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企業系列併購價值創造研究

  • 作者:劉瑩|責編:丁慧敏
  • 出版社:經濟管理
  • ISBN:9787524300878
  • 出版日期:2025/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75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將企業在一段時期內進行的多次併購稱為系列併購。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Stigler(1996)曾經說過「沒有一個美國大公司不是通過某種程度、某種方式的併購成長起來的,幾乎沒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內部積累成長起來的」。系列併購這種成長方式對發展大企業、提升企業競爭力起到重要作用。
    本書對併購能力的子能力要素及提升路徑進行研究。運用企業能力理論和企業併購價值理論,構建「雙力驅動價值創造模型」來闡釋企業系列併購的價值創造機理。對經營效率高和經營效率不佳這兩類典型企業系列併購的動機、各自的具體價值創造機理和價值創造特點進行分析。最後將理論研究的結果運用於實際的企業系列併購案例,分別對系列併購失敗和成功的案例進行分析。

作者介紹
劉瑩|責編:丁慧敏
    劉瑩,漢族,山東臨沂人。會計學專業碩士,企業管理專業博士,碩士、博士均畢業於北京交通大學,北京聯合大學管理學院財務管理系副教授,會計專碩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企業併購、企業財務、企業能力等。在《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統計與決策》《管理現代化》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0余篇。

目錄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義
    1.2.1  理論意義
    1.2.2  現實意義
  1.3  概念界定及相關說明
    1.3.1  併購
    1.3.2  戰略併購
    1.3.3  系列併購
    1.3.4  經營效率(價值創造效率)
  1.4  研究方法
  1.5  本書結構安排
  1.6  創新點
  1.7  本章小結
2  基礎理論及文獻綜述
  2.1  企業能力理論
    2.1.1  資源基礎理論
    2.1.2  核心能力理論
    2.1.3  知識基礎理論
    2.1.4  動態能力理論
    2.1.5  企業能力理論述評
  2.2  企業併購價值理論
    2.2.1  企業併購價值毀損理論
    2.2.2  企業併購價值轉移理論
    2.2.3  企業併購價值創造理論
    2.2.4  企業併購價值理論述評
  2.3  企業併購能力研究現狀
    2.3.1  併購能力的定義
    2.3.2  併購能力的構成要素
    2.3.3  併購能力的計量
    2.3.4  企業併購能力研究述評
  2.4  企業併購價值創造的計量方法
  2.5  企業併購價值創造實證研究
    2.5.1  事件研究法實證研究
    2.5.2  會計研究法實證研究
    2.5.3  企業併購價值創造實證研究述評
  2.6  企業系列併購價值創造研究
    2.6.1  企業系列併購價值創造相關理論假說
    2.6.2  企業系列併購價值創造實證研究
    2.6.3  企業系列併購價值創造研究述評
  2.7  本章小結
3  經營能力、併購能力與系列併購價值創造
  3.1  知識、資源、能力與價值創造
    3.1.1  資源與能力
    3.1.2  知識、資源、能力——企業價值創造的源泉
  3.2  經營能力
  3.3  併購能力
    3.3.1  併購能力的含義
    3.3.2  併購能力的子能力要素
    3.3.3  併購能力是間接價值創造能力

  3.4  企業系列併購的「雙力驅動價值創造模型」
  3.5  經營能力和併購能力的提升與演進
  3.6  企業系列併購價值創造失敗的原因分析
    3.6.1  系列併購價值創造失敗的技術原因
    3.6.2  系列併購價值創造失敗的戰略原因
  3.7  本章小結
4  不同績效水平企業系列併購動因及價值創造
  4.1  系列併購的「珍珠項鏈效應」
  4.2  「間隔型」和「連續型」系列併購模式的特徵分析
  4.3  系列併購的目標企業所在行業分析
  4.4  高經營效率企業系列併購的價值創造
    4.4.1  高經營效率企業系列併購動因
    4.4.2  高經營效率企業系列併購價值創造機理
  4.5  經營效率不佳企業系列併購的價值創造
    4.5.1  經營效率不佳企業系列併購動因
    4.5.2  經營效率不佳企業系列併購價值創造機理
  4.6  系列併購的局限性
  4.7  本章小結
5  我國上市公司系列併購價值創造實證分析
  5.1  研究設計
    5.1.1  併購事件的篩選
    5.1.2  系列併購樣本公司的篩選
    5.1.3  基於ROE的樣本公司分類
    5.1.4  研究方法的選擇
    5.1.5  評價指標的選取
  5.2  實證分析
    5.2.1  「系列併購期間」的價值創造效應
    5.2.2  「連續型併購」的價值創造效應
    5.2.3  「間隔型併購」的價值創造效應
    5.2.4  併購價值創造回歸分析
  5.3  本章小結
6  文化長城系列併購案例分析
  6.1  文化長城概況
  6.2  文化長城跨界併購動因
    6.2.1  經營業績很不理想
    6.2.2  陶瓷行業增長乏力
    6.2.3  進入前景廣闊的行業
  6.3  主營業務擴張與跨界遊戲探索並行階段(2014年)
    6.3.1  併購概況
    6.3.2  關聯併購有侵害小股東利益之嫌
    6.3.3  非關聯併購比較謹慎
  6.4  探索跨界併購進入教育行業階段(2015年)
    6.4.1  探索跨界併購進入教育行業階段的併購概況
    6.4.2  探索跨界併購進入教育行業階段依然保持謹慎
  6.5  加速跨界併購進入教育行業階段(2016?2018年)
    6.5.1  加速跨界併購進入教育行業階段的併購概況
    6.5.2  併購整合能力非常薄弱
  6.6  系列併購后至退市階段(2019?2023年)
    6.6.1  兩家子公司相繼失控
    6.6.2  被實施風險警示直至退市

  6.7  文化長城系列併購前後價值創造能力分析
  6.8  案例啟示
  6.9  本章小結
7  青島啤酒系列併購案例分析
  7.1  青島啤酒現狀及系列併購背景
    7.1.1  青島啤酒現狀
    7.1.2  青島啤酒系列併購背景
  7.2  初始併購階段(1994?1996年)
    7.2.1  初始併購階段的併購概況
    7.2.2  初始併購階段經營能力總體較低
    7.2.3  初始併購階段併購能力較弱
    7.2.4  初始併購階段毀損企業價值
  7.3  頻繁併購階段(1997?2001年)
    7.3.1  頻繁併購階段的併購概況
    7.3.2  頻繁併購階段存在的突出問題
    7.3.3  開始注重提高自身的經營能力
    7.3.4  併購能力有所提高
    7.3.5  頻繁併購階段毀損企業價值
  7.4  以內部整合為主的階段(2002?2007年)
    7.4.1  以內部整合為主階段的併購概況
    7.4.2  經營能力突飛猛進
    7.4.3  併購能力伴隨經營能力的增強大幅提高
    7.4.4  內部整合價值創造效應開始顯現
  7.5  整合與擴張並舉階段(2008?2015年)
    7.5.1  整合與擴張並舉階段併購概況
    7.5.2  不斷提升經營能力
    7.5.3  價值創造能力雖有下降但依然強勁
    7.5.4  整合與擴張並舉階段獲得的榮譽
  7.6  內生為主、併購為輔階段(2016?2023年)
    7.6.1  內生為主、併購為輔階段的併購概況
    7.6.2  經營能力不斷提升
    7.6.3  價值創造能力不斷提升
    7.6.4  內生為主、併購為輔階段獲得的榮譽
  7.7  案例啟示
  7.8  本章小結
8  結論及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8.1  主要結論
  8.2  研究的不足及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