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終端用能低碳轉型/雙碳目標下多能融合技術圖解

  • 作者:編者:李婉君//靳國忠//劉正剛//劉陸|責編:楊振美//滿悅芝|總主編:蔡睿//劉中民
  • 出版社:化學工業
  • ISBN:9787122459220
  • 出版日期:2025/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54
人民幣:RMB 12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針對鋼鐵、水泥工業部門和交通運輸部門的高碳排放特徵,《終端用能低碳轉型》基於多能融合「四主線、四平台」的技術體系,提出了鋼鐵及水泥工業低碳/零碳流程再造、交通與綠色可再生能源融合發展的技術路線。從多能融合的視角,系統分析了鋼鐵、水泥、交通行業的碳減排邏輯框架,結合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行業的政策規劃、產業發展現狀,展現了相關行業的低碳轉型技術清單及技術發展路徑,並對典型技術從技術內涵、發展方向與趨勢和擬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等方面進行了歸納總結,同時給出了未來鋼鐵、水泥工業部門和交通運輸部門低碳轉型發展的對策建議。
    本書可供鋼鐵、水泥、交通運輸等行業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以及政府機構相關人員參考,也適合對碳減排感興趣的社會各界人士閱讀。

作者介紹
編者:李婉君//靳國忠//劉正剛//劉陸|責編:楊振美//滿悅芝|總主編:蔡睿//劉中民

目錄
緒論
第一篇  鋼鐵工業篇
  第1章  鋼鐵行業的定義及生產流程
    1.1  鋼鐵行業的定義
    1.2  鋼鐵行業的生產流程
  第2章  世界鋼鐵行業的發展概況
    2.1  世界鋼鐵行業的發展現狀
      2.1.1  世界鋼鐵行業的生產情況
      2.1.2  世界鋼鐵行業的消費情況
      2.1.3  世界鋼鐵行業的碳排放情況
    2.2  世界鋼鐵行業的展望預測
      2.2.1  世界鋼鐵行業的產量預測
      2.2.2  世界鋼鐵行業的能耗預測
      2.2.3  世界鋼鐵行業的碳排放預測
    2.3  世界鋼鐵行業面臨的挑戰與問題
    2.4  世界鋼鐵企業的低碳發展布局
  第3章  中國鋼鐵行業的發展概況
    3.1  中國鋼鐵行業的發展現狀
      3.1.1  中國鋼鐵行業的生產情況
      3.1.2  中國鋼鐵行業的消費情況
      3.1.3  中國鋼鐵行業的碳排放情況
    3.2  中國鋼鐵行業的展望預測
      3.2.1  中國鋼鐵行業的產量預測
      3.2.2  中國鋼鐵行業的能耗預測
      3.2.3  中國鋼鐵行業的碳排放預測
    3.3  中國鋼鐵行業面臨的挑戰與問題
    3.4  中國鋼鐵企業的低碳發展布局
      3.4.1  中國寶武
      3.4.2  鞍鋼集團
      3.4.3  河鋼集團
  第4章  鋼鐵行業碳減排系統框架和低碳技術
    4.1  源頭減碳
      4.1.1  氫直接還原技術
      4.1.2  氫等離子體熔融還原技術
      4.1.3  鹼性鐵電解技術
      4.1.4  熔融氧化物電解技術
    4.2  過程節碳
      4.2.1  氧氣高爐技術
      4.2.2  高爐富氫還原技術
      4.2.3  熔融還原技術
      4.2.4  廢鋼電爐煉鋼技術
      4.2.5  生物質燃料替代技術
      4.2.6  厚料層燒結技術
      4.2.7  搗固煉焦技術
      4.2.8  干熄焦技術
      4.2.9  煤調濕技術
      4.2.10  高爐爐頂煤氣循環利用技術
      4.2.11  高爐煤氣爐頂余壓透平發電技術
      4.2.12  轉爐高廢鋼比技術
      4.2.13  全燃高爐煤氣鍋爐發電技術

      4.2.14  薄帶連鑄連軋技術
      4.2.15  「一包到底」技術
    4.3  末端用碳
      4.3.1  碳捕集和封存技術
      4.3.2  CO2製備化工產品技術
      4.3.3  生物固碳技術
      4.3.4  鋼化聯產技術
      4.3.5  鋼渣礦化利用CO2技術
    4.4  輔助技術
      4.4.1  CO2捕集技術
      4.4.2  水電解制氫技術
  第5章  鋼鐵行業低碳技術發展路徑
  第6章  鋼鐵行業低碳發展的政策建議
第二篇  水泥工業篇
  第7章  水泥工業概述
    7.1  水泥的發明與工藝革新
    7.2  水泥與人類社會發展
    7.3  水泥的分類
    7.4  水泥的主要成分
    7.5  水泥原料資源的分佈
    7.6  水泥的生產工藝及流程
    7.7  水泥生產主要設備
  第8章  水泥行業的低碳發展
    8.1  「雙碳」目標下的水泥市場
      8.1.1  水泥的生產
      8.1.2  水泥的消費
      8.1.3  水泥行業的產業鏈
    8.2  水泥工業是重要的碳排放來源
    8.3  水泥生產的能耗
    8.4  水泥生產的碳排放
      8.4.1  水泥的碳排放過程
      8.4.2  水泥的碳排放強度
      8.4.3  水泥的碳排放總量
    8.5  國際水泥碳減排路徑及目標
    8.6  「雙碳」目標下的我國水泥領域政策導向
    8.7  中國水泥行業低碳轉型的優勢與挑戰
  第9章  水泥低碳技術的發展與應用
    9.1  能效提升技術
      9.1.1  能效提升技術分析概述
      9.1.2  水泥窯餘熱發電技術
      9.1.3  高效粉磨技術
      9.1.4  高效冷卻技術
      9.1.5  智能生產與控制技術
      9.1.6  礦化劑的使用
      9.1.7  能效提升技術應用實例
    9.2  替代原料技術
      9.2.1  替代原料技術分析概述
      9.2.2  電石渣原料替代
      9.2.3  粉煤灰原料替代
      9.2.4  鋼渣原料替代

