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視野下的消費新思(基於一個西北村落生活變革的考察)/智能社會與社會治理心理學叢書
內容大鋼
本書聚焦于中國農村地區在現代化浪潮中消費文化的演變軌跡,著重探討了媒介作為關鍵驅動力在引導消費習慣與心理變遷中的核心作用。選取西北地區的D村作為研究場域,綜合運用民族志研究方法、參與式觀察、深度訪談及口述歷史資料,多維度展現了村民消費實踐與媒介環境變化的豐富圖景,並深入剖析了兩者間的互動構建與共同演變機制。
在物質層面,本書細緻分析了農業生產對農民消費心態的基礎性作用,凸顯了城鄉間消費模式與價值觀念的顯著差異。在精神消費層面,通過對村民消費場景的生動還原,深入洞察了農村居民精神生活與消費理念的深層轉型。媒介與消費的協同作用正逐步成為塑造農村生活方式的重要力量。媒介不僅極大地豐富了消費選擇,激發了新的消費需求,同時也深刻影響了農民對外部世界的認知與對鄉村生活的情感認同,推動了農村消費文化的形成與發展。
作者介紹
雲慶|責編:黃丹//魏厚賓
雲慶,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后,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研究方向為媒介與消費、社會心態。
目錄
第一章 理論縱深:媒介變遷視角下的農村消費
第一節 選題依據
一 中國農村——消費新形態與新潛力
二 西北農村——鄉土中國的消費原生態
三 走向田野——媒介影響下的消費行為
四 物質與精神——消費研究的雙重面向
五 歷時與共時——農村消費的全面考察
第二節 文獻綜述
一 以農村為對象的傳播學的本土話語自覺及其發展
二 農村場域的消費研究範式
三 以民族志進入農村社會的受眾研究
第三節 理論基礎
一 媒介的空間屬性:作為研究的底層邏輯
二 媒介、農村社會與媒介社會化
三 符碼、關係、意義:媒介文化與消費文化的統一
四 媒介與消費的統一性
第二章 經驗場域:以民族志為方法走進D村
第一節 研究方法
一 方法選擇
二 研究地點選取
三 執行過程
第二節 闡釋維度
一 橫向:日常生活視野中的消費活動與媒介行為
二 縱向:歷史脈絡中的消費生活史梳理
三 研究框架
第三節 消費實踐場景
一 D村自然環境情況
二 D村社會經濟狀況
三 D村的社會分層
四 媒介與消費的基礎環境
第三章 歷史演進:媒介與消費生活變遷
第一節 歷史脈絡中農民群體的物質消費
一 生產資料消費流變
二 生活消費流變
三 物質消費場域的轉型
第二節 歷史脈絡中農民群體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 D村的精神生活流變
二 地方信仰與精神寄托
三 崇文精神主導下的文化審美與消費
四 教育消費主導下的生活方式轉變
五 「重禮不重金」的禮俗消費與節日消費
第三節 農村社會的媒介環境與信息互動
一 關鍵人——農村社會的媒介
二 空間媒介——村民信息場域的建構
三 技術主導下的媒介產物
四 時空交織下的媒介場域:集體、家庭、個人
第四章 互構共變:媒介視野下的消費重構
第一節 媒介與消費互相建構的作用機制
一 演進過程圖解
二 互構關係分析
三 互構共變的驅動力
第二節 媒介對農村消費的影響
一 激發需求
二 渠道變革
三 形塑觀念
第三節 消費對媒介的建構
一 消費對媒介渠道與內容的影響
二 消費行為對媒介空間的影響
第五章 發展新篇:農村消費文化與實踐
第一節 新環境:數字時代農村場域的重新塑造
一 媒介對農民物質與精神生活的整合
二 農民面臨的消費之困
第二節 新認同:媒介與消費驅動下的認同重構
一 變化中的農民群體
二 媒介與消費驅動下的認同建構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