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1980年,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提出了著名的「第三次浪潮」。
今天,管理大師大前研一從托夫勒的思想中汲取靈感,指出人類社會正迎來「第四次浪潮」。
什麼是「第四次浪潮」?
它是人工智慧與智能手機引發的產業革命,正衝擊著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裁員潮」的反覆出現,「人生百年時代」的不安,從「低慾望社會」跌至「無慾望社會」,層出不窮的新型商業模式……
這就是「第四次浪潮」,一場席捲世界的社會大變革,重塑全球經濟結構和生活方式。它鼓勵個性,追求極致,擁抱想象力,挑戰與機遇並存,只有儘早理解、適應並在其中發揮積極作用的國家、公司和個人才能乘風破浪,屹立潮頭。
對於那時的人們來說,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是「希望之書」,期盼本書也能給今天的讀者帶來希望。
作者介紹
(日)大前研一|責編:陳德元|譯者:程亮//張群
大前研一,早稻田大學畢業后,獲得東京工業大學碩士學位和麻省理工學院(M1T)博士學位。曾任職于日立集團和麥肯錫公司,目前是商業突破公司(Business Breakthrough Co.,Ltd.)董事長、商業突破大學(Business Breakthrough Universify)校長。無國界經濟學與區域國家理論的倡導者。就職麥肯錫公司期間擔任《華爾街日報》特約編輯,並在《哈佛商業評論》發表過多篇論文,內容涉及無國界經濟帶來的公司國際化問題,以城市發展為中心的新區域國家概念等。因其卓越成就,1995年被授予美國聖母大學法學榮譽博士學位。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在1993年管理大師特輯中,評選了17位管理大師;在1994年管理大師特輯中評選了5位管理大師,大前研一都榜上有名。另外在2005年「Thinkers50」評選中,他是亞洲地區唯一入選併名列頂級陣營的人物。專著《The Next Global Stage》于2005年由沃頓商學院出版社(Wharton School Publishing)出版。該著作出版以來廣受好評,被翻譯成13種文字,成為暢銷書。
目錄
推薦序
前言
序章
現狀分析
無法跨越第三次浪潮的日本
搖搖欲墜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多方經濟下行
為何拜登先訪問韓國而非日本
落後於時代的索尼與本田
擔當大臣象徵著政府「功能不全」
日本政府是「失敗組織」的代表
止步于第二次浪潮的日本
第1章
何謂「第四次浪潮」
日本應儘早了解的世界最新潮流
從盛讚到衰退
主題研討 應對第四次浪潮的國家戰略——21世紀型經濟理論①
如果托夫勒尚在人間
「新資本主義」是極權主義
無法理解「無國界經濟」的人們
人類社會迎來的第四次浪潮是什麼?
第一次浪潮是農業革命
第二次浪潮是工業革命
第三次浪潮是信息革命
2025年前工作崗位的增與減
被韓國趕超的日本
擴大招聘與推進「無人化」
獨角獸企業排名
規則與法制對商業的傷害
第四次浪潮的工作前景
未來會消失的職業
網路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奇點后依然存在的工作
偏差值教育是萬惡之源
日本應該做出的選擇
驗證1 「最低時薪3900日元!」全球招聘正在劇變
亞馬遜的基本工資上限降為5000萬日元
「包裝」失去價值
驗證2 第四次浪潮與第三次浪潮的區別
日本無法提升生產率的原因
一台手機驅動世界
值得關注的日本新興企業
「國家」和「公司」的概念正在消失
目前只是第四次浪潮的開端
第2章
對未來的不安可以消除
「課題先進國」日本應展示的未來
日本率先進入少子老齡化與低慾望社會
主題研討 人生百年時代的國家戰略——21世紀型經濟理論②
無視「現實」的人們
「人生百年時代」是一種誤解
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家的困惑
21世紀型經濟將跨越國境
日本持續下降的慾望水準
何謂「2000萬日元養老問題」
「威脅」悲觀國民的政府
年輕人更擔心養老
零利率儲蓄的日本人與零利率消費的美國人
退休後有閑錢的日本人
日本人應該放棄的兩種說法
美國人的生活計劃與資金計劃
退休后度假的義大利人
失去愛好的日本老年人
日本的「孤獨老人」持續增加
為何只有日本人對未來感到不安
日本應該怎麼辦?
養老保障制度的資金問題
讓專家消除經濟擔憂
個人金融資產需要高利率
容積率倍增很有效
為何日美的養老資產相差10倍?
將住房投資與書房納入預算
大前研一「21世紀型經濟理論」總結
提議1 經濟新常識—「利率上調則經濟復甦」
日銀總裁黑田東彥加速日元貶值
美國上調利率的意圖
提議2 給沉默的大多數的提案
為何自民黨會「政治分肥」?
給父母的生活補貼也應納入預算
應對少子化挑戰
如何驅動富裕階層的資產
第3章
生存的關鍵在於「極致型」
將自身優勢發揮到極致
超越「選擇與集中」的經營方式
主題研討 將企業優勢發揮到極致的經營戰略——21世紀型經濟理論③
經營者需要「想象力」
關注企業極致優勢的背景
「GAFA」不斷打破行業壁壘
掌握「從A到Z」的一切
「均衡發展型」與「極致型」
日本企業低迷的原因
日本企業顯著的低利潤率
1+1≠2的多元化
將自身優勢發揮到極致的企業
雀巢多元化發展的優勢
發展中的富士膠片與西門子
半導體企業何以盛衰?
露露樂蒙(Lululemon)快速發展的秘密
索尼與松下的差距
新型商業模式——「虛擬主播」(Vtuber)
「atelier haruka」的成功之道
日本企業的問題與對策
均衡發展型企業的極限
轉型極致型企業的步驟
何謂極致型人才
經營者要成為極致型人才
「企業參謀」與組建團隊也是一種方法
補充研討1 如何評價優衣庫董事長柳井正的表態?
「俄羅斯人也有生活的權利」
等待還是退出?
「年薪增長40%」的衝擊
補充研討2 日本電報電話公司(NTT)的新型「遠程辦公」將改變日本
在家裡上班,去公司等於出差
利於加強員工的「想象力」
後記
培養孩子的「手機想象力」
避免陷入「考證」「終身學習」的跟風熱潮
應該學習什麼技能?
擺脫文部省的束縛,實施新的教育
手機開啟全新人生
譯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