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宏觀經濟學手冊(共2冊)(精)

  • 作者:編者:(美)約翰·B.泰勒//哈拉爾德·厄里格|責編:陳佩鈺|總主編:黃先海//羅衛東|譯者:賈擁民
  • 出版社:浙江大學
  • ISBN:9787308256698
  • 出版日期:2024/12/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409
人民幣:RMB 7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宏觀經濟學手冊(共2冊)》全面涵蓋宏觀經濟學多領域知識。
    本書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聚焦經濟增長與波動的事實,探討經濟增長基本事實、宏觀經濟衝擊傳播等內容。第二部分介紹宏觀經濟學方法論,包含動態因子模型、DSGE模型求解與估計等方法。第三部分分析金融部門與實際部門聯繫,涉及金融危機建模、住房市場與信貸市場等。第四部分構建經濟增長和波動模型,如真實商業周期方法、交錯工資和價格設定模型等。第五部分討論宏觀經濟政策,涵蓋中央銀行宏觀模型挑戰、財政乘數、公共債務可持續性等問題。各章節均有引言、結論及參考文獻,為宏觀經濟學研究提供全面且深入的參考,是該領域學者和研究者的重要工具書。

作者介紹
編者:(美)約翰·B.泰勒//哈拉爾德·厄里格|責編:陳佩鈺|總主編:黃先海//羅衛東|譯者:賈擁民

目錄
第一部分 經濟增長與經濟波動的事實
  第一章 經濟增長的基本事實
    1. 前沿增長
    2. 前沿增長的源泉
    3. 前沿增長:超越國內生產總值
    4. 經濟增長的擴散
    5.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第二章 宏觀經濟衝擊及其傳播
    1. 引言
    2. 識別衝擊和估計脈衝響應的方法
    3. 貨幣政策衝擊
    4. 財政(政策)衝擊
    5. 技術衝擊
    6. 其他更多的衝擊
    7. 總結與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第三章 宏觀經濟區制與區制轉換
    1. 引言:作為區制變化的經濟衰退
    2. 對區制變化的計量經濟學分析
    3. 經濟理論與區制變化
    4. 結論以及對研究者的建議
    附錄 受限制向量自回歸的最大期望方程的推導
    致謝
    參考文獻
  第四章 時間分配的宏觀經濟學
    1. 引言
    2. 市場勞動時間的變化趨勢
    3. 時間使用理論
    4. 時間使用數據
    5. 時間使用的長期趨勢
    6. 時間使用的生命周期變化
    7. 結論與進一步的討論
    致謝
    參考文獻
  第五章 誰來承擔經濟衰退的代價?——房價和家庭債務的作用
    1. 引言
    2. 誰承擔了經濟衰退的風險?現有研究綜述
    3. 郵政編碼區級消費指標
    4. 住房凈值衝擊與大衰退
    5. 若干與前述事實關係最緊密的模型
    6. 家庭債務的總量證據
    7.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第六章 配置工資和匯出工資:新事實及其對凱恩斯主義模型的挑戰
    1. 引言
    2. 定義「工資」

