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鄉村振興書系(共7冊)(精)

  • 作者:黃承偉//劉欣//周晶|編者:黃承偉|責編:梁紅燕//覃結玲
  • 出版社:廣西人民
  • ISBN:9787219118344
  • 出版日期:2017/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073
人民幣:RMB 437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中國鄉村振興書系」是《鑒往知來》《一個不落》《一諾千金》《新時代中國減貧方略》《從脫貧邁向振興》《問策中國鄉村全面振興》《蝶變:鄉村振興典型路徑》七本書的套裝版。叢書系中國鄉村振興領域的權威專家黃承偉精耕幾十載的成果。叢書堅持原創性和權威性的出版理念,站在國家發展全局的高度,系統梳理了中國扶貧歷程,並立足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生動解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展現了我國「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偉大曆程、偉大成就。叢書主要從兩個方面展開論述:《鑒往知來》《一個不落》《一諾千金》《新時代中國減貧方略》《從脫貧邁向振興》講述中國如何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減貧道路,呈現減貧領域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問策中國鄉村全面振興》《蝶變:鄉村振興典型路徑》則從頂層設計到實施路徑,生動解答如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各地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提供可資借鑒的經驗。本叢書理論性和實踐性兼具,是一套面向廣大黨員幹部的富有啟發性的通俗讀物。

作者介紹
黃承偉//劉欣//周晶|編者:黃承偉|責編:梁紅燕//覃結玲

目錄
《鑒往知來》
  第一章  導論
    一、國際貧困與反貧困理論研究的內容概述
    二、國際貧困與反貧困理論研究的歷史演進
    三、本書框架結構
  第二章  資本主義社會發展初期的貧困觀
    一、繁榮與貧窮:18-19世紀英國經濟社會發展圖景
    二、慈善、懲貧與濟貧:18世紀到19世紀中期英國濟貧思想及實踐
    三、自由主義與制度批判:古典經濟學的貧困觀及馬克思主義貧困理論
      (一)古典經濟學的貧困觀
      (二)馬克思主義貧困理論
  第三章  資本主義社會發展中期的貧困理論
    一、認知與轉化:中產階級開展資本主義貧困的社會調查
    二、批判與繼承:西方福利主義反貧困思想的演變與發展
      (一)19世紀初福利思想的奠基:空想社會主義與功利主義
      (二)自由主義批判與國家福利主義:新自由主義、費邊社會主義與集體主義
    三、福利國家與反貧困:西方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形成與發展
  第四章  發展的效應:20世紀中期經濟學領域的貧困研究
    一、均衡發展理論中的貧困研究
      (一)羅丹的「大推進理論」
      (二)納克斯的「貧困惡性循環」理論
      (三)納爾遜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論
      (四)萊賓斯坦的「臨界最小努力」理論
    二、結構主義發展理論下的貧困研究
      (一)劉易斯的「二元經濟結構模型」
      (二)赫希曼的「經濟增長不平衡模式」
      (三)繆爾達爾的「循環積累因果關係」
      (四)庫茲涅茨「增長、不平等與貧困」
    三、區域發展理論中的貧困研究
      (一)沃勒斯坦的「中心要邊緣」理論
      (二)拉美學派的「依附理論」
      (三)佩魯的「增長極理論」
  第五章  個體與結構:20世紀中後期貧困的社會學解釋
    一、貧困文化理論
    二、貧困代際傳遞理論
      (一)代際流動與貧困
      (二)貧困代際傳遞的相關研究
      (三)貧困代際傳遞的介質和載體
    三、社會情境理論與貧困研究
      (一)底層階級研究
      (二)貧困處境論
    四、社會結構理論中的貧困觀
      (一)功能主義的貧困觀
      (二)衝突學派的貧困觀
  第六章  微觀視角下的貧困與反貧困理論
    一、人力資本與貧困:教育與制度
      (一)人力資本投資與傳統小農經濟的改造
      (二)現代人力資本理論與經濟增長
      (三)文化資本與教育
    二、社會群體與貧困:排斥與剝奪

      (一)社會歧視論
      (二)社會排斥論
      (三)文化剝奪論
    三、社區及參與式發展:增權與參與
      (一)社區發展戰略
      (二)參與式發展理論
      (三)增權/賦權理論
  第七章  綜合視角下的貧困與反貧困研究
    一、貧困概念的拓展以及阿瑪蒂亞·森的權利貧困理論
      (一)貧困解釋的新框架:權利分析方法
      (二)貧困概念的拓展:基於能力、權利和福利的能力貧困
    二、可持續生計的分析框架
    三、社會資本的減貧範式
      (一)社會資本的嵌入性理論
      (二)社會資本與收入不平等
      (三)社會化進程與社會資本
  第八章  貧困與反貧困及發展研究的進一步反思
    一、多維貧困的測量和概念拓展
      (一)主觀貧困的拓展
      (二)信息貧困理論
      (三)空間貧困理論的拓展
    二、多元發展觀下的反貧困理論
      (一)益貧式增長理論
      (二)包容性增長理論
      (三)綠色增長理論
    三、社會質量及治理理論中的反貧困研究
      (一)社會質量理論
      (二)治理理論及其在反貧困領域的應用
    四、資產建設以及家庭經濟學的微觀反貧困理論
      (一)資產建設理論
      (二)家庭經濟反貧困理論
  第九章  中國扶貧思想的演進與研究評述
    一、中國古代扶貧思想及實踐
      (一)先秦貧困及濟貧思想的淵源
      (二)秦漢至南北朝時期民間互助、救助思想及宗教慈善的興起
      (三)隋唐政府救助的制度化及倉儲思想的發展
      (四)宋元理學泛愛思想及宗族慈善理念的系統化
      (五)明清時期政府及民間慈善救助思想的演進
    二、中國近現代貧困與反貧困思想
      (一)孫中山的民生及救助思想
      (二)民國時期社會學者的貧困認知及鄉建思想
      (三)民國時期經濟學領域對農村貧困問題的討論和思考
    三、西方貧困與反貧困理論的本土化探索
      (一)基於經濟增長視角的貧困與反貧困理論研究
      (二)基於個體視角的貧困與反貧困理論研究
      (三)基於制度和文化視角的貧困與反貧困理論研究
      (四)基於組織視角的貧困與反貧困理論研究
      (五)基於區域、系統視角的貧困與反貧困理論研究
    四、新中國扶貧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一)新中國扶貧思想的形成與發展:從新中國成立到黨的十八大

      (二)習近平對中國扶貧思想的發展與貢獻
  第十章  總結與討論
  參考文獻
  後記
《一個不落》
《一諾千金》
《新時代中國減貧方略》
《從脫貧邁向振興》
《問策中國鄉村全面振興》
《蝶變:鄉村振興典型路徑》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