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嶺南發展報告(2023)(精)

  • 作者:中山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責編:曾育林
  • 出版社:中山大學
  • ISBN:9787306082725
  • 出版日期:2024/11/01
  • 裝幀:精裝
  • 頁數:157
人民幣:RMB 5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嶺南發展報告》是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和擬設立的「嶺南發展研究院」關於發展問題的報告,是「嶺南人」對世界、中國、粵港澳大灣區等不同地域、不同層次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和待解的重大現實問題及其原因的思考和建議。報告的宗旨是「以思想引領發展」。
    《嶺南發展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前言: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第一章當前全球發展形勢及未來一個時期的趨勢;第二章中國經濟:現狀、挑戰與展望;第三章廣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2023-2024;第四章香港經濟:穩定、復甦與增長;第五章澳門經濟:創新、多元化與可持續發展;第六章粵港澳大灣區:融合與發展。

作者介紹
中山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責編:曾育林

目錄
第一章  當前全球發展形勢及未來一個時期的趨勢
  一、全球經濟發展現狀
    (一)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中長期前景疲軟
    (二)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貿易投資不確定性上升
    (三)全球發展分化嚴重,發展中國家復甦難度更大
  二、全球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
    (一)勞動力失衡
    (二)投資低迷
    (三)創新驅動不足
    (四)全球治理失靈
  三、全球經濟趨勢和展望
    (一)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
    (二)有效運籌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
    (三)抓住數字化和綠色低碳轉型機遇推動全球經濟增長
    (四)全球經濟增速:基於組合預測的分析
第二章  中國經濟:現狀、挑戰與展望
  一、中國經濟在穩步復甦中持續推進高質量發展
    (一)經濟增長逐步恢復
    (二)新型工業化初見成效
    (三)服務業從恢復性增長向內生性增長轉變
    (四)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進一步增強
  二、經濟發展面臨內部結構轉型和國際分工格局調整的多重挑戰
    (一)居民消費比重仍然顯著偏低
    (二)房地產及其相關產業鏈可能出現收縮
    (三)出口增長拓展難度加大
    (四)保持充分就業水平面臨不小困難
    (五)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挑戰依舊嚴峻
  三、深化改革開放持續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
    (一)化挑戰為機遇,以「碳達峰碳中和」為牽引加快推動新型工業化
    (二)供給側加快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需求側激發國內統一大市場的巨大潛力
    (三)優化投資結構減少低效投資,進一步發揮消費增長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
    (四)多措並舉促進高質量就業,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
    (五)2024年中國經濟有條件保持在合理增長區間
第三章  廣東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廣東2023年經濟發展的現狀與特徵
    (一)經濟穩定復甦
    (二)工業發展質量持續提升
    (三)不斷邁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四)綠色發展穩步推進
    (五)就業情況保持平穩
  二、廣東經濟面臨的挑戰與困難
    (一)內需收縮對經濟增長形成較大壓力
    (二)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仍待解決
    (三)域內產業轉移與轉型存在提質增效的空間
    (四)外部環境變化帶來更多挑戰
  三、廣東2024年經濟發展對策與展望
    (一)積極完善全過程創新鏈,打造前沿科技創新高地
    (二)構建適應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三)促進國資國企與民資民企協同發展
    (四)擴大社會有效需求,推動消費復甦增長

    (五)打造外貿新增長點,數字化賦能企業「走出去」
    (六)推動鄉村全產業鏈升級,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七)展望2024:廣東有望邁向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發展階段
第四章  香港經濟:穩定、復甦與增長
  一、疫情后香港經濟發展情況
    (一)經濟增長穩步復甦,但受外部環境影響基礎仍不牢固
    (二)勞動力市場持續改善、私人消費強勁復甦,多個行業收益明顯改善
    (三)全球市場需求收縮,貨物出口大幅下跌
    (四)股票市場持續低迷,新股數量及融資總額為過去十年低位
    (五)住宅及非住宅物業市場交易低迷,價格存在下行壓力
  二、當前香港經濟面臨的主要挑戰
    (一)經濟結構單一,容易受外部市場的影響
    (二)國際競爭力、貿易地位和跨國公司總部數量在持續下跌
    (三)中小企業的營業狀況及盈利表現不穩定
    (四)人才流失嚴重,多個行業出現勞動力短缺的情況
    (五)產業發展面臨土地短缺、高成本及配套不足的挑戰
  三、2024年香港經濟展望
    (一)從短期看,受全球經濟放緩以及利率持續高企的影響,香港的外貿出口、金融及房地產市場仍將面臨挑戰
    (二)從中長期看,北部都會區、交椅洲人工島及多個大型發展項目將拉動基建投資、就業及經濟發展
    (三)從經濟結構看,推動創新科技、培育新興產業促進經濟多元發展將為香港增添新的發展動能
    (四)從未來趨勢看,香港與大灣區城市及內地其他省份的合作進一步加強,將創造更多的機遇
第五章  澳門經濟:創新、多元化與可持續發展
  一、澳門經濟發展現狀與特徵
    (一)整體經濟大幅波動
    (二)主導產業博彩業劇烈波動
    (三)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尚未實現
    (四)疫情影響就業與勞動收入
  二、澳門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一)博彩業「一業獨大」產業結構的問題
    (二)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主要瓶頸
  三、澳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路徑及展望
    (一)發揮澳門所長,服務國家所需
    (二)積极參与粵港澳大灣區分工合作
    (三)充分發揮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優勢
    (四)夯實綜合旅遊休閑業
    (五)持續促進新興產業發展
    (六)提供製度、人才與資金保障
    (七)澳門2024年經濟展望
第六章  粵港澳大灣區:融合與發展
  一、粵港澳大灣區「硬聯通」、「軟聯通」與「心聯通」建設成效
    (一)「硬聯通」打通粵港澳大灣區要素自由流動障礙
    (二)「軟聯通」利用粵港澳合作重大平台開展規則銜接與機制對接
    (三)「心聯通」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港澳人士創新創業和生活的新空間
  二、粵港澳大灣區融合與發展存在的關鍵問題
    (一)需要進一步提高要素自由流動效率
    (二)規則銜接與機制對接關鍵是要解決服務業開放難題
    (三)著力消除制約基層交流與民間社會交往的主要因素
  三、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融合與發展的政策建議
    (一)聚焦要素流動高效便利,打造粵港澳單一自貿區
    (二)消除制度壁壘,解決服務業「准入不準營」難題

    (三)「軟性治理」推動粵港澳民間交流與合作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