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數智經濟前瞻(芯智驅動力研究)

  • 作者:胡國棟|責編:陳燦然
  • 出版社:人民郵電
  • ISBN:9787115671387
  • 出版日期:2025/05/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63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數智技術作為數字化與智能化的融合,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革命浪潮下,以晶元技術與人工智慧「雙螺旋」為核心驅動力,推動國民經濟向數智經濟形態演進。
    本書共10章,從不同角度深入分析數智經濟的各個方面。第1章介紹數字經濟、智能經濟的發展過程,探討數智技術廣泛應用、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后出現的數智經濟形態;第2章介紹國內外企業推進數智化的情況,這是數智經濟形態的現實基礎;第3章介紹晶元技術與人工智慧「雙螺旋」發展對數智技術的促進作用;第4章介紹數智經濟的基礎設施重構,大模型、算力等成為新型重要基礎設施;第5章介紹數智技術驅動經濟社會主要領域發生變革;第6章介紹數智經濟的產業轉型升級,重點產業的數智化轉型變革;第7章介紹數智經濟的核心底座——加速人工智慧革命的晶元技術;第8章重點以人工智慧驅動晶元產業鏈進步為例,介紹數智經濟的自主進化趨向;第9章介紹數智經濟安全投入的重要性;第10章介紹主要國家發展數智經濟的實際做法。通過本書,我們希望能為推動中國特色數智經濟理論的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培育、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初步的理論支撐。
    本書適合對數字經濟、智能經濟、數智經濟感興趣,關注數智技術在各領域應用與發展,以及關心中國特色數智經濟理論構建、新質生產力培育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學者、行業從業者和政策研究者閱讀。

作者介紹
胡國棟|責編:陳燦然
    胡國棟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黨委副書記、人工智慧場景化應用與智能系統測評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從事宏觀經濟、信息經濟學、人工智慧安全發展和國際治理等領域研究,參與國家人工智慧創新發展、人工智慧賦能新型工業化等重大課題任務。

目錄
第1章  數智經濟的理論脈絡解析: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后的形態前瞻
  1.1  數字經濟蓬勃發展
    1.1.1  概念起源
    1.1.2  數字經濟產業組成
    1.1.3  數字經濟成為全球競爭主賽道
    1.1.4  我國數字經濟穩步發展
  1.2  智能經濟快速興起
    1.2.1  人工智慧發展是工業革命的延續
    1.2.2  智能經濟概念的提出
    1.2.3  智能經濟產業組成
    1.2.4  智能經濟為全球經濟增長提供創新路徑
  1.3  數智經濟特徵初探
    1.3.1  「數智化」概念日益普及
    1.3.2  「數智化」趨勢的初步共識
    1.3.3  研究數智經濟形態的必要性
    1.3.4  初探數智經濟的內涵
  參考文獻
第2章  數智經濟的實踐創新進展:國內外推進數智化的探索
  2.1  中國企業較早提出「數智化」轉型
    2.1.1  理念先行:創新提出「數智化」轉型路徑
    2.1.2  躬身實踐:推動企業自身「數智化」轉型
    2.1.3  行業賦能:打造行業「數智化」轉型開放生態
    2.1.4  數智安全:統籌數智時代發展和安全
  2.2  一些地方先行推進「數智化」工作
    2.2.1  北京市:探索數智「新」北京
    2.2.2  江蘇省:開展「數智江蘇」建設
    2.2.3  上海市:舉辦數智上海峰會
    2.2.4  河南省:提出河南省國資國企數智賦能三年行動計劃
  2.3  國際企業推進「數智化」情況
    2.3.1  施耐德電氣:推出人工智慧引擎助力數智化轉型
    2.3.2  西門子:積極提供企業數智化轉型工具
    2.3.3  沙特阿美:積極應用數字和人工智慧技術
    2.3.4  微軟:即將進入「數智時代」
第3章  數智經濟的核心驅動力量:晶元技術與人工智慧「雙螺旋」發展
  3.1  晶元為主體的泛半導體產業是現代經濟的基石
    3.1.1  晶元在人類技術進步周期中的躍遷性特徵
    3.1.2  晶元在國民經濟中的泛在性更加明顯
    3.1.3  半導體產業與宏觀經濟的關聯性增強
    3.1.4  泛半導體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不斷提高
  3.2  人工智慧成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
    3.2.1  人工智慧大模型成為新生產工具
    3.2.2  人工智慧促進生產效率提升
    3.2.3  人工智慧加快創新能力提高
    3.2.4  人工智慧對經濟增長貢獻顯著
  3.3  晶元技術與人工智慧協同互促作用增強
    3.3.1  宏觀經濟層面:晶元構成的算力成為人工智慧的「發動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3.3.2  技術路徑層面:人工智慧大模型能力與數據和算力強相關
    3.3.3  硬體框架層面:晶元創新重心從通用CPU轉向GPU等針對人工智慧優化的架構
    3.3.4  產業發展層面:「ABC」(人工智慧、大數據、晶元)產業深度融合
    3.3.5  晶元技術與人工智慧產業融合案例

