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本書的編寫,基於對當前財稅政策、法律法規的深入解讀,結合企業實際經營中的常見問題,力求為企業提供一套既具理論深度又具操作性的財稅合規指南。在本書編寫過程中,我們邀請了多位在財稅領域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和學者參與,確保書中內容的準確性和權威性。
本書共分為六章,從稅務登記、稅務申報、稅收優惠政策的合理利用,到涉外稅務事務的處理、稅務風險的識別與防控,全面覆蓋了企業財稅合規的各個方面。內容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強,不僅介紹了財稅合規的基本原則和理論知識,還提供了大量具體的操作步驟和實用技巧,旨在幫助企業將財稅合規理念融入日常經營管理之中,形成常態化的財稅合規管理機制。
作者介紹
編者:鄧新民|責編:張敏
鄧新民,稅務師,中國註冊稅務師協會理事,從事稅務工作40余年。首倡「稅務,安全第一」理念,打造「稅務安全說」公益品牌,傳播稅務知識,致力於幫助納稅人用系統思維防範稅務風險,用合規策劃降低納稅成本。
目錄
1 財稅合規概述
1.1 財稅合規的含義
1.2 稅收法治化——財稅合規的背景
1.3 企業財稅合規管理的重要性
1.4 企業財稅合規的基本問題
1.5 了解企業財稅風險的方式
2 企業財稅合規基礎信息類指標
2.1 未繳出資金額比例
2.2 股東出資方式
2.3 存在自然人股東
2.4 存在高管在外部企業持股
2.5 存在股權出質
2.6 存在主要資產抵押
2.7 存在知識產權出質
2.8 企業受到行政處罰
2.9 企業被列入經營異常名單
2.10 企業未給員工繳納社會保險費
2.11 企業被列入違法失信名單
2.12 企業高管和股東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
3 企業財稅合規發票類指標
3.1 取得增值稅普通發票金額與有效採購發票金額比值
3.2 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金額與有效採購發票金額比值
3.3 有效銷售發票金額與營業收入比值
3.4 有效採購發票金額與營業成本費用比值
3.5 取得個人開具發票金額與有效採購發票金額比值
3.6 取得服務類發票金額與有效採購發票金額比值
3.7 取得零稅率發票金額與有效採購發票金額比值
3.8 取得免稅發票金額與有效採購發票金額比值
3.9 取得小規模納稅人採購發票金額與有效採購發票金額比值
3.10 取得紅字發票金額與有效採購發票金額比值
3.11 取得紅字發票時間
3.12 取得作廢發票時間
3.13 取得作廢發票金額與有效採購發票金額比值
3.14 取得頂額發票金額與有效採購發票金額比值
3.15 取得頂額發票時間
3.16 紅字專用發票信息表註明的進項稅額與取得紅字發票進項稅額的比值
3.17 主要供應商存在非有限公司的組織形式
3.18 尚未開票銷售額與增值稅銷售額比值
3.19 銷售給小規模納稅人的銷售發票金額與有效銷售發票金額比值
3.20 開具紅字發票金額與有效銷售發票金額比值
3.21 開具紅字發票時間
3.22 開具作廢發票金額與有效銷售發票金額比值
3.23 開具作廢發票時間
3.24 開具頂額發票金額與有效銷售發票金額比值
3.25 開具頂額發票時間
3.26 主要客戶存在非有限公司的組織形式
3.27 接受風險發票預警
3.28 存在關聯交易
3.29 存在互開發票
3.30 銷售發票與採購發票商品種類匹配度
3.31 存在發票處罰
4 企業財稅合規財務類指標
4.1 納稅信用等級判定
4.2 存在零申報月數
4.3 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認定
4.4 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與營業收入比值
4.5 科技人員數與職工總數比值
4.6 研發費用與銷售收入比值
4.7 存在股權變更信息說明
4.8 財務報表營業收入與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營業收入、增值稅應稅銷售額與增值稅開票收入對比
4.9 年度營業成本與年度營業收入比值變動率
4.10 第四季度營業成本與第四季度營業收入比值變動率
