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街巷之間(城市治理脈絡再發現)/重新發現中國

  • 作者:張雪霖|責編:李佳楠|總主編:賀雪峰//沈山
  • 出版社:廣西師大
  • ISBN:9787559878830
  • 出版日期:2025/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61
人民幣:RMB 66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隨著政府職能的轉型,城市基層組織逐漸成為中國城市治理體系的特色,更成為理解我國城市社會秩序運轉的關鍵切入口。
    在本書中,作者充分利用在南京、上海、深圳等各大城市社區街道獲得的田野經驗,記述了我國城市街道、社區以及居委會工作現狀,進一步剖析目前存在的「城市治理」問題,就如何激活居民自治、激發社會活力,從而在政府和社會之間形成有效互動的論題展開充分探討。借此觀察與研究,希望能夠加強基層治理能力建設,這對於我國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而言,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作者介紹
張雪霖|責編:李佳楠|總主編:賀雪峰//沈山
    張雪霖,本碩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后獲得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現為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兼武漢大學媒體發展研究中心、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員。在全國十余省(自治區、直轄市)三十多個縣(市)做過調研,累積達七百余天,擅長跨學科交叉研究。近五年在《經濟社會體制比較》《教學與研究》《科學社會主義》《新聞界》等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三十余篇,撰寫報刊媒體評論與咨詢報告十余篇,多篇被各級政府採用,並獲得省部級以上領導批示。

目錄
代序  中英城市空間與治理的差異
第一部分  城市政治
  鄰里交往、社區參與和社會資本
  城市市民居住的政治
  陌生人社會的糾紛及其治理
  城鄉社會交往與社會信任機制的差異
  居住政治:市場化改革中國家與社會關係的再造
  規劃設計師與城市社區微更新
第二部分  街道革新
  「條塊」矛盾與整體性治理
  街道改革的方向:「條塊結合,以塊為主」
  城市基層社會治理創新:上海市委「一號課題」
  城市基層社會的梯度化治理機制
  新時代城市基層治理責任體系的重構
  12345市長熱線的運行邏輯及治理挑戰
  社區空間的違建執法困境
  城管與攤販
第三部分  社區治理
  多數人治理轉型下基層組織的治理能力
  干群聯繫機制:居委會幹部如何入戶?
  穩定與流變:城市社區的治理結構
  錯位與補位:居民委員制度的探索
  複合型治理:居委會行政、自治、服務功能的融合
  城市社區微更新、居民自治與制度化民主治理轉型
第四部分  物業管理
  「紅色物業」與直管房小區物業管理
  利益密集型小區的業委會選舉
  業主自治:從維權走向治理
  業委會主任聯誼會:業主自治能力的培訓場
  商品房小區物業管理面臨的結構性矛盾
  老舊小區的准物業管理制度探索
  代理人失靈:失衡的物業治理結構
  社區「三駕馬車」之間的關係再認識
第五部分  社會組織
  弄管會:小微空間的社會治理
  高空拋物的社會性治理
  有限政府和政府購買服務的邊界
  城市基層治理的主要矛盾與社會組織的限度
  分配正義: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的再認識
  警惕社會工作弱化群眾工作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