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目前,市面上大多數財稅書籍面向的都是專業財務人員,內容理解起來相對晦澀。而大多數企業老闆迫切需要的是通俗易懂的企業財稅知識,能夠快速解決他們在工作中遇見的各種實際問題。
為了方便老闆更好地理解財稅知識,本書在寫作風格上以問答形式出現,從企業設立、財稅管理、運營實操、納稅籌劃、常見誤區等幾個讀者關心的內容入手,對在經營中面臨的常見財稅問題和風險點進行了充分整理,給出了簡單易懂的解決思路和方法。
書中以100個生動有趣的故事進行串聯,以點帶面,結合實際問題縱深推進。力求做到即查即用,幫助中小企業老闆和創業者理解財務知識,並順利運用到管理工作中。
作者介紹
張晰|責編:劉芳
張晰(「晰姐的財務說」)
美國註冊管理會計師(CMA)、註冊稅務師(CTA)、中級會計職稱。
曾擔任華彬集團財務經理、某知名智能財稅企業財務總監。
從事財務工作20年,進入財稅行業8年,對會計和稅法有較深的研究。
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服務中小型企業400多家,開展線上線下培訓百余場。近幾年致力於幫助企業提升財稅管理水平,積極倡導企業合規經營。
目錄
Part 1 企業設立
第1章 贏在註冊起跑線
01.一個人創業可以選擇的公司類型
02.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就是個人獨資企業嗎
03.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是否可以用勞務出資
04.兩個以上的自然人創業,可以設立什麼樣的企業
05.同一個法定代表人可以註冊幾家公司
06.註冊資本金寫多少合適
07.股權比例的「坑」是什麼
第2章 了解財稅初創常識
08.公司的五個印章分別有什麼用
09.銀行基本存款賬戶和一般存款賬戶的區別
10.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的區別
11.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如何選擇
12.小型微利企業一定是小規模納稅人嗎
13.增值稅普通發票和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區別
14.企業工商年報是什麼
15.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是什麼
第3章 企業各類人員的薪酬安排
16.臨時工工資屬於工資薪金還是勞務報酬
17.年終獎的計稅方式是什麼
18.退休返聘人員的工資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19.繳納社保需要知道哪些事
20.企業聘用殘疾人會享受哪些優惠政策
21.靈活用工平台的底層邏輯
Part 2 財稅管理
第4章 讀懂常用財務報表
22.如何理解常用財務報表
23.如何解讀資產負債表
24.如何解讀利潤表
25.如何解讀現金流量表
26.財務報表之間的勾稽關係是什麼
27.什麼是杜邦分析法
第5章 通曉三大主要稅種
28.三大主要稅種分別指什麼
29.增值稅如何計算
30.一般納稅人什麼情況下可以選擇簡易計稅方法
31.什麼是企業所得稅納稅調整
32.小型微利企業稅收優惠臨界點是什麼
33.哪些項目需要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34.什麼是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
Part 3 運營實操
第6章 掌握合同訂立風險點
35.簽署定金合同有哪些注意事項
36.簽署買賣合同有哪些注意事項
37.簽署借款合同有哪些注意事項
38.簽署保證合同有哪些注意事項
39.簽署合同有哪些其他注意事項
第7章 了解日常高頻財稅問題
40.企業可以隨意扣除員工的績效工資嗎
41.工資發放的涉稅風險有哪些
42.發放差旅津貼需要提供發票嗎
43.不開發票就不用申報納稅嗎
44.一個人可以同時在兩家公司工作嗎
45.企業與個人之間的借款涉及哪些稅種
46.稅負率如何計算
47.0元轉讓股權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嗎
48.債權可以轉為股權嗎
49.公司的債務由誰來承擔
50.對方公司註銷,沒有取得發票的款項怎麼辦
51.餐費能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嗎
52.私車公用有哪些注意事項
53.一般納稅人可以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嗎
54.企業長期向股東借款的風險有哪些
55.股東從企業借款有什麼風險
56.個人代開發票可以享受小規模納稅人的稅收優惠政策嗎
Part 4 納稅籌劃
第8章 增值稅籌劃技巧
57.如何合理拆分業務,享受優惠政策
58.如何計算報價臨界點,合理選擇供應商
59.如何安排開票時間,合理繳納稅款
60.為什麼有些企業要放棄免稅權
61.促銷方式會影響增值稅稅額嗎
62.業務剝離有什麼好處
63.運輸方式不同,稅收負擔也不同嗎
64.什麼時候購進設備合適
65.簡易計稅方法可以隨便用嗎
66.為什麼要業務拆分,進行獨立核算
67.只有獨立的研發項目才能享受增值稅優惠政策嗎
第9章 企業所得稅籌劃技巧
68.如何最大限度享受國家稅收優惠政策
69.為什麼企業要做公益性捐贈
70.甄別業務招待費,合理拓寬抵扣範圍
71.企業聘用殘疾人是否可以享受加計扣除優惠政策
72.業務招待費是否能轉化為業務宣傳費
73.虧損企業的虧損可以被轉移
74.利息支出不能稅前列支嗎
第10章 個人所得稅籌劃技巧
75.改變工資結構,稅金演算法有何不同
76.企業為員工提供住所,可以少繳個人所得稅嗎
77.增加合夥人是否可以分攤應納稅所得額
78.個人轉讓二手車給企業是否免征個人所得稅
79.勞務報酬的應納稅所得額是否可扣減20%
80.什麼是利用級差降低稅率
Part 5 常見誤區
第11章 對財稅工作常見誤區的總結
81.小規模納稅人不能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嗎
82.小規模納稅人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需要退回嗎
83.開具和取得的發票稅率不一致時,進項稅額不可抵扣嗎
84.只有增值稅專用發票才能抵扣進項稅額嗎
85.沒有發票,相關費用可以入賬嗎
86.3%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能按9%或10%抵扣嗎
87.固定資產的確認以金額作為標準嗎
88.工資未發能否先申報個人所得稅
第12章 財稅管理必須避開的那些「坑」
89.印花稅是每家企業都要繳納的稅種嗎
90.公司不經營且未註銷的後果是什麼
91.員工可以自願放棄繳納社保嗎
92.工資與社保繳費基數必須一致嗎
93.只有高新技術企業才能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嗎
94.公司的錢就是老闆的錢嗎
95.什麼是虛開發票
96.合同對稅收有什麼影響
97.銷售折讓和現金折扣的區別是什麼
98.混合銷售和兼營行為的區別是什麼
99.存貨過期報廢是否要做進項稅額轉出處理
100.個人抬頭的發票能入賬嗎
附錄 關於本書引用相關法律法規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