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傳統經濟思想的歷史地位與現代價值(2024)(精)/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

  • 作者:程霖|責編:魏如萍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819727
  • 出版日期:2025/06/01
  • 裝幀:精裝
  • 頁數:1114
人民幣:RMB 3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中國傳統經濟思想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亦是構建中國經濟學的重要源泉。本書立足唯物史觀,深入挖掘並運用典籍史料,結合文獻統計、理論分析、比較研究和案例考察等方法,系統梳理中國傳統經濟思想的形成發展脈絡,從豐富性、獨特性、創新性、分析性維度全面考察中國傳統經濟思想的光輝成就與不足,並在文明互鑒的全球視角下,立體展現中國傳統經濟思想的海外傳播與世界影響,深入揭示中國傳統經濟思想在世界經濟思想史中的歷史地位。同時以「兩個結合」為指導,充分發掘中國傳統經濟思想的有益元素與現代價值,為解決我國重大現實經濟問題、推動中國經濟學構建、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提供助力。
    本書適合經濟學與歷史學等相關領域研究者、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閱讀,也可為政策制定者提供參考。

作者介紹
程霖|責編:魏如萍
    程霖,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經濟史學系主任、中國經濟思想史學會副會長。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經濟思想史、中外經濟思想比較。在《經濟研究》等刊物上發表中英文學術論文數十篇,在國內外著名出版社出版中英文著作多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重點、省部級課題十余項。研究成果先後獲得第三屆劉詩白經濟學獎、上海市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中國經濟思想史學會優秀成果一等獎等。曾多次應邀赴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韓國、南非等國家及台灣、香港等地知名大學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並做大會交流發言。

目錄
緒論
    一、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二、文獻回顧與新的嘗試
    三、研究思路與體系框架
    四、研究方法與學術創新
    五、後續研究拓展的設想
第一章  中國傳統經濟思想的發展演變
  第一節  歷史分期邏輯與基本分析框架
    一、中國傳統經濟思想分期的歷史邏輯和理論邏輯
    二、中國傳統經濟思想的演進機制與三條主線
    三、中國傳統經濟思想的三次重要變化與四個主要時期
  第二節  先秦時期:中國傳統經濟思想之形成
    一、先秦時期經濟思想的形成路徑
    二、先秦時期經濟思想的主要特徵
    三、先秦時期經濟思想的歷史影響
  第三節  秦漢至唐中葉前:中國傳統經濟思想之基本教條確立
    一、秦漢至唐中葉前經濟思想的演變路徑
    二、秦漢至唐中葉前經濟思想的主要特徵
    三、秦漢至唐中葉前經濟思想的歷史影響
  第四節  唐中葉至元:中國傳統經濟思想之變化
    一、唐中葉至元經濟思想變化的生成軌跡
    二、唐中葉至元經濟思想變化的主要特徵
    三、唐中葉至元經濟思想的歷史影響
  第五節  明至鴉片戰爭前:中國傳統經濟思想之曲折發展
    一、明至鴉片戰爭前經濟思想的發展軌跡
    二、明至鴉片戰爭前經濟思想發展的主要特徵
    三、明至鴉片戰爭前經濟思想的歷史影響
  第六節  本章小結
第二章  中國傳統經濟思想的光輝成就
  第一節  中國傳統經濟思想具有豐富性:基於問題導向的考察
    一、關於經濟思想豐富性的界定
    二、豐富性第一要義:以問題導向及內容範疇為標準
    三、豐富性第二要義:以內容深度及思想層次為標準
    四、比較視野下中國傳統經濟思想的豐富程度
    五、中國傳統經濟思想豐富性探源
  第二節  中國傳統經濟思想具有獨特性:一個概念史考察
    一、中國傳統經濟思想概念體系的語義網路與內在結構
    二、中國傳統經濟思想概念體系的生成機制與基本特徵
    三、中國傳統經濟思想概念體系的主要功能與歷史局限
  第三節  中國傳統經濟思想具有創新性:基於國際比較視野的考察
    一、關於經濟思想創新性的界定
    二、中國傳統經濟治理思想的創新性
    三、中國傳統財政思想的創新性
    四、中國傳統金融思想的創新性
    五、中國傳統價值與價格思想的創新性
    六、中國傳統人口思想的創新性
    七、中國傳統土地制度思想的創新性
    八、中國傳統經濟倫理思想的創新性
    九、中國傳統經濟思想創新性的深入考察:創新與停滯的原因探析
  第四節  中國傳統經濟思想具有分析性:對以熊彼特為代表的主流觀點的補正

    一、經濟分析的概念辨析與重新界定
    二、孟子:以性善論為基礎的經濟管理體系
    三、《管子》:「輕重」與貨幣管理理論
    四、司馬遷:史論、無為、善因論與治生之學
    五、丘濬:民自為市論、貨幣制度與經濟管理
    六、結論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三章  中國傳統經濟思想的世界影響
  第一節  中學西漸:中國傳統經濟思想海外傳播概述
    一、中國傳統經濟思想海外傳播的前提基礎
    二、中國傳統經濟思想海外傳播的歷史軌跡:以儒家學說及其經濟思想為中心的考察
  第二節  現代經濟學形成與發展的中國淵源
    一、法國重農學派與中國傳統經濟思想
    二、英國古典經濟學與中國傳統經濟思想
    三、德國自然法哲學和官房主義與中國傳統經濟思想
  第三節  日本企業經營模式創新的中國元素
    一、儒家思想文化與日本企業經營理念形成概述
    二、案例分析:儒家經濟倫理思想與澀澤榮一的經營理念
    三、日本「論語加算盤」企業經營模式的中國元素
  第四節  《孔門理財學》在中外學術界的積極反響
    一、《孔門理財學》的創作背景與主要內容
    二、《孔門理財學》的出版譯介與學術反響
    三、案例分析:《孔門理財學》與凱恩斯經濟思想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中國傳統經濟思想的現代價值
  第一節  中國傳統經濟思想傳承創新的路徑與方法
    一、全球視野下傳統經濟思想傳承創新的多元路徑
    二、中國傳統經濟思想傳承創新的根本路徑
    三、全球視野下傳統經濟思想傳承創新的多元方法
    四、中國傳統經濟思想傳承創新的學理及實踐方法
  第二節  解決現實經濟問題的傳統經濟思想借鑒
    一、中國傳統人口政策思想與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
    二、中國傳統調均貧富思想與促進共同富裕
    三、中國傳統荒政思想與完善糧食安全治理體系
    四、中國傳統管理思想與構建中國式企業管理
    五、中國傳統紙幣思想與健全貨幣政策
  第三節  提煉傳統經濟思想元素以構建中國經濟學
    一、汲取傳統元素構建中國經濟學的實踐依據與重大意義
    二、拓展個體主義方法論,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
    三、突破西方資源配置理論,釐清政府與市場關係
    四、弘揚經世致用傳統,以問題為導向推動理論創新
    五、挖掘中國傳統經濟思想寶庫,提煉標識性概念
    六、闡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貫徹新發展理念
  第四節  在文明互鑒中更好彰顯中國經濟思想的世界意義
    一、增強文化自覺與自信,立足國際視野拓展中國傳統經濟思想研究
    二、把握時代發展契機,及時提煉當代中國經濟思想與創新理論
    三、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持續提升傳播能力和傳播效能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