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本書以「洞察時代」開篇,立足當下,以新質生產力為關鍵詞解析科創事業現狀,並在此前提下回顧科技成果轉化多年來的痛點、堵點及發展進程;之後以「把握規律」為引線,結合實踐經驗及現有理論成果,揭示科創全流程的運轉規律,為科創經濟學搭建好理論框架;然後以「裂變提速」為核心,結合當前政策導向、招商引資模式變革、產業熱點等,輔以詳實案例,具體說明如何在科創生態系統中引發聚變,讓政府、龍頭企業、創業企業、投資機構、服務機構等各參與主體實現多方共贏;最後以「實戰為王」做結,總結了科創100招,探討科技創業企業如何做大做強,政府如何打造新的營商環境以實現區域經濟飛躍等問題,以期真正提高科創事業的效率,使其成為國家競爭的核動力。
作者介紹
汪斌|責編:馬琳婷//桑月月
汪斌,工學博士、研究員。現任中國技術創業協會副理事長、北京高精尖科技開發院院長、科采網創始人,兼任兩家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及一家國企集團外部董事;曾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高級工程師、中科院創投副總經理、中國民營科技促進會副會長等職。從事科創事業30年。為中央部委、科研院所、社會團體、人才部門、地方廳局、科技園區及一批高科技企業做過300余場科創經濟學相關講座,總計受眾1000余萬人次。
目錄
第一篇 洞察時代
第一章 重啟認知,把握新質生產力
1.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
2.從人力到算力
科創案例集:DeepSeek為何能引爆矽谷
3.新質生產力與產業結構的演變
4.科技成果轉化是新質生產力形成的關鍵環節
第二章 中國式科技成果轉化之路
1.轉什麼、如何轉、誰來轉
2.關鍵節點:中國科技成果轉化「三部曲」
科創案例集:什麼樣的科技成果適合轉化
3.轉化難的十大根因
第三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矽谷:頂尖高校滋養的創新搖籃
2.海淀:中關村科學城的誕生之地
3.深圳:開放包容催生的創業熱土
4.杭州:從電商之都轉型而來的創新高地
第二篇 把握規律
第四章 轉化路徑:科技成果轉化「三段論」
1.從0到1:初創孵化階段
2.從1到10:加速發展階段
3.從10到100:資本運作階段
第五章 收益分析:科技風險投資的「魚肚理論」
1.魚尾:「從0到1」階段的投資策略
2.魚肚:「從1到10」階段的投資策略
3.魚頭:「從10到100」階段的投資策略
第六章 成長指南:科技型企業成長「十步法」
十步為階,成就「長坡厚雪」之路
科創知識庫: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標準是什麼
高新技術企業優惠政策
第七章 生態建構:中科加速器「十贏」模式
共生共榮,實現多方共贏
科創案例集:東方聚智:「龍頭企業+地方政府+產業加速器」的三重驅動
第八章 政策工具:巧借政府採購之力引導自主創新
1.政府採購的關鍵作用
2.首台(套)評定標準及其意義
3.其他利好政策及完善方向
第九章 人才培養:從原始創新到技術轉移
1.創新人才選拔:摒棄「資歷崇拜」
2.技術經理人培養:深刻體察各方痛點
第三篇 裂變提速(續)
第十章 困局診斷:獨角獸企業新增數為何下降
1.光有技術和產品是不夠的
科創案例集:柔宇之殤:明星獨角獸企業因何而死
2.大力發展產業加速器
第十一章 招商範式轉換:從「拼政策」到「造生態」的進化之路
1.場景即訂單:政企協同創新資源轉化之道
2.招商引資政策分水嶺
3.「合肥模式」引發的思考
第十二章 專精特新突圍:產業加速器的梯度培育體系
1.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現狀
2.直面專精特新發展「三道坎」
3.梯度培育體系加速破局
科創知識庫: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與專精特新「小巨人」的認定差異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標準
專精特新「小巨人」認定標準
第十三章 鏈主進化:第二曲線的生態化重構
1.我國鏈主企業的困境
2.海爾生態鏈的成功之道
3.鏈主企業自己做風險投資(VC)很重要
科創案例集:李書福的資本棋局
第十四章 併購賦能:向新提質,耐心資本是關鍵
1.IPO收緊下的機遇
2.耐心資本的重要性
第十五章 地方經濟突圍:構建區域創新共同體
1.園區升階:引動產業加速器的聚變效應
2.縣域經濟升級:特色產業的躍升之道
第四篇 實戰為王:科創100招
第十六章 創業公司篇:合格的創始人是如何煉成的
1.低調務實,同時要有格局意識
2.謹記初心,落子無悔
3.客觀條件準備:積累需要過程
4.先有創意,還是先有技術
5.為自己的企業取一個好聽的名字
6.在商標問題上切莫心存僥倖
7.找個同頻的合夥人
8.設置合理的股權結構
9.設立穩妥的退出機制
10.盡可能低成本啟動
11.養成隨時記錄的習慣並重視復盤
12.勇於表達自己的能力和願景
13.注重打造個人IP,善用AI工具
14.縮短住辦距離以提高工作效率
15.不要把競爭對手只看作「對手」
16.合理規劃財務支出,學會花錢
17.聘請專業法律顧問,規避法律風險
18.堅持申請專利,保護核心技術
19.掌握銷售的本質
20.選擇適合你的投資人
21.路演:打造你的「焦點時刻」
22.說服投資人:掌握黃金5分鐘
23.審慎對待小額合投
24.冷靜解碼投資人的拒絕話術
25.慎重招聘,挑選德才兼備之人
26.信息透明,增強員工信任感
27.關註上下游信息
28.慢即是快,切忌膨脹
29.堅守底線:有些錢不能賺
30.現金流是命脈所系
第十七章 創企員工篇:如何與公司攜手並進
1.理解公司的願景和使命
2.積極接受股權激勵
3.持續學習與技能提升
4.建立廣泛的人際網路
5.全力推進數字化轉型
6.高效整合產業鏈資源
7.將併購作為戰略轉型的催化劑
8.打造多元化創新團隊
9.強化風險管理與應對能力
10.保持戰略靈活性和危機意識
第二十章 企業高管篇:如何開啟事業「第二春」
1.全面剖析自身優勢與短板
2.深入調研加速器生態系統
3.精心篩選匹配的「好苗子」
4.積極構建多元人脈網路
5.高效整合內外資源
6.持續更新知識儲備
7.有效輸出經驗智慧
8.靈活調整管理與指導策略
9.勇於推動創新實踐
10.保持敏銳的風險洞察與應對能力
第二十一章 孵化機構篇:如何完善創新服務鏈
1.場地與服務協同互補
2.聯合精準篩選項目
3.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4.推動科研與資本對接
5.當好「管家」將基礎服務做厚
6.開展聯合培訓交流活動
7.合力打造產業生態集群
8.建立服務效果跟蹤反饋機制
9.緊跟趨勢調整發展策略
10.拓展外部合作網路
第二十二章 投資機構篇:如何找准投資風向標
1.聚焦「魚肚」企業
2.關注新興領域增長趨勢
3.把握政策導向帶來的機遇
4.重視加速器篩選的企業
5.優化項目收集渠道
6.嚴格投資項目確認流程
7.強化合同執行管理
8.合理規劃退出時機
9.打造專業的精銳之師
10.培養長期主義理念
第二十三章 創服機構篇:如何全方位服務優質客源
1.工商稅務
2.人力資源
3.公共關係
4.財務顧問
5.知識產權代理
6.商業銀行
7.科技成果評價
8.會計師事務所
9.律師事務所
10.證券公司
附錄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