      9.2.5  硅鈣渣原料替代
      9.2.6  石英污泥原料替代
      9.2.7  替代原料技術應用實例
    9.3  替代燃料技術
      9.3.1  替代燃料技術分析概述
      9.3.2  工業固廢與生物質替代燃料
      9.3.3  水泥窯協同處理城市固廢技術
      9.3.4  氫能替代燃料
      9.3.5  電氣化與太陽能燒制水泥
      9.3.6  替代燃料技術應用實例
    9.4  低碳水泥技術
      9.4.1  低碳水泥技術分析概述
      9.4.2  高貝利特水泥
      9.4.3  硫鋁酸鹽水泥
      9.4.4  Aether水泥
      9.4.5  BCT水泥
      9.4.6  LC3水泥
      9.4.7  低碳水泥技術應用實例
    9.5  碳捕集與利用技術
      9.5.1  碳捕集與利用技術分析概述
      9.5.2  化學吸收法
      9.5.3  鈣迴路法
      9.5.4  富氧燃燒
      9.5.5  膜分離法
      9.5.6  直接分離法
      9.5.7  混凝土碳化技術
      9.5.8  碳捕集與利用技術應用實例
    9.6  水泥低碳技術的分析比較
  第10章  碳中和圖景下水泥產能預測及技術減碳潛力
    10.1  中國水泥產能預測
    10.2  技術有效性及可行性預測
    10.3  未來水泥碳排放預測
    10.4  水泥碳中和轉型之路的技術路徑
  第11章  推動水泥低碳技術發展的政策建議與未來圖景
第三篇  交通運輸篇
  第12章  交通低碳化發展概述
    12.1  交通運輸低碳化發展的重要性
    12.2  交通運輸低碳化技術介紹
  第13章  全球交通的低碳化發展
    13.1  全球交通低碳化發展概況
      13.1.1  公路交通低碳化發展現狀
      13.1.2  鐵路交通低碳化發展現狀
      13.1.3  水運交通低碳化發展現狀
      13.1.4  航空交通低碳化發展現狀
    13.2  主要國家和地區概況
      13.2.1  美國
      13.2.2  日本
      13.2.3  歐盟
    13.3  交通低碳化預測展望
      13.3.1  交通能源消費與碳排放預測

      13.3.2  交通低碳技術發展預測
  第14章  中國交通低碳化發展概況
    14.1  發展歷史
    14.2  發展現狀
      14.2.1  中國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及碳排放現狀
      14.2.2  中國在交通低碳化方面取得的積極成效
      14.2.3  交通低碳化技術發展現狀
      14.2.4  核心產業鏈分析
  第15章  中國交通低碳發展面臨的挑戰與發展路徑
    15.1  中國交通低碳發展面臨的挑戰
    15.2  中國交通低碳化發展的主要措施
      15.2.1  推動運輸工具裝備低碳轉型
      15.2.2  構建綠色高效交通運輸體系
      15.2.3  加快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15.3  中國交通低碳化減排的技術路徑
      15.3.1  公路交通低碳化減排路徑
      15.3.2  鐵路交通低碳化減排路徑
      15.3.3  水運交通低碳化減排路徑
      15.3.4  航空交通低碳化減排路徑
  第16章  交通領域典型低碳化技術
    16.1  新能源低碳運輸工具技術
      16.1.1  公路交通低碳運輸工具技術
      16.1.2  鐵路交通低碳運輸工具技術
      16.1.3  水運交通低碳運輸工具技術
      16.1.4  航空交通低碳運輸工具技術
    16.2  運輸裝備能效提升技術
      16.2.1  智能化技術
      16.2.2  汽車輕量化技術
      16.2.3  交通自洽能源系統技術
    16.3  交通低碳化技術路線圖
      16.3.1  公路交通領域
      16.3.2  鐵路交通領域
      16.3.3  水運交通領域
      16.3.4  航空交通領域
  第17章  交通領域低碳發展建議
    17.1  推動交通領域能源消費結構變革
    17.2  加快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17.3  構建綠色高效的交通運輸體系
    17.4  開展交通運輸碳中和先行示範
  總結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A  中國鋼鐵行業相關政策法規
  附錄B  鋼鐵行業低碳項目匯總
  附錄C  中國水泥工業相關政策匯總
  附錄D  中國交通運輸部門低碳發展相關政策匯總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