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新時代中國政治經濟學

  • 作者:張雷聲|責編:孫麗麗//胡蔚婷
  • 出版社:經濟科學
  • ISBN:9787521856880
  • 出版日期:2025/0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11
人民幣:RMB 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新時代中國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新時代中國發展的最新境界。作為一門科學,新時代中國政治經濟學具有嚴密的邏輯體系,它通過邏輯起點,在獨特的經濟範疇體系中,構建起了內涵豐富的體系。研究新時代中國政治經濟學中的每一個具體範疇、每一個思想觀點和每一個理論問題,是深刻理解習近平經濟思想、把握新時代中國政治經濟學的關鍵所在。
    本書內容分為新時代中國政治經濟學的形成、新時代中國政治經濟學的立場、新時代中國政治經濟學的重大原則、新時代中國政治經濟學的方法論、關於社會主義本質的豐富和發展、社會主義所有制結構的發展等十四個部分。

作者介紹
張雷聲|責編:孫麗麗//胡蔚婷
    張雷聲,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評議組召集人、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馬克思主義理論學部委員、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會副會長、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分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入選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培養計劃」、全國文化宣傳系統「四個一批」人才、國家「萬人計劃」第一批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北京市愛國立功標兵」「北京市教學名師」等榮譽稱號。出版學術著作多部,發表論文近300篇。

目錄
導論
第一章  新時代中國政治經濟學的形成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二、新時代中國政治經濟學形成的基礎
  三、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發展的新境界
第二章  新時代中國政治經濟學的立場
  一、「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
  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三、以新發展理念為價值引領
第三章  新時代中國政治經濟學的重大原則
  一、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原則
  二、公有製為主體和共同富裕的原則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原則
  四、對外開放的原則
第四章  新時代中國政治經濟學的方法論
  一、新時代中國政治經濟學的方法論基礎
  二、唯物辯證法及其具體運用
  三、新時代中國政治經濟學的新探索
第五章  關於社會主義本質的豐富和發展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的判斷
  二、社會主義本質內涵的拓展和創造
  三、關於社會主義本質的意義延伸
第六章  社會主義所有制結構的發展
  一、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
  二、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
  三、社會主義混合所有制經濟
第七章  社會主義收入分配製度的完善
  一、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
  二、穩步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三、社會主義分配結構
  四、正確認識個人收入分配關係
第八章  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
  一、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
  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三、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
  四、尋求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的結合
第九章  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新概括
  一、改革開放進程中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形成
  二、新時代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新探索
  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內容構成
  四、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新概括的意義
第十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經濟新常態
  一、新常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範疇
  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涵
  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方向
  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路徑
第十一章  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新時代經濟發展的新特徵
  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點
  三、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障礙

  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價值取向
第十二章  實施經濟發展戰略
  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二、區域經濟發展戰略
  三、鄉村振興戰略
第十三章  中國式現代化的推進和拓展
  一、現代化與中國式現代化
  二、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徵
  三、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創新
第十四章  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一、經濟全球化與實行主動的開放戰略
  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有效方式
  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