本助力鄉村振興實現的困境
    (一)村民互動程度不夠
    (二)參與效果無法保障
    (三)信息溝通渠道不暢
    (四)社會資本存量不足
  五、社會資本助力鄉村振興實施的路徑建議
    (一)建立信任:打造協同合作的關係基礎
    (二)完善規範:增強補充性的非正式保障
    (三)織密網路:創設有效溝通的意義載體
  六、結語
  附錄
第八章 農村蒙古族女性擇偶觀的變遷與影響因素調研報告
  一、引言
  二、田野點概況
    (一)大努日木嘎查概況
    (二)訪談對象概況
  三、大努日木嘎查蒙古族女性擇偶觀特點
    (一)擇偶範圍擴大
    (二)對感情基礎的強調
    (三)強調人品性格
    (四)同類匹配
    (五)族內通婚走向族際通婚
  四、影響農村蒙古族女性擇偶觀的因素
    (一)社會經濟發展
    (二)家庭結構與家庭觀念變化
    (三)個人層面
  五、對策與建議
    (一)加強教育普及
    (二)促進文化交流
    (三)家庭與社會支持
    (四)推動農村地區經濟發展
  六、結語
第九章 共同體的再造:基層黨建引領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實踐路徑調研報告
  一、引言
  二、黨建引領共同體與鄉村振興的理論邏輯
  三、Z村基層黨建引領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歷程分析
    (一)合作社的起步(2008~2009年):合作社成立及探索發展模式
    (二)合作社的發展(2010~2015年):黨建引領及推動經濟發展
    (三)合作社的現狀(2016年至今):企業轉型及推廣發展經驗
  四、鄉村共同體的再造:「五個振興」協同治理
    (一)產業振興
    (二)人才振興
    (三)文化振興
    (四)生態振興
    (五)組織振興
  五、結語與展望

  附錄
第十章 從遊牧到半農半牧轉型社會調研報告
  一、引言
  二、人文地理概況
  三、從遊牧到定居
    (一)口述史一
    (二)口述史二
    (三)口述史三
  四、作為「閾限」的半農半牧
  五、作為親密的他者的動物
    (一)牛
    (二)馬
    (三)羊
    (四)豬
  六、結語
第十一章 文化空間視角下「博物館之城」建設路徑調研報告
  一、引言
    (一)問題提出
    (二)文獻回顧
  二、「博物館之城」的空間性和文化性
  三、文化空間與「博物館之城」的耦合關係
    (一)「博物館之城」——文化的繼承和保存空間
    (二)「博物館之城」——文化的自我再生產空間
    (三)「博物館之城」——文化的傳遞和傳播空間
  四、實證研究:以「北疆文化」促進呼和浩特市「博物館之城」建設
    (一)呼和浩特市「博物館之城」建設現狀
    (二)呼和浩特市「博物館之城」建設存在問題
    (三)呼和浩特市「博物館之城」建設的路徑
  五、結語
  附錄
第十二章 生態移民村落二胎生育意願調研報告
  一、引言
  二、研究內容
    (一)研究設計
    (二)二胎生育意願問卷調查實施過程
    (三)M村適齡人口生育意願低的原因
    (四)二胎生育意願研究結果的對策啟示
  三、結語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