4.11 第四季度營業成本與第四季度營業收入比值對年度營業成本與年度營業收入比值的彈性係數
4.12 第四季度期間費用與第四季度營業收入比值變動率
4.13 第四季度期間費用與第四季度營業收入比值對年度期間費用與年度營業收入比值的彈性係數
4.14 銷售費用率變動率
4.15 管理費用率變動率
4.16 財務費用率變動率
4.17 年度期間費用占年度營業收入比值變動率
4.18 委託境外研發費用占比
4.19 業務招待費與營業收入比值
4.20 差旅費與營業收入比值變動率
4.21 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與營業收入比值變動率
4.22 其他費用與營業收入比值變動率
4.23 其他費用與期間費用的比值
4.24 利潤總額與營業收入比值變動率
4.25 固定資產綜合折舊率變動
4.26 期末存貨與總資產比值
4.27 期末存貨與營業收入比值
4.28 存在減值金額
4.29 存貨減值損失與存貨期末金額比值
4.30 交易性金融資產同比增長率
4.31 往來科目負數預警
4.32 應收賬款與營業收入比值
4.33 預付賬款與營業成本比值
4.34 其他應收款與營業收入比值
4.35 應付賬款與營業成本比值
4.36 預收賬款與營業收入比值
4.37 其他應付款與營業成本比值
4.38 其他應付款與認繳資本比值
4.39 其他應付款與實收資本比值
5 企業財稅合規稅務類指標
5.1 增值稅應納稅額與毛利額比值變動率
5.2 增值稅稅負率
5.3 增值稅稅負率同比變動率
5.4 增值稅未開票收入與應稅收入比值
5.5 增值稅免稅收入與增值稅應稅銷售額比值
5.6 簡易計稅銷售總金額與增值稅應稅銷售額比值
5.7 免抵退銷售收入與增值稅應稅銷售額比值
5.8 納稅檢查調整收入金額與增值稅應稅銷售額比值
5.9 存在未開票收入的銷項稅額
5.10 存在未認證抵扣發票的進項稅額
5.11 存在計算抵扣進項稅額
5.12 存在農產品收購發票或銷售發票抵扣稅額
5.13 存在加計扣除農產品進項稅額
5.14 存在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5.15 存在增值稅免稅項目進項稅額轉出
5.16 存在集體福利、個人消費進項稅額轉出
5.17 存在非正常損失進項稅額轉出
5.18 存在其他應作轉出處理的進項稅額
5.19 存在免抵退稅辦法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
5.20 非正常損失進項稅額轉出金額與營業外支出中非正常損失申報金額比值
5.21 納稅檢查調減進項稅額與納稅檢查調整銷售額的比值與企業實際增值稅稅負率對比
5.22 存在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
5.23 存在增值稅減免稅額
5.24 企業所得稅稅收貢獻率
5.25 企業所得稅稅收貢獻率同比變動率
5.26 營業收入同比變動率
5.27 存在不徵稅收入調減金額
5.28 存在免稅收入調減金額
5.29 營業成本同比變動率
5.30 人工費用與營業收入比值
5.31 存在損失類營業外支出
5.32 納稅調整增加額與應納稅所得額比值變動率
5.33 納稅調整減少額與應納稅所得額比值變動率
5.34 業務招待費的扣除是否超出限額
5.35 廣告費與業務宣傳費支出的扣除是否超出限額
5.36 公益性捐贈支出的扣除是否超出限額
5.37 存在企業所得稅申報表納稅調整減值金額
5.38 納稅調整后所得與利潤總額比值變動率
5.39 彌補以前年度虧損
5.40 誤享受小微企業優惠政策
5.41 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項目數量
5.42 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金額
5.43 利潤表中的研發費用金額
5.44 分配股息紅利未扣繳個人所得稅
5.45 其他應收款發生額變動率
5.46 未分配利潤發生額變動率
5.47 印花稅實繳金額與增值稅發票含稅金額比值變動率
5.48 資源稅實繳金額與營業收入比值變動率
5.49 房產稅實繳金額與房產原值比值變動率
5.50 城鎮土地使用稅實繳金額與無形資產原值比值變動率
5.51 城市維護建設稅實繳金額與計稅依據比值變動率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