  參考文獻
第4章  數智經濟的基礎設施重構:新型數智基礎設施
  4.1  人工智慧大模型成為數智經濟重要基礎設施
    4.1.1  人工智慧大模型的定義和特點
    4.1.2  人工智慧大模型開啟「模型即服務」時代
    4.1.3  人工智慧大模型的發展模式:開源和閉源
    4.1.4  美國大模型產業格局
    4.1.5  大模型未來的發展方向
  4.2  智能算力成為數智經濟時代的核心生產力
    4.2.1  智能算力的定義和特點
    4.2.2  人工智慧激發智能算力增長
    4.2.3  主要國家重視智能算力建設
    4.2.4  未來算力基礎設施發展方向
  4.3  數據要素價值更加明顯
    4.3.1  數據集是人工智慧大模型的基礎
    4.3.2  大模型引領數據產業變革
    4.3.3  大模型所需數據的規模和質量關係到國家競爭力
    4.3.4  大模型語料的未來發展方向
  4.4  元宇宙等虛擬世界成為新型基礎設施
    4.4.1  元宇宙加速現實世界與數字世界相融合
    4.4.2  工業元宇宙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4.4.3  工業元宇宙的主要發展領域
  4.5  數智經濟需要新的能源資源基礎設施建設
    4.5.1  人工智慧對能源的影響
    4.5.2  人工智慧產業的綠色發展面臨挑戰
    4.5.3  人工智慧發展對水資源的影響
    4.5.4  人工智慧產業破解能源資源約束的發展路徑
  參考文獻
第5章  數智經濟的主要變革領域:數智技術驅動經濟社會變革
  5.1  數智技術為農業現代化增加新動力
    5.1.1  賦能農民知識提升
    5.1.2  賦能重點領域農業生產
    5.1.3  賦能農機裝備智能化
  5.2  數智技術促進位造流程變革
    5.2.1  推動研發設計智能
    5.2.2  發展中試檢測智能
    5.2.3  深化生產製造智能
    5.2.4  創新營銷服務智能
    5.2.5  優化管理運營智能
  5.3  數智技術助力金融高質量發展
    5.3.1  形成新一輪科技產業金融循環
    5.3.2  加速傳統金融機構智能轉型
    5.3.3  成為防範金融風險的有力工具
  5.4  數智技術推動勞動就業形態變革
    5.4.1  重塑現有就業格局
    5.4.2  數字人成為虛擬勞動力
    5.4.3  機器人融入現實社會
    5.4.4  智能體參加經濟活動
  5.5  數智技術加速惠及民生服務
    5.5.1  引領生活變革

    5.5.2  促進教育變革創新
    5.5.3  提升醫療服務水平
    5.5.4  提高養老服務質量
  5.6  數智技術帶來科學研究新範式
    5.6.1  促進科研算力和數據深度融合
    5.6.2  賦能基礎科學研究
    5.6.3  賦能產業技術創新
  5.7  數智技術賦能國家治理
    5.7.1  助力科學決策,驅動治理變革
    5.7.2  賦能智慧城市建設,重塑城市管理
  參考文獻
第6章  數智經濟的產業轉型升級:重點產業數智化轉型
  6.1  數智技術賦能汽車產業
    6.1.1  智能汽車產業發展
    6.1.2  人工智慧大模型進一步賦能汽車產業
  6.2  數智技術賦能鋼鐵產業
    6.2.1  鋼鐵行業數智化轉型的基礎日益夯實
    6.2.2  鋼鐵數智化轉型仍面臨三重挑戰
    6.2.3  鋼鐵行業數智化的深化路徑
  6.3  數智技術賦能石化產業
    6.3.1  數智技術賦能石化產業的主要領域
    6.3.2  主要石化企業應用人工智慧大模型動態
  6.4  數智技術賦能能源產業
    6.4.1  人工智慧技術賦能煤礦行業
    6.4.2  人工智慧技術賦能電力行業
  6.5  數智技術賦能電子產業
    6.5.1  傳統家電部署大模型逐漸成為行業熱點
    6.5.2  新型智能電子產品出現
  6.6  數智技術賦能裝備產業
    6.6.1  數智技術深化智能製造裝備的先進位造能力
    6.6.2  數字技術提升高端裝備的全流程協同能力
    6.6.3  數智技術拓展工業機器人的複雜場景適應能力
    6.6.4  數智技術提高人形機器人的關鍵技術創新能力
  6.7  數智技術賦能紡織產業
    6.7.1  紡織行業創新發展成效顯著
    6.7.2  人工智慧技術賦能紡織行業
  6.8  數智技術賦能生物醫藥產業
    6.8.1  人工智慧賦能藥物研發
    6.8.2  人工智慧賦能醫療服務
    6.8.3  醫療醫藥產業數智化轉型趨勢前瞻
第7章  數智經濟的核心技術底座:晶元技術加速人工智慧革命
  7.1  GPU晶元成為生成式人工智慧發展的主要動力
    7.1.1  GPU成為人工智慧計算的優選
    7.1.2  GPU晶元行業中主要的國際頭部企業
  7.2  消費電子晶元強化人工智慧應用能力
    7.2.1  龍頭手機公司積極布局AI手機晶元
    7.2.2  AI PC晶元成為行業新趨勢
  7.3  領域專用晶元在工業領域廣泛應用
    7.3.1  谷歌TPU等領域專用晶元支撐早期AI應用
    7.3.2  Meta等企業通過領域專用晶元推動工業領域的AI應用

