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文選(2024年年會)

  • 作者:編者:陸昊|責編:吳佳//王海燕
  • 出版社:中國發展
  • ISBN:9787517714347
  • 出版日期:2024/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57
人民幣:RMB 1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文選(2024年年會)以「持續發展的中國」為主題,圍繞中國發展和世界發展的關鍵及前沿性問題,開展建設性交流,向世界清晰展示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優勢與活力,回應國際企業界對中國經濟發展的關注,聽取各方對中國改革發展的建議,凝聚加強中國對外合作發展的共識和智慧。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承辦。自2000年首次舉辦以來,論壇堅持「與世界對話,謀共同發展」的宗旨,形成了專業化、高層次的鮮明特色,已成為中國政府高層領導、全球商界領袖、國際組織和中外學者之間重要的交流對話平台。本書是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4年年會參會嘉賓的發言萃選。

作者介紹
編者:陸昊|責編:吳佳//王海燕

目錄
李強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4年年會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
第一篇  中國持續發展的動能與前景
  強大、繁榮、支持和投資於國際體系的中國是世界的正能量  埃文·格林伯格
  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  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鄭柵潔
  建立一個人人都有機會奔向勝利的世界  彭安傑
  推動中國經濟可持續增長  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
  積極的財稅政策支持高質量發展  淺川雅嗣
  更好發揮財政職能作用  紮實推進高質量發展  藍佛安
  多邊主義為全球經濟增長注入信心和動力  金立群
  創新和自由貿易是發展引擎  托馬斯·薩金特
  服務業現代化助推經濟轉型  克里斯多夫·皮薩里德斯
第二篇  全球經濟增長趨勢
  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推動消費從疫后恢復轉向持續擴大  楊偉民
  全球經濟是否能夠「軟著陸」?  黃益平  肯·格里芬
  全球經濟增長的三個趨勢  史美倫
  全球經濟增長趨勢下宏觀經濟治理要點  高培勇
  全球經濟展望  魯里埃爾·魯比尼
  高度關注風險全球化對全球經濟增長的拖累  劉尚希
  中國經濟與全球經濟互動將持續增強  王一鳴
  全球經濟增長前景與產業變革趨勢  朱民  馬克·卡尼
  中國仍然是支撐全球經濟恢復的主導力量  李揚
  以綠色轉型恢復全球信任和迎接發展機遇  喬鮑·坎德拉齊
  全球經濟仍處於「事實上的全球化」中  李時昱
  全球經濟增長趨勢  劉遵義
第三篇  碳中和與全球氣候治理
  培育綠色生產力新動能  加快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  趙英民
  綠色技術創新發展與機遇  白重恩  蒂姆·庫克
  堅定目標、落實責任,加快綠色轉型進程  劉世錦
  積極支持能源轉型和中國的持續發展  韓慕睿
  建立統一標準  攜手實現碳中和  溫拓思
  攜手能源產業轉型推動高質量發展  余兵
  農業和食品加工業能夠為碳中和作出相應貢獻  比爾·安德森
  發展氣候友好型技術  攜手推動綠色轉型  米格爾·洛佩茲
  完善碳市場機制  務實推進碳中和  繆汶樂
  攜手全球合作夥伴共同實現脫碳承諾  萬德昆
  努力實現氣候變化下中國奶業的可持續發展  張劍秋
  把握能源轉型機遇  一致應對全球挑戰  衛傑明
  深耕光伏發電,助力全球碳減排  朱雲來
  綠色製造引領可持續未來  張君婷
  聚焦綠色創新,開展務實合作  劉振民
  全球氣候治理:機制、概念、行動  尼古拉斯·斯特恩
  積極承擔氣候治理責任  共同推進綠色可持續發展  溫樞剛
  中國與世界:企業氣候行動與全球合作  施偉策
  齊心協力,以安全之能源轉型實現碳中和  簡思明
  實現碳中和:中國的力量  傑弗里·薩克斯
第四篇  人工智慧發展與治理
  把握中國人工智慧發展的現狀和趨勢  打造人工智慧時代命運共同體  吳朝暉
  人工智慧時代的人力資本積累  李實  詹姆斯·赫克曼
  人工智慧應用推動汽車製造業轉型發展  柯皓哲
  邁向強人工智慧  加強技術監管與全球合作  約瑟夫·希發基思

