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報告(2024No.4)

  • 作者:高明華//鄭欣圓//趙璐瑤|責編:史岩
  • 出版社:中國紡織
  • ISBN:9787522922508
  • 出版日期:2024/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94
人民幣:RMB 2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中國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報告.No.4,2024》是第三方評價機構——北京師範大學公司治理與企業發展研究中心開發的第4部全樣本、全方位、多角度評價中國上市公司質量EESG的指數研究報告。
    本報告基於《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的基本精神,以及ESG信息披露全球發展趨勢,從公司治理、社會責任和環境保護三個維度,使用132個具體指標,利用各種公開渠道,採集基礎數據和指標數據近120萬,在此基礎上,運用科學的方法,計算出了2023年5061家上市公司(剔除截至2024年3月31日因上市不足一年而導致信息披露不完整以及截至2024年7月10日本報告開始撰寫時退市和暫停上市的公司)的質量/ESG指數,並進行了總體排名,以及地區、省份(含典型省份)、行業(含典型行業)、所有制、最終控制人、上市板塊、滬深300/非滬深300等多角度的比較。全部被評價上市公司的質量/ESG指數數據(包括總排名,以及按地區、省份、行業、所有制、最終控制人和上市板塊的排名)可以通過北京師範大學公司治理與企業發展研究中心獲取。
    本報告計算的中國上市公司質量IESG指數是一種相對值,是把各維度最高實際分值設為100分重新計算的結果,它只是說明「A公司的質量或ESG水平比B公司高」,或者「B公司的質量或ESG水平比A公司低」,而不能說明不同公司之間的具體差距有多大。
    本報告有助於推動對ESG的認知和信息披露工作,有助於監管機構充分了解上市公司質量/ESG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使監管更加有的放矢;有助於幫助投資者降低信息不對稱程度,精準進行ESG投資,有效避免投資風險,提升投資收益;有助於幫助公司了解自身與其他公司存在的差距,提升公司競爭力,增強對投資者的吸引力;有助於引導股票價格客觀反映公司真實績效,避免股市崩盤風險;有助於幫助欲進行混改的企業尋找高質量的合作股東,助推混改取得成功;有助於為上市公司研究提供大數據支持,保證研究結論的客觀性和實踐性。

作者介紹
高明華//鄭欣圓//趙璐瑤|責編:史岩
    高明華,經濟學博士、博士后,北京師範大學公司治理與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兼任教育部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新華社特約經濟分析師,上海證券交易所第一屆信息披露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出版集團顧問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清華大學、南開大學、中央財經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等單位學術機構的學術委員或研究員。先後就職于南開大學、北京大學和中國銀行總行。     2001年初,高明華創立北師大公司治理與企業發展研究中心,這是最早的公司治理專門研究機構之一。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作為最早研究中國公司治理問題的學者之一,高明華就提出了國有資產三級運營體系的設想,對國企公司治理進行了較深入的探索。其關於國有資產三級運營體系、國企分類改革和分類治理、國企負責人分類和分層等觀點均為國家及有關政府機構所採納。20多年來,作為中國公司治理理論的探索者和先行者,高明華及其研究團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奠定了其在學術界的領先地位。2008年,在國內外率先提出「中國公司治理分類指數」概念,並創立「中國公司治理分類指數資料庫」,推出「中國公司治理分類指數系列報告」,目前已出版6類14部指數報告,出版指數報告居國內首位,並建成了國內最大規模的公司治理分類指數專業性資料庫。中國公司治理分類指數系列被國內外專家認為是「可以列入公司治理評級史冊的重要研究成果」。2014年10月,發起成立「中國公司治理論壇」。     高明華主持及參與的國內外課題有四十余項,獨立、合作出版著譯作49部,發表論文和研究報告兩百余篇。相關成果(包括合作)曾獲第十屆和第十一屆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等獎勵,其代表性著述主要有:《關於建立國有資產運營體系的構想》(1994)、《權利配置與企業效率》(1999)、《公司治理:理論演進與實證分析》(2001)、《公司治理學》(2009)、《中國國有企業公司治理分類指引》(2015)、《政府規制與國有壟斷企業公司治理》(2015)、「中國公司治理分類指數報告系列」(2009-2015)(包括高管薪酬、信息披露、財務治理、企業家能力、董事會治理和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等六類14部),主編《治理譯叢》(4本)和《公司治理與國企改革叢書》(8本)。     研究方向:公司治理、企業理論、國資監管與國企改革、民營企業發展等。

