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式生態金融(數字化變局下的金融新範式)/中國特色金融發展新範式叢書
內容大鋼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多次提到「數字化」,並首提「數智技術」,為探索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金融新範式指明了方向。本書立足數字經濟時代背景,系統闡釋了數字化技術如何深刻重構社會經濟邏輯、催生金融變革,並提出以「鏈式生態金融」為核心的金融新範式,為中國特色金融高質量發展提供理論框架與實踐路徑。本書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從從數字化重構社會經濟發展邏輯切入,闡述了以「數據+算力+演算法」為核心的數字經濟,正在深刻驅動著金融領域的變革;中篇從概念內涵、使命擔當、價值意義等維度詳細解構鏈式生態金融,探討數字技術如何成為鏈式生態金融發展的核心驅動力,闡述了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是鏈式生態金融的應有之義,闡述了場景金融是鏈式生態金融的重要依托,深入剖析鏈式生態金融中多元化的風險類型;下篇圍繞產業鏈從上游備貨到下游銷售的全鏈條交易環節,從銀行業務實踐的角度講述了鏈式生態金融如何基於三大信用體系以鏈式服務打造全方位、立體化的產業鏈金融服務生態。
作者介紹
編者:陸建強|責編:嚴莉
陸建強,1965年4月出生,哲學碩士。曾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財通證券黨委書記、董事長。現任浙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兼任浙商總會第二屆理事會副會長、浙商總會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
目錄
目錄
- 緒論
- 上篇 數字化變局
- 第一章 數字化重構發展邏輯
- 數字化對鏈接、規則、時空的重構
- 「數據 + 算力 + 演算法」共築數字新時代
- 數字化、新質生產力與新發展格局
- 數字鴻溝帶來的治理挑戰
- 第二章 數字化催生金融變革
- 數字技術賦能金融高質量發展
- 數據要素重構金融產業生態
- 數字資產重構全球財富形態
- 數字貨幣重構國際金融格局
- 第三章 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轉型
- 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的必要性
- 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的路徑
- 金融業數字化轉型的歷程
- 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的探索
- 中篇 金融新範式
- 第四章 鏈式生態金融的提出
- 什麼是鏈式生態金融
- 鏈式生態金融的使命擔當
- 鏈式生態金融的價值意義
- 第五章 鏈式生態金融的技術驅動
- 數字技術是鏈式生態金融的核心驅動力
- 平台化是鏈式生態金融的重要載體
- 鏈式生態金融中的技術運用
- 第六章 鏈式生態金融的客戶理念
- 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是鏈式生態金融的應有之義
- 銀行業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體系本質特徵
- 不同監管環境下以客戶為中心的先進做法
- 構建以客戶為中心的鏈式生態金融服務體系
- 第七章 鏈式生態金融的場景構建
- 場景構建的實踐策略
- 群雄逐鹿的 C 端場景
- 產融結合的 B 端場景
- 方興未艾的 G 端場景
- 第八章 鏈式生態金融的共生進化
- 經濟活動主體的目的和行為
- 共生視角下的金融生態系統
- 數字創新加速共生系統進化
- 善本金融重塑共生進化邏輯
- 第九章 鏈式生態金融的風險應對
- 解析鏈式生態金融的風險全景
- 構築鏈式生態金融的防控體系
- 「浙銀善標」讓社會價值反哺鏈式生態
- 下篇 探索與實踐
- 第十章 鏈式生態金融服務全產業鏈條的實踐
- 發揮交易信用,實現優質信用傳導
- 盤活物的信用,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 釋放數據信用,激發數據要素潛能
- 聚焦繳費場景,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 第十一章 鏈式生態金融服務流動性管理的實踐
- 善融資產池——池鏈融合助力企業流動性管理
- 跨境資產池——助力集團企業全球資源整合
- 「同有益」資產池——賦能同業流動性管理
- 第十二章 鏈式生態金融服務塊狀模式的實踐
- 立足數字普惠場景助力營商環境優化
- 圍繞產業園區場景助力縣域高質量發展
- 依托鄉村振興場景促進共同富裕
- 第十三章 鏈式生態金融賦能平台模式的實踐
- 賦能產業互聯網平台:激發數字時代的產業活力
- 賦能政務服務平台:推進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
- 以實踐為基:鏈接共生體的價值傳遞
- 展望 數字化與金融未來
- 數字技術重塑人類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 數字技術引領金融業態變革
- 數字技術在金融服務中的應用圖景
- 數字化與金融強國建設
- 參考文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