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工業研發蝶變(數字化轉型全攻略)

  • 作者:田鋒|責編:胡藝
  • 出版社:人民郵電
  • ISBN:9787115657480
  • 出版日期:2025/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20
人民幣:RMB 9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提出了針對工業企業的研發數字化轉型的綜合方案,提出了數字化研發的理想模型,詳細分析了依據理想模型提出的研發數字化轉型的通用方法論、核心技術和支撐平台,同時還介紹了研發數字化轉型「三級跳」模型,針對每個級別梳理了不同的關鍵要點、主要特徵、核心驅動力和轉型方法論。
    本書主要面向工業企業的管理者和研發人員、信息化和數字化領域的專業人員及管理者,以及高等院校師生和科研院所中與數字化轉型產業和技術相關的研究人員。

作者介紹
田鋒|責編:胡藝
    田鋒,安世亞太公司高級副總裁,國家工業軟體與先進設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綜合模擬北京市工程實驗室主任,「智能製造推進聯盟」專家委員,「智能製造百人會」理事,科技部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專家組副組長,機械工程學會設計分會委員,設計方法分會委員。     二十年研發和技術管理經歷,創建和發展了安世亞太公司的技術服務、咨詢業務和產品研發體系。     二十年研發、技術與咨詢經歷,為近百家企業提供研發體系建設和研發信息化咨詢,對研發信息化技術與製造業需求的最佳結合方案有深入研究。     十五年品牌建設和市場拓展經歷,塑造了安世亞太的優秀品牌形象,並建立了完備的品牌戰略體系與市場拓展體系。     中國航空三大主機所、航天某設計研究所、船舶某研究院、中車集團等企業的精益研發、綜合設計、協同模擬、模擬體系建設、知識工程、科技資源整合等項目的總設計師。     工信部《基於模擬知識與經驗的製造業產品研發服務平台項目》負責人,發改委《面向工業產品設計的協同模擬平台軟體建設項目》負責人,科技部《知識工程體系研究和應用示範項目》專家組副組長。     精益研發體系創始人,《精益研發》雜誌主編,曾發表精益研發、綜合設計、知識工程、設計方法、複合材料等相關論文20余篇。     綜合模擬體系創始人,曾發表CAE技術、多學科優化、協同模擬、企業模擬體系建設等相關論文20余篇。

目錄
第一篇  藍圖有道
  第一章  工業數字化轉型的本質
    一、信息化司左,數字化行右
    二、數字化轉型的底層邏輯
    三、數字化轉型的項層思維
  第二章  研發數字化轉型藍圖
    一、研發數字化轉型的背景
    二、研發數字化轉型的需求
    三、產品研發體系三維架構
    四、研發體系的理想模型
    五、數字化研發平台參考架構
    六、理想模型與參考架構的意義
    七、模型要理想,轉型需變通
  第三章  研發數字化轉型路徑
    一、數字化研發的成熟度模型
    二、研發數字化轉型規劃步驟
    三、研發數字化轉型藍圖規劃
    四、研發數字化轉型路徑規劃
    五、研發數字化轉型「三級跳」
  第四章  研發數字化轉型方案
    一、研發數字化轉型的建設方案
    二、成熟度是體系建設的參考系
    三、研發數字化轉型的標準規範
    四、研發數字化轉型的實施方法論
    五、工業研發數字化轉型案例
第二篇  精益轉型
  第五章  精益研發體系
    一、精益研發流程模型
    二、精益研發工作包模型
    三、精益研發工作模式
    四、精益研發數字化平台
    五、精益研發的特點與效益
  第六章  數字化流程工程
    一、精益研發流程的結構
    二、研發流程的表達形式
    三、基於WBS的研發流程
    四、研發WBS構建方法
    五、研發WBS梳理方法
  第七章  流程驅動精益轉型
    一、研發流程的驅動作用
    二、流程驅動的項目運行
    三、流程驅動的協同設計
    四、流程驅動的知識管理
    五、流程驅動的質量管理
  第八章  精益研發體系建設
    一、精益研發建設目標
    二、精益研發建設任務
    三、精益研發業務轉型
    四、精益研發平台建設
    五、精益研發管理變革

  第九章  集團研發的精益轉型
    一、集團戰略管控模型
    二、集團化研發管理模型
    三、集團級研發體系的典型問題
    四、集團化數字化研發平台
    五、集團化研發與企業級研發的關係
    六、集團化研發平台的應用模式
    七、集團化研發的預期效果
  第十章  兩種「精益」之辯
    一、精益思想溯源
    二、研發與生產的差異
    三、兩種「精益」的異同
    四、從源頭消除浪費
第三篇  正向變革
  第十一章  正向設計體系
    一、正向設計與逆向工程
    二、模擬是正向設計的核心
    三、企業正向設計能級
    四、正向設計體系的建立
  第十二章  數字化模型工程
    一、模型的定義和特徵
    二、模型工程的內涵
    三、模型工程方法論
    四、模型工程體系的價值
    五、數字樣機的分類與開發
  第十三章  系統設計與模擬
    一、系統設計過程與方法
    二、基於模型的系統工程
    三、系統模擬方法與技術
    四、系統建模與模擬語言
  第十四章  物理設計與模擬
    一、數字化先行者
    二、物理設計技術
    三、物理模擬技術
    四、多學科模擬與優化
    五、協同模擬平台
  第十五章  基於模型的產品定義
    一、MBD的產生背景
    二、MBD與傳統工程圖
    三、數字化產品定義規範
    四、MBD的數據集
    五、MBD的關鍵點
    六、MBD數據管理
    七、MB PLM是發展方向
  第十六章  基於模型的數字化試制
    一、基於增材思維的正向設計
    二、基於增材思維的再設計
    三、增材製造工藝的模擬
  第十七章  基於模型的數字試驗
    一、數字試驗的價值

    二、常見的數字試驗
    三、數字化試驗體系
    四、數字試驗平台
    五、數字試驗的關鍵技術
    六、試驗數據管理
  第十八章  基於模型的產品平台
    一、產品平台的提出背景
    二、核心理念:細腰型架構
    三、產品平台的建設
    四、產品平台的數字化
    五、基於平台的總體論證
    六、基於平台的敏捷研發
    七、產品平台的價值
第四篇  智慧革命
  第十九章  智慧研發體系
    一、知識管理界的「神」模型
    二、知識工程的新發展
    三、知識增值為智能體
    四、智慧研發模型及平台
  第二十章  數字化知識工程
    一、工業知識的本質
    二、知識增值加工是核心
    三、知識工程體系藍圖
    四、知識工程體系框架
    五、知識體系結構建立
    六、知識工程集成平台
  第二十一章  知識的增值加工
    一、知識增值加工綜述
    二、數據資源的標準化
    三、信息資源的結構化
    四、模式資源的範式化
    五、技術資源的模型化
    六、開發智能體
  第二十二章  基於AI的知識全息化
    一、增值加工也是人工智慧
    二、知識全息化的常見方法
    三、基於知識圖譜的全息化
    四、基於大模型的全息化
    五、基於大數據的全息化
    六、知識全息化的應用場景
  第二十三章  高價值知識的顯性化
    一、最有價值的知識在人腦
    二、對知識貢獻者的負激勵
    三、知識激勵缺失的原因
    四、科學的知識評價方法
    五、評價知識的同時識別人才
    六、激勵機制變革是前提
    七、建立與運營千伯知識雲
    八、學習型組織的自然形成
後記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