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近代蕪湖與腹地經濟關係研究

  • 作者:沈世培|責編:李凱凱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2744612
  • 出版日期:2025/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507
人民幣:RMB 1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中國的近代化主要是通過口岸城市逐漸展開的,口岸城市是近代化的引擎。蕪湖地處皖江與青弋江交匯處,具有區位、交通、地理環境、區域經濟等優勢,從春秋時期一個軍政城堡,發展成為明清時期傳統區域中心城市。從1876年《煙台條約》簽訂后蕪湖口岸開放到全面抗戰前,蕪湖的制度、能力、技術和產業等優勢增長,產生了人口、資本、技術、知識、文化集聚效應,輻射能力增強,洋貨通過蕪湖輸入到腹地。腹地也在擴大,從皖江地區延伸到長江流域,乃至其他地區,土貨由腹地輸往蕪湖,再銷往國內外。在蕪湖與腹地經濟互動特別是城鄉經濟互動下,蕪湖成長為近代區域中心城市。腹地農村商品經濟發展,自然經濟逐漸解體,農民生活貧困化,城鄉社會開始近代轉型。口岸城市互相影響,城市經濟圈在擴大,相互交叉和覆蓋,進而形成經濟區,農村經濟逐漸向城市經濟發展。

作者介紹
沈世培|責編:李凱凱
    沈世培,男,1964年1O月生,安徽定遠人,農工黨員,第九、十、十一屆安徽省政協委員,中國唐史學會會員,安徽歷史學會理事,蕪湖歷史文化研究會理事,歷史學博士,安徽師範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中國經濟史、中國思想史、文化史、史學理論、地方史教學和研究,主持和參與國家級、省部級、廳級、校級等社科項目10多項,出版著作7部,在《中國史研究》、《史學史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中國農史》等雜誌發表論文數十篇。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前近代傳統區域中心城市形成
  第一節  先秦至隋唐五代時期蕪湖城變遷
  第二節  宋元時期蕪湖工商業發展
  第三節  明清時期轉輸貿易與蕪湖傳統區域中心城市形成
  小結
第二章  近代口岸城市制度優勢增長
  第一節  口岸開放與長江流域經濟格局變化
  第二節  口岸開放與蕪湖城市優勢增長
  第三節  列強控制海關、常關對城市與腹地經濟關係構建的影響
  第四節  制度和政策調整與蕪湖城市優勢增長
  小結
第三章  近代口岸城市輻射能力優勢增長
  第一節  航運業發展
  第二節  近代陸路交通
  第三節  水陸交通對城市與腹地經濟關係構建的影響
  第四節  近代郵電事業發展
  小結
第四章  近代口岸城市技術和產業優勢增長下洋貨銷售市場範圍擴大
  第一節  口岸洋貨貿易結構和洋貨輸入量
  第二節  列強向腹地傾銷洋貨方式
  第三節  運人內地洋貨子口貿易
  第四節  洋貨銷售市場範圍
  小結
第五章  近代腹地原運出土貨向口岸城市集散
  第一節  原運出土貨貿易與口岸土貨貿易市場
  第二節  原運出糧油貿易與城鄉經濟互動
  第三節  其他原運出土貨貿易與城鄉經濟互動
  第四節  原運出土貨子口貿易
  小結
第六章  優勢互補:近代蕪湖與沿海、沿江口岸城市經濟互動
  第一節  外洋貿易對城市與腹地經濟互動關係構建的影響
  第二節  國內其他口岸運進洋貨貿易與蕪湖口岸洋貨貿易互動
  第三節  蕪湖與其他口岸城市之間土貨貿易互動
  第四節  金銀進出口:國內外貿易與蕪湖口岸貿易互動
  小結
第七章  城市與腹地經濟互動下近代區域中心城市形成
  第一節  蕪湖成長為近代皖江地區商業中心
  第二節  蕪湖成為安徽近代工業中心
  第三節  人口流動與城市人口聚集
  第四節  金融與城鄉資金流通
  小結
第八章  近代蕪湖對腹地農村經濟的影響
  第一節  口岸與腹地農村商品經濟
  第二節  口岸貿易與腹地農村「耕」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第三節  口岸城市洋貨貿易促進農村「織」的商品化
  第四節  口岸洋貨貿易對皖江地區農村經濟生活影響
  第五節  鄉村發展障礙
  小結
第九章  近代城市與腹地經濟關係構建下城市經濟圈形成

  第一節  蕪湖通過腹地城鎮市場把城鄉之間經濟聯繫起來
  第二節  城市與腹地經濟互動促進近代蕪湖城市經濟圈形成
  第三節  城市與腹地經濟互動促進近代沿江口岸城市經濟圈形成
  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