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本書共分為10章,各章之間以一定的邏輯順序排列。創業首先要選擇市場主體。第一章講主體選擇的問題。股權問題的第一步是取得股權,其本質是股東以其資產來換取公司的股權。第二章講不同方式取得股權的稅務處理。不同主體成為股東,後續收益的處理完全不同。第三章講誰來當股東的問題。做生意經常需要合作。第四章講股權合作的問題。股東開公司的目的是盈利,而盈利主要來自分紅和股權轉讓兩個方面。第五章講分紅。第六章講股權轉讓。股權除了收益,還有退出的問題。第七章講股權退出。至此,股權的生命周期基本完成。
作者介紹
編者:創業護航聯盟(上海)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責編:李嘉毅
目錄
第1章 老闆做生意,如何選擇市場主體
1.1 創業選擇「有限公司」主要涉及哪些稅
1.2 餐飲店選擇註冊成個體工商戶稅收優惠多
1.3 風靡一時的個人獨資企業為何淪為「雞肋」
1.4 合夥企業應用場景之一:普通合夥企業
1.5 合夥企業應用場景之二:有限合夥企業
1.6 異地開展業務選擇分公司更有利的情形
1.7 異地開展業務選擇子公司更有利的情形
1.8 多家分公司之間如何分配對整體更有利
1.9 上市公司濫用小微企業政策被要求補稅
第2章 股權取得的稅務處理:資產換股權
2.1 最常見的貨幣出資也會涉及繳稅
2.2 個人非貨幣出資之一:正常納稅
2.3 個人非貨幣出資之二:分期納稅
2.4 個人非貨幣出資之三:遞延納稅
2.5 「貨不真價不實」的專利出資的麻煩
2.6 不動產出資可能涉及多個稅種
2.7 母子公司之間划轉出資金的稅務處理
2.8 留存收益轉增註冊資本的稅務處理
2.9 資本溢價轉增註冊資本的稅務處理
第3章 誰來當股東,結果很不一樣
3.1 個人股東分紅和股權轉讓如何納稅
3.2 公司股東分紅和股權轉讓如何納稅
3.3 合夥股東分紅和股權轉讓如何納稅
3.4 個人代持股東收益的納稅問題
3.5 公司代持股東收益的納稅問題
3.6 從形式課稅角度看代持還原是否繳稅
3.7 從實質課稅角度看代持還原是否繳稅
3.8 股權代持中的隱名股東被判偷稅罪
3.9 非律師合夥人致律所執照被吊銷
3.10 夫妻百分百持股股權的權屬如何判斷
第4章 股權合作:股東利益的平衡
4.1 股權合作模式之一:內部獨立核算
4.2 股權合作模式之二:成立項目部
4.3 股權合作模式之三:成立合資公司
4.4 增資擴股是否繳稅之情形一:不繳稅
4.5 增資擴股是否繳稅之情形二:分情況
4.6 明股實債:不同稅種的處理方式不同
4.7 對賭失敗能否退稅之成功案例介紹
4.8 對賭失敗稅款不退的首例司法判例
第5章 分紅收益:不同主體處理規則不同
5.1 不同股東主體對應的分紅納稅規則
5.2 不按出資比例分紅是否需納稅調整
5.3 借款視同分紅公司和股東均要擔責
5.4 股東從公司提取收益的不同方式比較
第6章 最常見的股權交易:股權轉讓
6.1 自然人轉讓股權的基本納稅規則
6.2 自然人平價轉股被稅務核定補稅
6.3 自然人轉股少繳稅的不同稅務處理
6.4 自然人轉股至其名下的一人公司
6.5 自然人等比例轉股至其合夥企業
6.6 自然人轉股爭議解決的思路探討
6.7 股改后股權變動頻繁被要求說明
6.8 法人股東轉讓股權的不同方式比較
6.9 未分配利潤在何時分配稅負更低
6.10 以股權方式轉讓不動產是否更優
6.11 股權轉讓不成功完成退稅案例的啟示
6.12 選擇股權轉讓還是增資的結果出人意料
第7章 減資、撤資、註銷的稅務處理
7.1 個人股東撤資的稅務處理
7.2 未實繳個人股東減資的稅務處理
7.3 公司股東撤資、減資的稅務處理
7.4 用減資的方式解決稅務籌劃問題
7.5 減資補虧是否繳納企業所得稅(一)
7.6 減資補虧是否繳納企業所得稅(二)
7.7 減資是否退還已繳納的印花稅
7.8 公司清算業務的所得稅處理(一)
7.9 公司清算業務的所得稅處理(二)
7.10 公司註銷後由股東承擔稅務責任
7.11 已註銷合夥企業被恢復稅務登記
7.12 稅務局如何追繳已註銷企業欠稅
第8章 股權交易「天花板」:企業重組
8.1 合法性是重組方案設計的首要條件
8.2 不符合特殊性稅務處理方案擱置
8.3 分立業務場景一:為合規而分立
8.4 分立業務場景二:為處置不動產
8.5 企業法律形式發生改變的稅務處理
8.6 容易被忽視的「合理的商業目的」
8.7 複雜的重組交易在稅務上未必最優
8.8 收購虧損公司能否實現大規模節稅
8.9 非居民企業特殊性稅務處理的適用
8.10 企業重組交易中非稅因素同樣重要
8.11 股權收購中特殊性稅務處理的適用
8.12 股權收購中有多個賣方的稅務處理
8.13 分步交易的股權收購的稅務處理
8.14 股權置換能否滿足特殊性稅務處理
8.15 債務重組中債轉股的不同處理
8.16 特殊性稅務處理的程序要求:備案
8.17 一般性稅務處理或是更節稅的選擇
8.18 子公司之間划轉的基本稅務處理
8.19 重組個人能否享受個人所得稅遞延
8.20 吸收合併特殊性稅務處理適用舉例
第9章 涉外股權稅務問題
9.1 外資股東境外關聯公司的債轉股
9.2 非居民企業間接轉股被要求補稅
9.3 披著混合型投資外衣的明股實債
9.4 境外股權重組交易不同方案的比較
9.5 跨境債務重組因稅務問題而失敗
9.6 經稅務機關裁定順利遞延納稅
第10章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