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國家中心城市旅遊產業集聚區的形成演化與動力機制研究(以西安市為例)

  • 作者:盧璐|責編:張現//張啟陽
  • 出版社:陝西人民
  • ISBN:9787224153545
  • 出版日期:2025/0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72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以西安國家級中心城市為案例地,從發展歷時性和空間布局兩個維度,運用旅遊學、區域經濟學、演化經濟學等相關理論和方法,採用「特徵識別」—「過程分析」—「機制解釋」的路徑,對1980年到2019年間西安市旅遊產業聚集區演化過程、階段特徵、集聚效益進行了系統性研究,判識西安旅遊產業集聚水平,總結旅遊產業集聚區不同的形成模式和演化機制,並實證分析了幾大典型旅遊集聚區的差異。研究立足實踐理論發展現狀及需求,遵循理論研究的規範性步驟及環節要求進行解讀,具有實踐價值。

作者介紹
盧璐|責編:張現//張啟陽
    盧璐(1986.9一),湖南常德人,旅遊管理碩士、博士,陝西師範大學旅遊管理專業實踐導師,現就職於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西安高新管委會旅遊管理部門。數年來,一直從事旅遊規劃和行業管理研究工作,在《浙江大學學報》《企業經濟》等專業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2篇,參與或主持橫向和國家、省級基金項目20余項。小宇宙App播客:《豌豆兒的斜杠時間》。

目錄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意義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義
  第二節  研究目標與主要內容
    一、研究目標
    二、研究內容
  第三節  技術路線
第二章  文獻綜述
  第一節  概念界定
    一、城市旅遊
    二、產業集群與產業集聚
    三、產業集聚區與旅遊產業集聚區
  第二節  理論基礎
    一、空間結構相關理論
    二、區域經濟相關理論
    三、複雜適應系統理論
    四、產業生命周期理論
  第三節  相關研究進展
    一、產業集聚區研究進展
    二、旅遊產業集聚區研究進展
    三、研究述評
第三章  區域概況與研究設計
  第一節  案例地概況
    一、位置及範圍
    二、重要性和典型性分析
    三、城市空間結構及旅遊產業發展概況
  第二節  數據收集與預處理
    一、數據採集
    二、數據預處理
  第三節  數據分析方法
    一、定性方法
    二、定量方法
第四章  西安市旅遊產業發展與集聚區識別
  第一節  西安市旅遊產業階段性演變分析
    一、階段劃分依據
    二、1978年至1991年初創期
    三、1992年至2003年形成期
    四、2004年至2011年加速期
    五、2012年至今成熟期
  第二節  西安市旅遊產業核心要素空間格局
    一、旅遊景區空間分佈格局
    二、旅遊住宿業空間分佈格局
    三、旅行社空間分佈格局
    四、交通客運業空間分佈格局
    五、旅遊核心要素分佈規律
  第三節  西安市旅遊產業空間聚類特徵
    一、核心要素的區位熵分析
    二、空間鄰近性分析
    三、多距離空間集聚度分析

  第四節  西安市旅遊產業集聚區的識別
    一、空間樣方分析
    二、旅遊集聚度指標體系構建
    三、基於空間樣方法的旅遊產業集聚區識別
    四、基於核密度的旅遊產業集聚區識別
  第五節  小結
第五章  西安市旅遊產業集聚區的形成與演化
  第一節  旅遊產業集聚區形成演化的理論架構
    一、旅遊產業集聚區分析的結構框架
    二、旅遊產業集聚區演化過程的「三階段假說」
    三、旅遊產業集聚區的集聚模式
  第二節  臨潼旅遊產業集聚區
    一、空間範圍與要素分佈
    二、形成背景與功能定位
    三、演化階段與過程分析
  第三節  城牆一回民街旅遊產業集聚區
    一、空間範圍與要素分佈
    二、形成背景與功能定位
    三、演化階段與過程分析
  第四節  秦嶺北麓旅遊產業集聚帶
    一、空間範圍與要素分佈
    二、形成背景與功能定位
    三、演化階段與過程分析
  第五節  大雁塔一曲江旅遊產業集聚區
    一、空間範圍與要素分佈
    二、形成背景與功能定位
    三、演化階段與過程分析
  第六節  滻灞旅遊產業集聚區
    一、空間範圍與要素分佈
    二、形成背景與功能定位
    三、演化階段與過程分析
  第七節  小結
第六章  旅遊產業集聚區形成的動力機制與比較
  第一節  集聚區形成的內部動因:為何集聚
    一、規模經濟與範圍經濟的驅動
    二、產業供給鏈與市場需求的驅動
    三、分工合作與集聚創新的驅動
    四、多元主體的適應性行為支撐
  第二節  集聚區形成的外部動力:因何集聚
    一、資源導向集聚模式的動力機制
    二、市場導向集聚模式的動力機制
    三、政策投資導向集聚模式的動力機制
    四、複合導向集聚模式的動力機制
  第三節  西安市旅遊產業集聚區的模式對比
    一、總體空間結構模式演變比較
    二、基於文本數據的動力要素分析
    三、基於規模和效率的效應對比分析
    四、未來西安旅遊產業集聚區培育展望
  第四節  集聚區的形成對西安旅遊發展的意義
    一、資源整合與旅遊競爭力提升

    二、空間優化與城市發展互構
    三、文化傳承與城市地位塑造
  第五節  小結
第七章  研究結論與展望
  第一節  主要結論與創新
    一、研究結論
    二、創新之處
  第二節  研究不足與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