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才是硬道理(用IPD研發思想建設需求管理體系)
內容大鋼
本書是一本介紹在IPD集成產品開發體系下建設OR需求管理體系方法和技巧的圖書。
本書以需求管理流程為主線,從需求收集、需求分析、需求分配、需求執行、需求驗證五個階段的實際工作出發,詳細地描述了企業在新產品開發、新技術開發、市場與產品規劃、技術規劃等管理流程中實施需求管理工作的方法,並對需求管理部門建設、需求管理人員績效考核、需求管理人員能力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書還介紹了需求管理人員在需求調研、需求分析等工作中需要的具體工作技巧及對應工具。
本書觀點源自作者在60個IPD試點項目中進行需求調研和需求分析的具體實踐,是對產品開發和產品規劃項目需求管理工作經驗和教訓的總結。本書對指導我國廣大企業順利開展市場需求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作者介紹
孫維乙|責編:劉丹
孫維乙,男,漢族,1981年生,遼寧省庄河市人。畢業於合肥工業大學機械設計及理論專業,工學碩士,國家二級創新工程師,現任上海維乙管理咨詢工作室總經理,資深企業研發管理專家,著有《落地才是硬道理——企業實施IPD研發管理體系方法》。
研究方向:企業研發管理、跨部門並行開發流程、企業市場需求管理、企業市場與產品戰略規劃、研發組織和團隊建設、研發績效與激勵體系建設、研發工程師文化建設、研發項目管理、企業研發IT數字化、企業管理變革管理體系等。曾在國內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19篇,參與國家專利3項。
目錄
第一章 需求管理是企業研發工作的根源
一、企業就是一台需求加工機
二、外部需求滿足客戶/用戶的期望和要求
三、內部需求滿足下游部門的標準和要求
四、我國企業需求管理面臨的挑戰
五、我國企業需求管理變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第二章 需求管理流程的五個階段及特點
一、需求收集是需求管理流程的關鍵
二、需求分析保證需求管理的正確性
三、需求分配與產品/技術規劃互動
四、需求執行需要嚴格監控和管理
五、需求驗證是需求正確性的保障
六、需求管理的「5W2H」(WHY、WHAT、WHERE、WHO、WHEN、HOW、HOW MUCH)
七、需求管理流程的本質就是以過程管理促進個人能力發揮
第三章 專項性需求調研的操作方法
一、明確需求調研的原因(WHY)是調研成功的基礎
二、需求調研內容(WHAT)的第一個方面:市場信息
三、需求調研內容(WHAT)的第二個方面:需求信息
四、需求調研18種渠道(WHERE)的選擇方法
五、需求調研人員和受訪人員(WHO)的選擇方法
六、需求調研時間計劃(WHEN)的選擇和控制
七、需求調研51種方法(HOW)的選擇過程
八、需求調研的費用預算(HOW MUCH)
九、需求調研的捷徑是「先內后外」
十、每次需求調研工作都是一個項目
第四章 日常性需求調研的操作方法
一、每年都應該明確日常性需求調研的方向和意義(WHY)
二、需求調研內容與工作內容的有效結合(WHAT)
三、日常性調研的各種渠道選擇方法(WHERE)
四、日常性需求調研人員的工作安排(WHO)
五、日常性需求調研的時間計劃安排(WHEN)
六、日常性需求調研需要企業開展相關活動(HOW)
七、日常性需求調研的費用預算(HOW MUCH)方法
第五章 18種需求調研渠道的建設方法
一、11種一手渠道的建設方法
二、7種二手渠道的建設方法
三、訪談調研與書面調研(訪談問題清單與調研問卷)
四、需求渠道的建設需要分批分期進行
第六章 需求調研方法的六種本質
