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郵政工程導論(高等院校自動化系列規劃教材)

  • 作者:編者:庄育鋒//韋凌雲//劉玉坤//翁迅|責編:陶恆
  • 出版社:北京郵電大學
  • ISBN:9787563575312
  • 出版日期:2025/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07
人民幣:RMB 45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郵政工程專業及其知識體系,以及相關的技術、管理方法和綜合應用。全書分為專業篇、技術篇、方法篇和綜合篇四大部分,共9章。其中,專業篇包括第1?3章,分別介紹了從傳統郵政到智慧物流的發展歷程,智慧物流的基本概念和架構,以及郵政工程專業及其知識體系;技術篇包括第4?5章,分別闡述了郵政工程專業所涉及的信息技術和裝備技術;方法篇包括第6?8章,系統闡述了設施選址規劃與布局、倉儲與庫存管理,以及運輸與配送;綜合篇包括第9章,結合實際,介紹了系統優化與模擬評估的相關內容。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郵政工程專業及其他物流相關專業本科生的導論教材,也可作為郵政行業從業人員培訓的核心教材,同時適合從事相關教學、研究的教師、研究生、物流企業工程技術及管理人員用作參考書。

作者介紹
編者:庄育鋒//韋凌雲//劉玉坤//翁迅|責編:陶恆

目錄
專業篇
  第1章  從傳統郵政到智慧物流
    1.1  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下的智慧快遞物流運營場景
    1.2  郵政業與智慧物流
    1.3  人工智慧技術在郵政行業的典型應用
    1.4  全流程智能化的郵政企業實踐
    1.5  郵政快遞業與現代製造業深度融合的企業實踐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2章  智慧物流概論
    2.1  智慧物流綜述
      2.1.1  智慧物流的定義
      2.1.2  智慧物流系統及其特徵
      2.1.3  智慧物流系統的技術架構
      2.1.4  智慧物流系統的功能結構
    2.2  智能製造與物流系統智慧化
    2.3  智慧供應鏈、智能製造與智慧物流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3章  郵政工程專業概述
    3.1  郵政工程專業的簡介
    3.2  郵政工程專業的理論基礎
    3.3  智慧物流視角下郵政工程專業的內涵和特徵
    3.4  郵政工程專業的知識體系簡介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技術篇
  第4章  信息技術
    4.1  萬物智能,源於感知——感知技術
      4.1.1  環境感知
      4.1.2  位置感知
      4.1.3  屬性感知
    4.2  物流自動化,始於標識——標識技術
      4.2.1  編碼技術
      4.2.2  條碼
      4.2.3  射頻識別
      4.2.4  OCR/OBR/圖像識別/語音識別
    4.3  智慧物流,基於通信——通信技術
      4.3.1  通信媒介
      4.3.2  網路拓撲
      4.3.3  工業現場通信
    4.4  物流智慧,應用為王——系統應用/開發技術
      4.4.1  系統應用
      4.4.2  系統開發
      4.4.3  系統分析
      4.4.4  系統設計
    4.5  相關課程學習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5章  裝備技術

