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本書是對一個在建的英國智慧城市項目——開放可編程海港城(Open Programm-mable Harbour City, OPHC),長達4年的田野調查。作者創造性地整合了社會-技術視角的轉型研究和期望社會學中的概念工具,從微觀的層面揭示一個英國智慧城市產生、實施和擴散的全過程。在研究智慧城市的創新過程中,本書既回應了當前智慧城市研究領域中關心的市民參與問題,即市民在一個具體智慧城市項目中是如何被想象與實踐的,又獨具開創性地探究了期望(expectation)這一元素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作用。
本書有助於了解在其他國家的文化背景下,智慧城市是如何被理解和實施的,從而豐富我們對智慧城市現象的認識。
本書在經驗和理論方面的貢獻可能會引起智慧城市研究者的興趣。他們能從閱讀本書第一手的、詳細的、經驗性的數據中獲益,並發現本研究使用的理論框架頗具啟發性。
對於智慧城市創新者來說,他們能從閱讀OPHC項目的案例中獲得啟示,並從中學習經驗教訓。
本書對致力於域外田野調查的學生來說是有益的參考手冊。
本書希望為普通民眾打開智慧城市的「黑匣子」,通過閱讀本書,更好地理解智慧城市,並對當前流行的智能技術和智慧城市的相關討論建立起一種更加深刻的認識。
作者介紹
尹婧文|責編:周雪凝
尹婧文,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博士,研究方向為智慧城市,現任教於電子科技大學,講授智慧城市理論與實務、城市人類學、研究設計與專業寫作等課程;已從事智慧城市研究10余年,見證了智慧城市現象的產生和發展過程,在智慧城市領域具有豐富的理論積累和實踐經驗。特別是通過對英國智慧城市建設長達4年的田野調查,在智慧城市的創新過程、期望(expectation)在創新中的作用,以及市民參與等方面作出了原創性貢獻。主編的《理解智慧城市》一書是一本面向社科類學生的智慧城市本科教材。曾主持多個省部級智慧城市項目;發表多篇與智慧城市相關的SSCI和CSSCI論文,相關論文見諸于《技術分析與戰略管理》(Technology Analysi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等刊物。
目錄
第一章 引言
一、開場白
二、研究意義
三、內容導航
第二章 繪製智慧城市現象和研究的地景圖
一、未來城市和智慧城市
二、智慧城市理念的產生、擴散和定義
(一)智慧城市理念的產生
(二)智慧城市理念的擴散
(三)智慧城市的定義
三、智慧城市的研究
(一)智慧城市的概念性批判研究
(二)智慧城市研究向經驗研究轉向
四、智慧城市研究的空白與預示性研究問題
(一)智慧城市研究的空白
(二)預示性問題
五、本章小結
第三章 對OPHC項目進行民族志研究
一、哲學假設和研究策略的選擇
(一)研究的哲學假設
(二)選擇民族志作為研究策略
二、抽樣
(一)選擇一個合適的智慧城市項目
(二)田野點和訪談對象的抽樣
三、數據收集和管理
(一)參與(式)觀察法
(二)訪談法
(三)照片、文檔和物質環境/人工製品
(四)數據管理
四、數據分析
(一)理論化與數據分析
(二)數據分析的過程
五、研究倫理
(一)知情同意
(二)研究中的剝削、過度融洽和退場問題
(三)研究中的保密和匿名問題
六、反身性
七、本章小結
第四章 社會—技術視角的轉型研究和期望社會學
一、社會—技術視角的轉型研究
(一)多層遠景
(二)戰略生態位管理
二、期望社會學
(一)期望的表演性
(二)炒作和失望循環
(三)期望的層次
三、本章小結
第五章 OPHC項目的產生過程
一、OPHC項目產生的故事
(一)數字挑戰
(二)創立和修改配置以應對國家數字基礎設施競賽
(三)將基礎設施的創新轉變為城市創新
(四)通過結盟豐富配置
(五)為OPHC項目創建一個期望聲明
二、理解OPHC項目的產生
(一)本地的創新者網路以及逐步演變的聚合
(二)結構限制創新的同時也為創新提供機會
(三)為OPHC項目結盟和創建期望
三、本章小結
第六章 OPHC項目的實施過程
一、建設開放的可編程測試平台
(一)建設可編程測試平台
(二)可編程測試平台的實際使用者
(三)學習、壓力和創新結果
二、建設第一個應用——數據球幕
(一)OPHC項目的期望中有關數據球幕的內容
(二)數據球幕的建設過程
(三)創新機制和結果
三、共創市民感知應用
(一)稻草屋接受OPHC項目的期望並創建一個指導期望
(二)創造市民感知應用
(三)創新結果和缺乏協調的問題
四、討論
(一)三個平行的子生態位實驗
(二)期望協調創新的悖論
(三)市民參與所面臨的挑戰
(四)一個並非失敗的失敗
五、本章小結
第七章 OPHC項目的擴散過程
一、縱向擴散
(一)將OPHC項目的經驗聚合至全球智慧城市生態位
(二)誇大OPHC項目的期望以吸引關注
(三)日趨高漲的國際名聲與激增的本地失望情緒
二、水平擴散
(一)將OPHC項目擴散到另一個本地生態位
(二)水平擴散的背景信息
(三)將OPHC項目擴散到三角洲城的智慧城市生態位
三、討論
(一)擴散的特徵
(二)炒作在不同層次上的不同速度
(三)不同鄰近性對水平擴散的影響
四、本章小結
第八章 結論
一、介紹
二、對預示性研究問題的回應
(一)問題1:OPHC項目的創新過程是什麼?
(二)問題2:一個智慧城市項目的期望在創新過程中發揮著什麼樣的作用?
(三)問題3:市民在OPHC項目的創新過程中是如何被想象和實踐的?
三、未來的研究方向
(一)未來的理論研究
(二)未來的經驗研究
四、結束語
附錄
附錄1 田野工作清單
附錄2 顏色編碼系統
附錄3 田野筆記里的場景圖
附錄4 訪談提綱
附錄5 研究日記的示例
附錄6 用繪圖輔助分析的示例
附錄7 研究信息表和同意書
附錄8 其他經驗性數據節選
附錄9 部分原始筆記和草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