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鄉記(鄉愁空間的記憶)/品讀城鄉空間系列

  • 作者:編者:陳易//喬碩慶//張燕|責編:孫惠玉//李倩|總主編:陳易
  • 出版社:東南大學
  • ISBN:9787576616811
  • 出版日期:2024/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44
人民幣:RMB 5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選取汕頭鄉村地區作為研究實證,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入手,提出了鄉村研究的根植性、整體性和系統性三大原則,並用通俗的文字深入淺出地探討了鄉村發展過程中的治理特徵、增長模式、發展機制和潛在路徑。本書還從現狀特徵、歷史脈絡、機製成因等角度,初步釐清了汕頭鄉村發展的關鍵問題,並以機制結構性創新為切入點,提出了以文化紐帶、城鄉融合、系統耦合為核心的汕頭鄉村振興戰略路徑和總體思路。
    本書可作為城鄉規劃、產業規劃、國土空間規劃、旅遊規劃、生態規劃等相關行業的研究人員及廣大城鄉發展愛好者的興趣讀本。

作者介紹
編者:陳易//喬碩慶//張燕|責編:孫惠玉//李倩|總主編:陳易

目錄
總序一
總序二
序言
前言
1  初識:從書本到現實的鄉村
  1.1  再讀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
  1.2  當下中國鄉村的普遍現實問題
    1.2.1  鄉村之困
    1.2.2  鄉村之勢
    1.2.3  鄉村之道
    1.2.4  鄉村之術
  1.3  需要堅持的三個基本研究原則
    1.3.1  科茲沃茲地區鄉村考察帶來的啟發
    1.3.2  根植性:鄉村演進的基本脈絡
    1.3.3  整體性:鄉村發展的城鄉融合
    1.3.4  系統性:鄉村振興的耦合邏輯
  1.4  為什麼選擇汕頭作為實證案例
2  探究:根植于傳統鄉村社會經濟組織的增長模式
  2.1  處處可見的鄉村二元景觀
    2.1.1  農業非農的經濟景觀
    2.1.2  半城半鄉的空間景觀
    2.1.3  「三個潮人」的社會景觀
    2.1.4  「弄潮守成」的文化景觀
  2.2  漸入不惑的增長動力機制
    2.2.1  生產要素:低水平利用下的鄉村工業化
    2.2.2  社會要素:宗親社會網路中的柔性經濟
    2.2.3  文化要素:潮汕文化為內核的有機整合
  2.3  既有增長方式的後續乏力
    2.3.1  人口要素流通問題:勞動力短缺與鄉村空心化現象
    2.3.2  土地要素流通問題:用地資源碎片化與制度性約束
    2.3.3  資本要素流通問題:鄉賢反哺難以取代農業供應鏈金融
    2.3.4  要素整體問題:人、地與錢方面的系統發展
3  辨析:聚焦在鄉村振興發展機制的結構創新
  3.1  從三個基本原則剖析發展機制的結構問題
  3.2  發展機制的結構創新:抓住問題的牛鼻子
    3.2.1  社會文化紐帶:對傳統機制的揚棄
    3.2.2  城鄉融合理念:對區域機制的統籌
    3.2.3  系統性的問題:對核心要素的整合
  3.3  用社會文化紐帶優化要素資源,彰顯汕頭鄉村振興特色
    3.3.1  鼓勵社會參與,用鄉情吸引更多潮人反哺家鄉
    3.3.2  強化文化紐帶,用鄉愁吸引更多潮人參與本地建設
  3.4  用城鄉融合理念加快要素流通,實現鄉村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3.4.1  農地改革,打通城鄉要素流通渠道,解決城鄉要素不平衡問題
    3.4.2  農業創新,同步城鄉供需升級環節,解決城鄉要素不充分問題
    3.4.3  品質提升,城鄉環境品質共建,解決人民美好生活需求
  3.5  用系統耦合思路提升要素水平,落實汕頭鄉村振興抓手
  3.6  結論:發展機制結構的「揚棄」與「發展」
4  求索:基於機制創新的鄉村振興總體路線思考
  4.1  鄉村振興總體路線初步設想:從治理、機制到實施
    4.1.1  一個治理目標:鄉村振興現代治理水平的提升

    4.1.2  三大發展機制:潮人紐帶、城鄉融合、要素耦合
  4.1  _3三個實施階段:近中遠期相結合落實工作抓手
  4.2  機制創新一:進一步發揮潮人文化紐帶作用
  4.3  機制創新二:進一步促進城鄉區域融合發展
    4.3.1  繪製汕頭全域城鄉一張藍圖
    4.3.2  統籌汕頭全域鄉村振興戰略
    4.3.3  健全完善城鄉要素流通體系
    4.3.4  實現城鄉區域供需同步對接
  4.4  機制創新三:進一步釋放要素系統耦合效應
    4.4.1  全面提升鄉村產業賦能
    4.4.2  全面提升鄉村人口素質
    4.4.3  全面提升鄉村生態品質
    4.4.4  全面提升鄉村文化內涵
    4.4.5  全面提升鄉村治理能力
5  行動:推動鄉村振興的規劃實踐
  5.1  潮南區全域鄉村建設規劃:「鄉村振興戰略」在區縣層面的規劃實踐
  5.2  以產業振興為主的鄉村規劃實踐
    5.2.1  臚崗的實踐:城鄉產業一體化背景下的鄉村產業升級
    5.2.2  司馬浦轉型:從鄉村經濟、園區經濟邁向特色經濟
    5.2.3  隴田與井都:傳統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融合發展
    5.2.4  藍豐村蝶變:產業創新助力鄉村脫貧振興的發展路徑
  5.3  以人才振興為主的鄉村規劃實踐
  5.4  以文化振興為主的鄉村規劃實踐
    5.4.1  多彩大南山:文化鄉村振興中的紅色與多元體驗
    5.4.2  新文化成田:在堅持傳統的同時擁抱互聯網文化
    5.4.3  傳統隴美村: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經濟發展並行
  5.5  以生態振興為主的鄉村規劃實踐
    5.5.1  生態促經濟:練江濱海發展示範片區整治
    5.5.2  綠色新產業:用生態本色煥新康養慢活鄉鎮
    5.5.3  農業新模式:產業升級構建鄉鎮新發展格局
    5.5.4  美好新篇章:量身定製建設鄉鎮生活新環境
    5.5.5  合作促發展:生態引領聯村共創鄉鎮產業發展共同體
  5.6  以組織振興為主的鄉村規劃實踐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