  兼顧發展與治理和人工智慧國際合作  鄭永年
  加快人工智慧應用  推進企業戰略重塑  鮑勃·斯騰菲爾斯
  人工智慧和大數據賦能評級機構高質量發展  道格拉斯·彼得森
  大模型技術發展和AI安全  張宏江
  人工智慧治理挑戰的化解之道  薛瀾
  中美合作應對人工智慧時代的人類生存問題  安德魯·福瑞斯特
  人工智慧的發展趨勢和治理建議  張亞勤
  企業轉型視角下的人工智慧治理  羅浩智
  避免人工智慧時代大國衝突  李成
  人工智慧時代的三大挑戰  甘思德
第五篇  大健康產業
  醫藥產業創新與高質量發展:跑出適應時代的加速度  黃果
  新質生產力:促進中國醫藥產業創新發展  萬思瀚
  創新政策與醫療技術,助力中國醫藥行業蓬勃發展  蘇博科
  發展鼓勵創新的價值鏈,支持「健康中國2030」願景  博科思
  健康產業創新的國企擔當  劉敬楨
  科技創新推動共同發展和健康生活  衛博科
  共建未來:攜手邁向健康與幸福  潘睦鄰
  聚焦女性健康,構建更健康、更美好的未來  黎愷文
  努力完善創新葯產業發展的生態環境  畢井泉
  AI賦能醫藥,創新引領發展  李稻葵  艾伯樂
  健康中國:預防與創新之路  魏愛瑪
  銀髮經濟:中國大健康產業的新引擎  于旭波
  健康使命:醫藥企業在中國的發展之路  羅賦德
  長壽時代保險業的創新與實踐  陳東升
  醫療科技創新助力醫療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  傑夫·馬薩
  關於大健康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的若干思考  孫祁祥
  助力健康中國:將營養理念融入健康議程  盛睿安
第六篇  數字化賦能產業轉型
  釋放數據要素價值  助力可持續發展  劉烈宏
  加快發展數字經濟  全力打造新質生產力  李文海
  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  共築數字經濟新時代  張金良
  數字化打造可持續影響力  趙國華
  智能計算與數字化轉型:前瞻戰略與全球展望  安蒙
  技術促進數據流通  共享數據要素價值  井賢棟
  數智賦能產業轉型升級  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  李東生
  數字化助力化工行業綠色發展  賀達
  綠數融合: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整體戰略  方行健
第七篇  新型消費與內需潛力釋放
  堅持新發展理念,釋放首都新型消費潛力  司馬紅
  培育新業態新模式,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華源
  以開放市場推動新型消費發展  馬克·施奈德
  新型消費與內需潛力釋放  張玉良
  以高質量創新迎接市場發展  葉鴻慕
  新型消費的趨勢與前景  許冉
  新型消費之解——變革與創新  劉永好
  為促進新型消費貢獻金融力量  谷澍
  國際比較視野下的中國消費  戴璞
  內需潛力釋放的五點要素  張文中
  消費趨勢的宏觀思考  尼古拉斯·拉迪

  中國釋放消費潛力的可行路徑  海聞
第八篇  中國持續發展的機遇與國際合作
  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  金壯龍
  深化開放合作  共享發展機遇  郭婷婷
  將沙特阿美與中國的關係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阿敏·納瑟爾
  共建更具韌性的全球供應鏈  芮思博
  促進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  石道成
  共謀創新  共享發展  恩里克·洛雷斯
  促進公共交通可持續發展  金澤培
  推動新型工業化,以新質合作培育新質生產力  博樂仁
  促進汽車產業合作與發展  康林松
  科技創新、可持續和開放合作——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史蒂凡·哈通
  攜手前行,共創可持續、和諧、繁榮的未來  孟立國
  攜手塑造全球半導體行業未來  桑傑·梅赫羅特拉
  深化務實投資合作,共贏美好未來  劉浩凌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