一、通過仔細觀察來洞悉需求(專項性需求)
二、通過友好詢問來掌握需求(專項性需求)
三、通過積極嘗試來發現需求(專項性需求)
四、通過認真分析來捕獲需求(專項性需求)
五、通過創造場域來發現需求(日常性需求)
六、通過思維突破來創造需求(日常性需求)
第七章 老產品線不同類型項目的需求調研內容和案例
一、老產品線改進型項目主要調研緊急需求
二、老產品線衍生型項目主要調研短期需求
三、老產品線基礎型項目主要調研中期需求
四、老產品線規劃和預研型項目主要調研長期需求
第八章 新產品線不同類型項目的需求調研內容和案例
一、新孵化產品線主要調研小顆粒度需求
二、新解決方案產品線主要調研中顆粒度需求
三、新產業產品線主要調研大顆粒度需求
四、新產品線的戰略是需求調研的基礎
第九章 內部需求調研和分析的過程和方法
一、可製造性需求的調研和分析
二、可採購性需求的調研和分析
三、可服務性需求的調研和分析
四、可測試性需求的調研和分析
五、(歷史)質量需求的調研和分析
六、內部需求調研過程的管理方法
第十章 需求分析的六個步驟(專項和日常)
一、外部需求信息的解釋和明晰
二、外部需求信息的去偽和存真
三、外部需求信息的分類和排序
四、外部需求信息分析的人員組織和整個過程
五、外部需求和內部需求衝突的問題解決方法
六、需求信息轉化成研發特性信息的過程和方法
七、需求信息處理結果的通報方法
第十一章 需求分配的過程與產品/技術規劃良好互動
一、需求分配應保持與公司/產品線戰略的一致性
二、需求截止時間是需求分配的紅線
三、需求分配的主要工作就是研發資源的匹配
第十二章 需求執行過程中保證需求不失真
一、需求分解與功能/工作分配對照表
二、TR技術評審中必須進行需求符合度檢查
三、暫時無法滿足的需求處理方法
四、需求變更過程的注意事項
第十三章 需求驗證工作持續在整個產品開發過程中
一、需求收集過程需要多種路徑進行驗證
二、需求分析過程應該組織好需求評審會
三、需求分配過程可以進行一些補充調研
四、需求執行過程應與客戶、供應商保持良好互動
五、產品上市之前應做好試用和試銷驗證
第十四章 需求調研過程中的方法和技巧
一、需求調研準備的方法和技巧
二、需求調研計劃排布的方法和技巧
三、需求調研過程的方法和技巧
四、需求調研結束后的工作
第十五章 需求調研人員的能力和素質
一、識別需求干係人的方法
二、典型用戶畫像的設計方法
三、需求調研雙方需要崗位相容、性格相容
四、需求調研過程中的「說」
五、需求調研過程中的「聽」
六、需求調研過程中的記錄表格
七、需求調研過程中的相關工具
第十六章 需求調研人員的培養方法
一、調研人員溝通能力培養方法
二、調研人員技術能力培養方法
三、調研人員實踐能力培養方法
四、調研人員大局觀培養方法
五、調研人員情商培養方法
第十七章 需求調研過程中的激勵方法
一、重視個人激勵是需求管理的大忌
二、從個人激勵走向團隊激勵是需求管理的良方
三、需求調研是一個良心工程
四、需求調研是全公司的事情
第十八章 需求管理組織的建設方法
一、需求管理以跨部門團隊形式開展
二、需求管理部門的使命和職責的分層
三、需求管理部門的人員「選」「用」「育」
四、需求管理部門的考核方法
第十九章 需求管理的流程設計
一、專項性需求管理的流程/指南設計
二、日常性需求管理的流程/制度設計
第二十章 IPD環境下需求管理體系建設總結
一、需求管理最重要的目的是解決「不會做」的問題
二、需求管理團隊組成的不確定性是一種常態
三、需求管理的意願性是需求管理體系建設成敗的關鍵
四、中小型企業需求管理部門的主要職責是編劇和導演
五、大型企業需求管理部門保證明星調研人員存在的方法
六、需求調研人員的「留」是需求管理體系長期良好運作的關鍵
七、對需求管理IT軟體系統的一些思考和建議
八、對需求管理體系推行落地的一些總結
後記
附錄:術語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