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馬克思人的發展思想研究

  • 作者:李井琦|責編:董喃
  • 出版社:遼寧人民
  • ISBN:9787205114060
  • 出版日期:2024/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83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以「馬克思人的發展思想」為研究對象,從理論層面尋根溯源,系統梳理馬克思代表性文本中所蘊含的人的發展思想,深入分析這一思想形成的社會背景、理論來源、發展進程及核心內容,具體闡釋其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作用。目的在於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更好地堅持人的全面發展的價值取向,使思想政治教育在這一科學思想的指導下,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從馬克思人的發展思想中汲取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的理論力量和實踐智慧。

作者介紹
李井琦|責編:董喃
    李井琦,瀋陽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民論壇·學術前沿》《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期刊發表文章10余篇,主持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遼寧省教育廳高等學校基本科研項目、瀋陽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等。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一、選題目的及意義
    (一)選題目的
  (二)選題意義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國外研究現狀
    (二)國內研究現狀
  三、本書研究方法
    (一)文獻研究法
    (二)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方法
    (三)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方法
  四、本書創新點
    (一)對馬克思人的發展思想做了系統的梳理
    (二)闡釋自由時間和教育對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的重要意義
    (三)分析馬克思人的發展思想對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指導作用
第二章  馬克思人的發展思想形成的社會背景及理論來源
  一、馬克思人的發展思想形成的社會背景
    (一)工業革命開啟資本主義工業化進程
    (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造成工人階級的片面發展
    (三)工人階級的反抗鬥爭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
  二、馬克思人的發展思想的理論來源
    (一)古希臘哲學家關於人的發展的思想
    (二)人文主義者和啟蒙思想家關於人的發展的思想
    (三)空想社會主義者關於人的發展的思想
    (四)德國古典哲學家關於人的發展的思想
第三章  馬克思人的發展思想的發展進程及文本溯源
  一、萌芽時期: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和對人的發展問題的關注
    (一)《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職業選擇對青年發展的意義
    (二)《博士論文》:「定在」中的人的自由發展
    (三)《萊茵報》時期:初步認識到物質利益對人的發展的作用
    (四)《德法年鑒》時期:尋找人的解放和發展的實現條件
  二、形成時期:對異化勞動的批判和對人的發展條件的初步研究
    (一)《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實現人的發展需要消除異化
    (二)《神聖家族》:由抽象的人的發展到現實的人的發展
    (三)《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實踐是人的發展的根本條件
  三、成熟時期:深入研究實現人的發展的社會條件
    (一)《德意志意識形態》:社會異化狀況下人的發展問題
    (二)《共產黨宣言》:無產階級實現自身解放和發展的途徑
    (三)《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從歷史演進尺度把握人的發展
    (四)《資本論》:社會所有制的確立是人的發展的重要條件
    (五)《哥達綱領批判》:共產主義社會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實現
第四章  馬克思人的發展思想的核心內容
  一、「現實的人」的存在是人的發展的首要前提
    (一)個體和類是人在現實中的基本存在形態
    (二)「現實的人」與社會的統一
    (三)人的發展與社會發展的統一
  二、人的發展的推動力量
    (一)生產力是推動人的發展的決定力量
    (二)人在生產和交往的實踐活動中不斷發展
    (三)人的合理需要推動著人的發展

  三、人的發展的價值目標
    (一)擺脫資本主義社會關係對人的發展的束縛
    (二)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四、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的條件
    (一)社會所有制取代私人所有制
    (二)「自覺分工」取代舊式分工
    (三)自由時間的增多
    (四)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第五章  馬克思人的發展思想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作用
  一、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一)促進受教育者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二)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二、構建新型思想政治教育者與受教育者關係
    (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雙主體
    (二)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
  三、遵循教育規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一)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
    (二)將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
  四、營造有利於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環境
    (一)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堅實的物質保障
    (二)構築有利於立德樹人的文化環境
    (三)建設有利於人的全面發展的網路環境
結語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