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大蕭條--1929-1939(精)

  • 作者:(德)揚-奧特馬爾·黑塞//羅曼·科斯特//維爾納·普拉姆普|責編:方程//魏力|譯者:歐陽珺
  • 出版社:浙江人民
  • ISBN:9787213119026
  • 出版日期:2025/06/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72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這是一部剖析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西方世界經濟危機的歷史著作。
    長期以來,各國經濟學家都非常關注這場經濟危機,試圖將它研究透徹以避免人類重蹈覆轍。圍繞這個話題,學者們作了很多討論,比如:這次經濟危機是否因為德國、美國領導人的行為而加劇,西方各國政府在危機中是否鼓勵了極端主義;當今人類應該怎樣認識經濟危機,發生經濟危機時可以採取怎樣的「正確」行動;等等。
    對於這些問題,三位作者在書中作了回答。同時,他們還細緻地闡述了經濟危機發生的原因、機制,評論了政府的策略,總結了解決危機的策略,讓讀者在閱讀本書後能對經濟危機有更深層的認識。

作者介紹
(德)揚-奧特馬爾·黑塞//羅曼·科斯特//維爾納·普拉姆普|責編:方程//魏力|譯者:歐陽珺

目錄
目 錄
第一章 全球經濟危機與金本位制的建立與衰落
  「黃金二十年代」的危機源頭
  金本位的重建
  金本位制在全球經濟危機中的衰落
第二章 危機在各國
  第一節 危機在德國
    德國短暫卻深刻的危機
    危機的過程和規模
    德國經濟危機的結構性前提條件
    布呂寧政府和全球經濟危機
    回顧:全球經濟危機在德國
  第二節 危機在英國
    在英國及其聯邦逐步發展的危機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英國經濟發展
    全球經濟危機在英國
    貿易保護主義和英鎊區
    英國殖民地與經濟危機
    英國資本主義的新特徵
  第三節 危機在美國
    美國的大蕭條:規模大且時間長
    危機的開始
    羅斯福和「新政」
    美國經濟危機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有爭議的危機政策和「新政」
  第四節 危機在法國
    法國和金本位區遲到的危機
    起始狀況: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法國經濟
    法郎的穩定以及戰間期的貨幣政策
    法國1931—1935年的危機和經濟政策
    金本位區的防禦姿態
  第五節 危機在中國
    中國遲到的危機
    中國不穩定的政治和經濟情況
    中國經濟在大蕭條初期的虛假繁榮
    危機升級
  第六節 危機在蘇聯
    蘇聯脫鉤的危機
    蘇聯經濟和命令經濟
    五年計劃和農業集體化
    全球經濟危機中的經濟繁榮
第三章 爭議中的全球經濟危機
  國民經濟學中的危機問題
  弗里德曼、施瓦茨、特明、艾肯格林的辯論
  博沙爾特爭論
  危機的國際維度
第四章 全球經濟危機和當前的金融危機
圖表目錄
附 言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