    5.1  保障倉儲能力的利器——倉儲裝備與技術
      5.1.1  現代物流倉儲設備的分類
      5.1.2  倉儲貨架
      5.1.3  自動化立體倉庫
      5.1.4  堆垛機
      5.1.5  智能倉儲設備
    5.2  作業效率提升的關鍵——輸送分揀裝備與技術
      5.2.1  輸送分揀裝備的特點和分類
      5.2.2  連續輸送機械
      5.2.3  分揀技術與設備
    5.3  降低勞動強度的法寶——倉儲搬運裝備與技術
      5.3.1  裝卸搬運的作用
      5.3.2  叉車
      5.3.3  輕型裝卸搬運設備
      5.3.4  托盤搬運車
      5.3.5  自動導引搬運車
    5.4  相關課程學習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方法篇
  第6章  設施選址規劃與布局
    6.1  「當日達」「鮮味達」的背後——設施選址規劃
      6.1.1  物流設施選址概述
      6.1.2  是開始,也是未來——設施選址的重要性
      6.1.3  從一般性原則來思考設施如何選址
      6.1.4  走程序才能體現標準化——設施選址的程序
      6.1.5  一個案例告訴你,設施選址的這些因素有多重要
    6.2  建得多不如建得巧——設施選址規劃評價方法
      6.2.1  設施選址的定性評價方法
      6.2.2  設施選址的定量評價方法
    6.3  建得巧更要建設好——物流設施布局
      6.3.1  設施布局概述
      6.3.2  物流設施怎麼布局
      6.3.3  設施布局分析方法與技術
    6.4  一種典型的物流設施——配送中心的選址與布局
      6.4.1  配送中心≠傳統倉庫——配送中心概述
      6.4.2  配送中心的選址
      6.4.3  配送中心的布局規劃
    6.5  相關課程學習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7章  倉儲與庫存管理
    7.1  基本概念
      7.1.1  並無二致——現代郵政也有倉儲
      7.1.2  倉庫
      7.1.3  倉儲與倉儲管理
      7.1.4  倉儲管理系統
      7.1.5  倉儲管理雲
      7.1.6  庫存與存貨
      7.1.7  庫存管理與庫存控制

      7.1.8  庫存管理方法與技術
      7.1.9  倉儲管理與庫存管理的關係
      7.1.10  基本概念小結
    7.2  管個倉庫有那麼難嗎——倉儲管理核心內容與技術
      7.2.1  倉庫內都做些什麼
      7.2.2  難不難,試試看——倉儲管理面對的問題
      7.2.3  背後的玄機——有條不紊的倉儲物流作業
    7.3  零庫存了還管什麼庫存——庫存控制核心內容與技術
      7.3.1  為什麼需要庫存和庫存管理
      7.3.2  管什麼、怎麼管呢——庫存管理與庫存控制的範疇
      7.3.3  背後的玄機——千差萬別話庫存
    7.4  相關課程學習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8章  運輸與配送
    8.1  人和物的空間位移——運輸與配送
      8.1.1  如何使人和物的空間位置發生大幅度變化——運輸
      8.1.2  什麼讓顧客足不出戶收到訂單——配送
      8.1.3  運輸與配送的緊密關係
    8.2  怎樣合理地運輸呢——運輸方式與路線
      8.2.1  不同的路有不同的風景——運輸方式的選擇
      8.2.2  同樣的路爭取最優——運輸路線的優化
      8.2.3  利用運籌學中的最短路徑問題優化運輸路線
      8.2.4  利用運籌學中的運輸問題規劃運輸路線
    8.3  完好地收到訂單——配送模式與路線
      8.3.1  自提還是等配送——配送模式的選擇
      8.3.2  哪條路線最優——配送路線的優化
      8.3.3  利用供應鏈管理的多級配送問題優化配送路線
    8.4  相關課程學習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綜合篇
  第9章  系統優化與模擬評估
    9.1  現實已超乎想象——智慧物流的綜合集成
      9.1.1  從整體到細胞都是智慧的
      9.1.2  綜合物流系統的評估需求
    9.2  決策方案的預期效果怎麼樣——模擬實驗看一看
      9.2.1  模擬能為物流方案評估做什麼
      9.2.2  系統建模與模擬的基本概念
      9.2.3  系統建模與模擬的基本原理
      9.2.4  幾種主要的模擬類型及其應用場景
      9.2.5  模擬評估與模擬優化的作用
    9.3  如何做得更好——基於模擬的評估與優化
      9.3.1  供應鏈層面的物流網路模擬優化
      9.3.2  配送中心規劃設計模擬
      9.3.3  物流配送策略及演算法模擬
      9.3.4  「最後一公里」無人配送模擬
      9.3.5  無人機協同作業系統的模擬應用
      9.3.6  回收物流社會行為系統的模擬
    9.4  未來可期——模擬、數字孿生與智慧物流

    9.5  相關課程學習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