    3. 背景與相關文獻
    4. 基準模型
    5. 實際工資的經驗測度
    6. 比較模型和數據
    7.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第七章 財政危機與金融危機
    1. 引言
    2. 金融危機歷史概述
    3. 金融危機與財政危機:對理論發展的一個長時段的綜述
    4. 對長期金融危機的實證研究和結果
    5. 財政危機、銀行危機和財務危機的三重困境
    6.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第二部分 宏觀經濟學的方法論
  第八章 動態因子模型、因子增廣型向量自回歸與宏觀經濟學中的結構向量自回歸
    1. 引言
    2. 動態因子模型:記號與計量經濟學方法概要
    3. 用於宏觀經濟監測和預測的動態因子模型
    4. 結構向量自回歸模型中的衝擊識別
    5. 結構動態因子模型和因子增廣型向量自回歸
    6. 一個有200多個變數的動態因子模型:美國的季度數據
    7. 石油供給衝擊的宏觀經濟效應
    8. 批判性評估和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第九章 動態隨機一般均衡(DSGE)模型的求解和估計方法
    1. 引言
    2. 求解DSGE模型的方法
    3. 一個一般框架
    4. 微擾法
    5. 投影法
    6. 微擾法與投影法的比較
    7. 誤差分析
    8. 讓DSGE模型與數據「面對面」
    9. 統計推斷
    10. 似然函數
    11. 頻率主義估計技術
    12. 貝葉斯主義估計技術
    13.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第十章 遞歸合同和內生不完全市場
    1. 引言
    2. 動態保險的簡單模型
    3. 若干高級主題
    4. 應用
    5.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宏觀經濟與家庭異質性
    1. 引言
    2. 大衰退:異質性家庭視角
    3. 具有家庭異質性的規範商業周期模型
    4. 基準經濟(基準模型)的校準
    5. 評估基準經濟
    6. 橫截面家庭異質性與嚴重危機中消費和投資的總體動態
    7. 不平等與總體經濟活動
    8. 結論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第十二章 宏觀經濟學中的自然實驗
    1. 引言
    2. 驗證:永久收入假說
    3. 量化:財政乘數
    4. 識別:引發經濟增長的原因
    5. 批判性評估與展望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第十三章 商業周期的核算
    1. 等價結果的證明
    2. 核算程序
    3. 核算程序的應用
    4. 結論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第十四章 宏觀經濟學中的不完全信息:在協調中容納摩擦
    1. 引言
    2. 框架
    3. 不完美的協調
    4. 全局博弈:理論
    5. 全局博弈:應用
    6. 協調與同步
    7. 選美比賽模型:理論
    8. 選美比賽博弈:應用
    9. 效率與政策含義
    10. 結論
    附錄 對各命題的證明
    致謝
    參考文獻
  第十五章 宏觀-金融模型比較與政策分析的新方法
    1. 引言
    2. 模型比較和政策穩健性文獻
    3. 模型比較的系統方法
    4. 若干實際操作問題,以及一個新的模型比較平台

    5. 使用我們的新平台比較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
    6. 比較新的宏觀-金融模型的政策含義
    7. 如何評估政策的穩健性:一個說明性的例子
    8. 批判性評估和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第三部分 金融部門-實際部門的聯繫
  第十六章 對金融危機的宏觀經濟學建模:批發銀行業務和銀行擠兌
    1. 引言
    2. 批發銀行部門的增長和脆弱性
    3. 基本模型
    4. 數值實驗
    5. 提前預期到的擠兌
    6. 兩種生產性資產與溢出效應
    7. 政府政策
    8. 結論以及未來研究的若干方向
    附錄
    參考文獻
  第十七章 住房市場與信貸市場:繁榮與崩潰
    1. 引言
    2. 一個極簡的(starky)基本模型
    3. 相關文獻:家庭杠桿率
    4. 一個簡單的災變模型
    5. 情緒與泡沫:相關文獻評述
    6. 一個簡單的情緒泡沫模型
    7. 證據
    8.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第十八章 宏觀經濟、貨幣與金融:連續時間方法
    1. 引言
    2. 一個簡單的真實經濟模型
    3. 一個具有價格效應和不穩定性的模型
    4. 一個簡單的貨幣模型
    5. 批判性評估與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第十九章 住房的宏觀經濟學分析
    1. 引言
    2. 事實
    3. 理論
    4. 理論與數據
    致謝
    參考文獻
  第二十章 宏觀經濟學中不確定性的期限結構
    1. 引言
    2. 數學框架
    3. 相互替代的投資期限上的資產定價
    4. 與脈衝響應函數的關係
    5. 離散時間情形與近似方法

    6. 連續時間框架下的近似
    7. 連續時間框架下有融資約束的模型
    8. 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第二十一章 主權債務危機的定量模型
    1. 引言
    2. 激發本研究的主要事實
    3. 模型環境
    4. 基準模型
    5. 具有非線性違約成本的基準結果
    6. 債務展期危機
    7. 模型的擴展與相關文獻評述
    8. 結論: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哪裡?我們需要去往何方?
    致謝
    參考文獻
第四部分 經濟增長和經濟波動的模型
  第二十二章 總量經濟理論的真實商業周期方法及其新發展
    1. 引言
    2. 商業周期簡史
    3. 「學科紀律」的性質
    4. 1995年以後的重大發展及其應用
    5. 無形資本擴展了新古典增長理論的適用性
    6. 結論性評論
    參考文獻
  第二十三章 宏觀經濟學中的家庭
    1. 引言
    2. 短期和中期運行中的家庭與宏觀經濟
    3. 家庭與經濟增長
    4. 制度變遷的家庭經濟學與政治經濟學分析
    5. 結論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第二十四章 環境宏觀經濟學
    1. 引言
    2. 有限的自然資源與對可持續性的擔憂
    3. 氣候變化:自然科學背景
    4. 靜態全球經濟—氣候模型
    5. 若干動態綜合評估模型
    參考文獻
  第二十五章 宏觀經濟學中交錯工資和價格設定模型的持久生命力
    1. 引言
    2. 市場經濟中工資和價格制定經驗研究指南之更新
    3. 工資和價格設定模型的起源
    4. 一個示範性的交錯價格和工資設定模型
    5. 一般化和擴展
    6. 當企業擁有市場權力時交錯價格定價的推導
    7. 價格和工資一起設定的情形

