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都市圈的空間組織發展績效與治理模式研究

  • 作者:張藝帥//趙民|責編:金言
  • 出版社:同濟大學
  • ISBN:9787576514650
  • 出版日期:2025/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04
人民幣:RMB 1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聚焦我國新時代城鎮化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議題,圍繞都市圈的概念認知、空間劃界、發展績效、指標體系、治理模式等內容展開了系統性研究。本書創新性地從「場所」與「網路」相結合的研究視角切入:首先,基於對中外相關理論與實踐經驗的梳理,對中國都市圈及相似概念的內涵作比較與界定;其次,構建中國都市圈空間演進的理論模型,提出適應中國國情的都市圈空間劃界方法;同時,基於多源數據對中國若干重要都市圈的發展績效進行評價,構建了一套適用於我國的都市圈綜合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並作實證分析;最後,針對我國都市圈治理的現狀與挑戰,從「尺度重組」視角提出了「一主多元」的都市圈「元治理」模式,倡導多中心網路化治理框架,為跨域治理提供理論支撐。本書的特色在於理論與實踐並重,適合國土空間規劃、區域經濟與公共管理領域的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及相關實踐工作者閱讀,期望能為我國新時代的跨區域空間規劃與治理提供理論依據和實用參考,從而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貢獻綿薄力量。

作者介紹
張藝帥//趙民|責編:金言

目錄
序一
序二
第1章  緒論
  1.1  中國都市圈發展的時代背景
  1.2  明確中國都市圈的研究視角及研究尺度
  1.3  系統性研究中國都市圈的重要意義
  1.4  小結
第2章  都市圈的理論認知、概念溯源及相關實踐回顧
  2.1  國外近現代空間認知研究綜述
  2.2  國外都市區、都市圈、城市群的理論實踐回顧
  2.3  中國的相關政策、規劃實踐及學術研究進展
  2.4  小結
第3章  中國都市圈的概念界定及相關研究概述
  3.1  都市圈與鄰近概念的辨析及內涵界定
  3.2  研究方法、數據選擇及模型建構
  3.3  小結
第4章  中國主要都市圈的範圍識別及空間組織辨析
  4.1  中國都市圈的識別方法及流程
  4.2  中國都市圈的空間識別結果及其空間組織特徵
  4.3  小結
第5章  中國主要都市圈的經濟社會發展與績效評價
  5.1  主要都市圈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與績效評價
  5.2  主要都市圈公共服務設施的發展狀況與績效評價
  5.3  各圈域建設用地的發展狀況與績效評價
  5.4  重點圈域的主導產業發展及績效評價
  5.5  小結
第6章  中國主要都市圈的功能網路組織與績效評價
  6.1  基於企業經濟網路視角的分析
  6.2  基於專利合作網路視角的分析
  6.3  基於高鐵班次網路視角的分析
  6.4  小結
第7章  中國都市圈綜合競爭力指標體系建構
  7.1  研究綜述與指標體系建構思路
  7.2  都市圈綜合競爭力指標體系建構
  7.3  都市圈綜合競爭力評價驗證
  7.4  小結
第8章  中國都市圈的空間界定及治理模式與策略
  8.1  關於都市圈的空間界定
  8.2  關於中國都市圈的治理模式與國際經驗借鑒
  8.3  關於中國都市圈治理運作的若干策略探討
  8.4  小結
第9章  結語與展望
  9.1  主要發現
  9.2  創新探索
  9.3  未來研究展望
附錄
  附錄A 歐洲典型國家的大都市區識別流程及方法
  附錄B 中國城鎮化政策的相關內容梳理
  附錄C 利用VIIRS夜間燈光數據提取城鎮建設用地
  附錄D 全國主要都市圈及大都市圈識別成員名單

  附錄E 東、中、西及東北地區典型都市圈三次產業構成
  附錄F 23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獻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