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隨著數據日漸融入經濟生產活動,數據市場交易蓬勃興起,數據對收入分配結構和途徑也產生了重大影響。數據使要素分配結構發生變化,參加收入分配的生產要素在傳統生產要素的基礎上增加了具有時代特徵的新生產要素「數據」,數據又通過數字勞動,數據資產物化在勞動和資本當中,使得個人收入分配、企業收入分配、政府收入分配都發生新的變化。本書基於我國數字經濟迅速發展的現實要求和數據要素特徵,分析數據參與收入分配的必要性和具備的現實基礎;從要素邊際理論和要素價值理論視角,分析數據參與收入分配的經濟學基礎,以及數據參與收入分配對個人收入差距,行業收入差距和地方收入差距的影響;研究基於價值貢獻的數據要素定價機制、數據作為資產的價值實現,數據資產價值評估與核算;闡述基於個人視角、企業視角和政府視角的數據參與收入分配的機制與策路;從促進數據交易市場發展、促進數據安全保護、促進數據交流與共享、促進數據應用與治理四個方面提出了保障數據參與收入分配的制度與政策建議。
作者介紹
盧福財//劉滿鳳//徐遠彬|責編:崔繼新
盧福財,男,中共黨員,1963年11月生,江西資溪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江西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曾任江西財經大學副校長,兼任中國工業經濟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中國人力資源管理教學與研究會常務理事。系財政部跨世紀學科帶頭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江西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全國模範教師,江西省省級教學名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主要從事企業管理、產業經濟理論和人力資源管理研究。近年來圍繞新型產業組織形態、產業生態化、江西產業發展與政策和勞動經濟與人力資源管理等主題,在國內重要刊物發表論文80余篇。主持完成國家和省部級課題20余項,並有多項成果獲省部級獎勵。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第二節 研究意義
一、理論意義
二、實踐意義
第三節 研究內容
一、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特徵研究
二、數據資產特徵與價值估算
三、數據貢獻識別與測算問題
四、數據參與收入分配的機制
五、數據參與收入分配的制度體系與保障條件
第四節 研究思路、研究視角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視角
三、研究方法
第五節 創新之處
一、揭示數據要素參與收入分配的經濟學基礎
二、開創性地進行了數據資產化會計準則研究
三、提出數據要素參與個人收入分配的機制和實現路徑
四、提出數據要素參與企業收入分配的機制和實現路徑
五、提出數據要素參與政府收入分配的機制和實現路徑
六、提出數據要素參與收入分配的制度與政策保障
第二章 數據要素參與收入分配的必要性分析
第一節 數據對經濟增長具有加法效應和乘數效應
一、數據的加法效應
二、數據的乘數效應
第二節 數據是數字經濟時代重要的生產要素
一、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共性特徵
二、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獨特特徵
第三節 數據是企業重要的戰略性資產
一、數據資產是企業的一種重要生產力
二、數據資產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抓手
第三章 數據要素參與收入分配的現實基礎
第一節 數據要素的市場供給和市場需求規模不斷擴大
一、數據要素的供給規模
二、數據要素的需求規模
第二節 數據交易平台日漸成熟
一、政府參與型數據交易平台
二、企業主導型數據交易平台
第三節 數據定價方法逐漸成熟
一、主要定價方法
二、其他定價方法
第四節 處理和分析數據要素的技術基礎不斷成熟
一、5G技術
二、人工智慧技術
三、雲計算技術
……
第四章 數據要素參與收入分配的相關理論
第五章 數據要素參與收入分配對收入格局的影響
第六章 數據資產化實現價值的理論與實證分析
第七章 數據資產價值貢獻測算
第八章 數據資產會計核算與報告
第九章 數據資產價值評估
第十章 基於個人視角的數據要素參與收入分配的機制和實現路徑
第十一章 基於企業視角的數據要素參與收入分配的機制和實現路徑
第十二章 基於政府視角的數據要素參與收入分配的機制和實現路徑
第十三章 促進數據交易市場發展的制度與政策
第十四章 促進數據安全保護的制度與政策
第十五章 促進數據交流共享的制度與政策
第十六章 促進數據應用與治理的制度與政策
附錄 數據資產會計確認制度(草擬稿)
參考文獻
後記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