    8. 通貨膨脹和指數化的持續性
    9. 泰勒合同與卡爾沃合同
    10. 狀態依賴的模型和時間依賴的模型
    11. 工資—就業談判與交錯合同
    12. 交錯合同與(理性)疏忽模型
    13. 批判性評價和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第二十六章 宏觀經濟學中的新古典宏觀經濟學模型
    1. 引言
    2. 低頻分量在宏觀數據中的重要性
    3. 卡斯-庫普曼斯(Cass-Koopmans)模型:簡單模型基要
    4. 關於美國朝鮮戰爭結束后經濟的新古典宏觀經濟學模型
    5. 關於蕭條的新古典宏觀經濟學模型
    6. 關於大型財政衝擊的新古典宏觀經濟學模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美國經濟
    7. 關於生產率衝擊的新古典宏觀經濟學模型
    8. 關於不平等的新古典宏觀經濟學模型
    9. 新古典宏觀經濟學:批判性評估和未來研究方向
    10.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第二十七章 持續低迷的宏觀經濟學分析
    1. 引言
    2. 2008年金融危機后的長期低迷
    3. 驅動力
    4. 傳播機制
    5. 金融驅動力與乘數
    6. 其他問題
    7. 模型
    8. 應用於美國經濟
    9. 2008年金融危機與經濟低迷
    10. 持續性
    11.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第五部分 宏觀經濟政策
  第二十八章 中央銀行的宏觀模型面臨的挑戰
    1. 引言
    2. 各國中央銀行使用的模型的若干共同特點
    3. 基準模型
    4. 基準模型在大衰退期間的經驗表現
    5. 擴增基準模型
    6. 宏觀經濟建模的現狀:批判性評估與展望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第二十九章 流動性要求、流動性選擇與金融穩定性
    1. 引言
    2. 文獻綜述
    3. 基準模型

    4. 巴塞爾風格的可選監管方案
    5. 模型的擴展
    6.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第三十章 理解作為貨幣-財富共同現象的通貨膨脹
    1. 引言
    2. 有任意特設的政策規則的稟賦經濟
    3. 有任意特設的政策規則的生產經濟
    4. 有最優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稟賦經濟
    5. 具有最優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生產經濟
    6. 實證研究中要考慮的要點
    7. 實踐意義
    8. 批判性評估與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第三十一章 財政乘數:流動性陷阱與貨幣聯盟
    1. 引言
    2. 乘數和匯總乘數
    3. 封閉經濟
    4. 流動性陷阱中的國家乘數
    5. 關於貨幣聯盟的開放經濟模型
    6. 貨幣聯盟中的國家財政乘數和區域財政乘數
    7. 流動性約束和非李嘉圖效應
    8. 外部融資財政乘數
    9. 進行評估:若干匯總乘數的數值結果
    10. 國家規模、集聚和外國政府的支出
    11. 結論
    附錄
    參考文獻
  第三十二章 什麼樣的公共債務才是可持續的?
    1. 引言
    2. 經驗評估方法
    3. 結構分析方法
    4. 國內違約方法
    5. 批判性評估與展望
    6. 結論
    附錄:有效稅率的度量
    致謝
    參考文獻
  第三十三章 政府債務的政治經濟學
    1. 引言
    2. 最優債務政策:一個簡要的綜述
    3. 赤字與選舉
    4. 社會衝突:消耗戰與暴亂
    5. 將債務作為一個策略性變數
    6. 公共池塘問題(公共資源問題)
    7. 代際再分配
    8. 尋租
    9. 預算規則

    10. 預算制度
    11. 未來需要進一步研究的若干問題
    致謝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