目錄
第1章  導論
  1.1  ESG為什麼「火爆」
  1.2  防止ESG誇大化
  1.3  ESG應向公司治理本源回歸
  1.4  ESG與公司質量的關係
  1.5  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ESG水平
  1.6  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的相對性
  1.7  評價上市公司質量/ESG有何意義
第2章  中國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指標體系、評價方法和評價範圍
  2.1  中國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指標體系選擇的基本依據
  2.2  中國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指標體系
    2.2.1  公司治理維度(CLCQIVESGI-CG)指標體系
    2.2.2  社會責任維度(CLCQI/ESGI-SR)指標體系
    2.2.3  環境保護維度(CLCQIESGI-EP)指標體系
  2.3  中國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計算方法
    2.3.1  公司治理維度(CLCQIVESGI-CG)計算方法
    2.3.2  社會責任維度(CLCQIESGI-SR)計算方法
    2.3.3  環境保護維度(CLCQIESGI-EP)計算方法
    2.3.4  中國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CLCQIVESGI)計算方法
  2.4  中國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評價範圍及相關概念
    2.4.1  評價範圍
    2.4.2  相關概念
    2.4.3  特別說明
第3章  中國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總體水平
  3.1  非金融業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總體水平
  3.2  金融業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總體水平
第4章  中國非金融業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地區排名及比較
  4.1  公司質量/ESG指數的地區排名及比較
  4.2  公司治理分項指數的地區排名及比較
  4.3  社會責任分項指數的地區排名及比較
  4.4  環境保護分項指數的地區排名及比較
第5章  中國非金融業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典型省份比較
  5.1  北京市
    5.1.1  總體比較
    5.1.2  所有制比較
  5.2  廣東省
    5.2.1  總體比較
    5.2.2  所有制比較
  5.3  江蘇省
    5.3.1  總體比較
    5.3.2  所有制比較
  5.4  山東省
    5.4.1  總體比較
    5.4.2  所有制比較
  5.5  上海市
    5.5.1  總體比較
    5.5.2  所有制比較
第6章  中國非金融業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行業排名及比較
  6.1  公司質量/ESG指數的行業排名及比較
  6.2  公司治理分項指數的行業排名及比較

  6.3  社會責任分項指數的行業排名及比較
  6.4  環境保護分項指數的行業排名及比較
第7章  中國非金融業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典型行業比較
  7.1  採礦業(B)
    7.1.1  總體比較
    7.1.2  所有制比較
  7.2  醫藥製造業(C27)
    7.2.1  總體比較
    7.2.2  所有制比較
  7.3  汽車製造業(C36)
    7.3.1  總體比較
    7.3.2  所有制比較
  7.4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給業(D)
    7.4.1  總體比較公
    7.4.2  所有制比較
  7.5  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I)
    7.5.1  總體比較
    7.5.2  所有制比較
第8章  中國非金融業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所有制排名及比較
  8.1  公司質量/ESG指數的所有制排名及比較
  8.2  公司治理分項指數的所有制排名及比較
  8.3  杜會責任分項指數的所有制排名及比較
  8.4  環境保護分項指數的所有制排名及比較
第9章  中國非金融業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實際控制人排名及比較
  9.1  公司質量/ESG指數的實際控制人排名及比較
  9.2  公司治理分項指數的實際控制人排名及比較
  9.3  社會責任分項指數的實際控制人排名及比較
  9.4  環境保護分項指數的實際控制人排名及比較
第10章  中國非金融業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上市板塊排名及比較
  10.1  公司質量/ESG指數的上市板塊排名及比較
  10.2  公司治理分項指數的上市板塊排名及比較
  10.3  社會責任分項指數的上市板塊排名及比較隊時公
  10.4  環境保護分項指數的上市板塊排名及比較
第11章  中國金融業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排名及比較
  11.1  公司質量/ESG指數比較
    11.1.1  地區比較
    11.1.2  所有制比較
    11.1.3  實際控制人比較
    11.1.4  細分行業比較
  11.2  公司治理分項指數比較
    11.2.1  地區比較
    11.2.2  所有制比較
    11.2.3  實際控制人比較
    11.2.4  細分行業比較
  11.3  社會責任分項指數比較
    11.3.1  地區比較
    11.3.2  所有制比較
    11.3.3  實際控制人比較
    11.3.4  細分行業比較
  11.4  環境保護分項指數比較

    11.4.1  地區比較
    11.4.2  所有制比較
    11.4.3  實際控制人比較
    11.4.4  細分行業比較
第12章  中國滬深300與非滬深300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比較
  12.1  非金融業滬深300與非滬深300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比
    12.1.1  公司質量/ESG指數比較
    12.1.2  公司治理分項指數比較
    12.1.3  社會責任分項指數比較
    12.1.4  環境保護分項指數比較
  12.2  金融業滬深300與非滬深300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比較
    12.2.1  公司質量/ESG指數比較
    12.2.2  公司治理分項指數比較
    12.2.3  社會責任分項指數比較
    12.2.4  環境保護分項指數比較
第13章  中國非金融業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前100名及分佈
  13.1  非金融業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前100排名
  13.2  非金融業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前100名-地區分佈
  13.3  非金融業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前100名-省份分佈
  13.4  非金融業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前100名-行業分佈
  13.5  非金融業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前100名-所有制分佈
  13.6  非金融業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前100名-實際控制人分佈
  13.7  非金融業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前100名-上市板塊分佈
  13.8  非金融業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前100名-滬深300/非滬深300分佈
第14章  中國金融業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前30名及分佈
  14.1  金融業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前30排名
  14.2  金融業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前30名-地區分佈
  14.3  金融業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前30名-所有制分佈
  14.4  金融業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前30名-實際控制人分佈
  14.5  金融業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前30名-滬深300/非滬深300分佈
第15章  中國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排名
  15.1  2023年中國非金融業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總排名
  15.2  2023年中國非金融業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排名
  15.3  2023年中國非金融業非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排名
  15.4  2023年中國金融業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總排名
附一  中國上市公司治理分類指數報告系列
附二  中國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報告系列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