    7.3.3  其他新型DSA晶元的出現
  7.4  計算架構出現重大變化以適應人工智慧快速發展
    7.4.1  計算架構向多元異構計算髮展
    7.4.2  人工智慧算力向邊緣側遷移,催生出邊緣智能
  7.5  前沿晶元技術支撐新型智能出現
    7.5.1  量子計算
    7.5.2  光計算
    7.5.3  類腦計算
    7.5.4  生物計算
  參考文獻
第8章  數智經濟的自主進化趨向:以人工智慧驅動晶元技術進步為例
  8.1  人工智慧的奇點時刻和超級人工智慧
    8.1.1  科學界關於人工智慧奇點的早期思考
    8.1.2  關於超級人工智慧的討論
  8.2  超級人工智慧對經濟運行的影響
    8.2.1  人類經濟活動正在形成「超級智能體」
    8.2.2  「自進化」產品的出現
    8.2.3  「自進化」工廠的出現
    8.2.4  「自進化」企業組織的出現
    8.2.5  「自主經濟」具有明顯的「飛輪效應」
  8.3  人工智慧驅動半導體產業加快發展
  8.4  人工智慧促進晶元設計流程智能化
    8.4.1  新思科技推出生成式人工智慧晶元設計工具
    8.4.2  楷登電子打造由AI驅動的「晶元到系統」EDA方案
    8.4.3  英偉達發布晶元設計大模型ChipNeMo
    8.4.4  DeepMind公司推出人工智慧晶元設計工具AlphaChip
  8.5  人工智慧推動晶元製造智能化
    8.5.1  英偉達應用人工智慧助力晶元製造工藝優化
    8.5.2  英特爾工廠推進晶元生產線管理智能化
    8.5.3  台積電推出智能對話機器人tGenie協助管理
  8.6  人工智慧縮短半導體新材料的研發周期
    8.6.1  DeepMind研發的GNoME模型加快新材料研發步伐
    8.6.2  微軟推出新材料生成模型MatterGen
  8.7  人工智慧助力晶元封測技術升級
    8.7.1  機器視覺技術提升缺陷檢測效率
    8.7.2  人工智慧引擎提供測試的最佳方案
  參考文獻
第9章  數智經濟的安全治理需求:數智安全投入成為數智經濟增長重要動力
  9.1  數智安全概念的提出
    9.1.1  信息安全、數據安全、網路安全、人工智慧安全的發展歷程
    9.1.2  數智安全出現的背景:數智技術重塑安全格局
    9.1.3  數智安全概念解析
  9.2  數智安全投入是發展數智經濟的重要內容
    9.2.1  傳統的安全投入經濟學
    9.2.2  數智時代的安全投入更加重要
  9.3  數智經濟需要關注的新興領域安全
    9.3.1  大模型安全
    9.3.2  根技術安全
    9.3.3  智能體安全
    9.3.4  可持續安全

  9.4  主要國家保障數智安全的初步實踐
    9.4.1  整合「數智安全」
    9.4.2  加大安全投入
    9.4.3  構建安全生態
    9.4.4  推進標準制定
    9.4.5  加強風險監測
    9.4.6  加強國際合作
  參考文獻
第10章  數智經濟促進政策發布:以主要國家實踐為例
  10.1  構建促進數智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
    10.1.1  制定整體戰略
    10.1.2  推動政府數智化轉型
    10.1.3  建立創新驅動機制
    10.1.4  加大資金投入
  10.2  大力發展數智技術
    10.2.1  晶元領域
    10.2.2  人工智慧領域
  10.3  積極推動經濟社會數智化
    10.3.1  制定長遠規劃
    10.3.2  加強場景創新
  10.4  加強國際治理合作
    10.4.1  人工智慧治理在國際政治經濟合作中的作用日益凸顯
    10.4.2  加強人工智慧治理的初步共識
  參考文獻
致謝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