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供應鏈戰略頂層設計(一句話解構供應鏈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國家級繼續教育基地指定教材)/供應鏈之道

  • 作者:宮迅偉|責編:張競余//劉新艷
  • 出版社:機械工業
  • ISBN:9787111767138
  • 出版日期:2024/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74
人民幣:RMB 7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凝聚了作者多年實戰經驗與培訓咨詢的精髓,獨創性地提出了「SCM321」模型,旨在全面、深入地剖析供應鏈管理內核。
    作者以一句凝練的話語,精準捕捉了供應鏈管理的要義,即精通供應鏈,就是要精通三個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兩條主線(組織之間高效協同和供需之間精準對接)和一個突破口(要快、要柔的交付能力)。其中,信息流的作用最為突出,由此作者產生了一個深刻的洞見:信息流問題解決了,供應鏈問題就解決了一半。
    此外,本書遵從「4P+C」模型,即聚焦產品、流程、夥伴、渠道/設施(4P)這四個要素,一切以客戶(C)為中心,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從而幫助讀者一同構建供應鏈戰略頂層設計。做到大處著眼,構建全景圖;小處著手,落地又實操。

作者介紹
宮迅偉|責編:張競余//劉新艷
    宮迅偉,中采商學首席專家,中國好採購大會創始人,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物流工程分會理事、國家級培訓基地首席專家,中國建築材料流通協會重大工程委員會數字化採購研究室主任。

目錄
推薦序
序言  一句話解構供應鏈,構建供應鏈戰略頂層設計
第1章  供應鏈戰略頂層設計:以客戶為中心
  1.1  在公司應該聽誰的,99%的人都回答錯了
  1.2  「供應鏈」應改為「需求鏈」嗎
  1.3  「4P+C」模型:構建高效的供應鏈管理全景圖
  1.4  產品:設計時就要考慮供應鏈
  1.5  流程:優化流程要聚焦客戶需求
  1.6  夥伴:要想選對供應商,先要了解客戶
  1.7  渠道/設施:聚焦客戶需求,布局供應鏈
  1.8  供應鏈重構,要不忘初心
  1.9  LocalforLocal:供應鏈管理的基本法則
  1.10  出海供應鏈,向海爾、小米學什麼
  1.11  跨境電商:基於「4P+C」模型,重構供應鏈
  1.12  創新創業企業如何搭建供應鏈
  1.13  「既要,又要,還要」是錯誤的
  1.14  供應商的優化大於料號的優化
  1.15  構建從戰略到執行的供應鏈業務框架
  本章小結:員工的執行力,不是為了上級
第2章  抓住信息流:供應鏈管理事半功倍
  2.1  賓館入住的尷尬:信息流斷裂的代價
  2.2  「三流」問題深挖,一半都是信息流問題
  2.3  信息一致性:供應鏈管理的基石
  2.4  牛鞭效應:信息流不一致的代價
  2.5  信息質量:全、真、精、新
  2.6  信息質量:供應鏈金融的基石
  2.7  客戶需求:穿針引線,串聯供應鏈
  2.8  需求預測:供應鏈的原始驅動力
  2.9  明知預測不準,為何還要預測
  2.10  為何寶潔高度重視沃爾瑪的POS機
  2.11  如何提高需求預測的準確性
  2.12  需求管不好,供應鏈沒方向
  2.13  拿到的訂單,可能只是預測
  本章小結:供應鏈管理—從銷售計劃啟程
第3章  組織之間高效協同:做到四個一致
  3.1  四個一致:確保組織間高效協同
  3.2  信息一致:客戶需求只有一個,大家不要互相猜
  3.3  認知一致:管理水平的天花板
  3.4  信任一致:組織協同的靈魂
  3.5  能力一致:供應鏈高效運作的基石
  3.6  頻繁招標,不利於協同
  3.7  用競爭代替管理,不利於協同
  3.8  大企業更應該重視供應商管理
  3.9  以大欺小,最終受損的是自己
  3.10  為何採購人員會「替供應商說話」
  3.11  供應商績效差,一半的責任在採購方
  3.12  優秀的採購:供應商的「總經理」
  3.13  採購:供應鏈資源的協同者
  3.14  戰略一致性:打破企業隔閡、部門壁壘
  3.15  要設立一對互相矛盾的指標

  本章小結:追求「四個一致」,日本企業偏愛新大學生
第4章  供需之間精準對接:重在產銷平衡
  4.1  供需之間精準對接:供應鏈管理的主線
  4.2  精準對接的核心:數量、質量、時間和結構匹配
  4.3  精準對接的極致:零庫存
  4.4  精準研發:打造「適銷對路」的產品
  4.5  精準採購:用5R原則指導供需對接
  4.6  產銷平衡會:最高級別的供應鏈會議
  4.7  成功的產銷平衡會,要明確輸入和輸出
  4.8  一個計劃,一個指揮
  4.9  用計劃管住變化,以不變應萬變
  4.10  為什麼歐美航空公司會超額訂座
  4.11  都是「拍腦袋」,為何別人比你准
  4.12  訂貨頻率越高,可能客戶水平越高
  4.13  考核供應商,要評估其供應鏈管理能力
  4.14  精準對接,不僅看當下,還看長遠
  本章小結:「三流」精準對接,實現產銷平衡
第5章  一個突破口:交付要快和柔
  5.1  交付能力的三個等級
  5.2  「五個執行」,確保準時交付
  5.3  你的交期定義可能是錯的
  5.4  端到端:真正的起點與終點
  5.5  縮減四個核心周期,達成快速交付
  5.6  訂單處理周期,有巨大改善空間
  5.7  運用精益工具ECRS,縮短訂單處理周期
  5.8  「多、快、好、省」,沒有最快,只有更快
  5.9  確保「三柔」,實現柔性交付
  5.10  延遲策略與推拉平衡點策略
  5.11  衍生的10種延遲策略與推拉平衡點策略
  5.12  不尊重供應商交期,就是不尊重自己
  5.13  要想交付快,必須管好長周期物料
  5.14  做好齊套率:一個也不能少
  5.15  服務與體驗:未來差異化競爭的核心
  本章小結:交付經理,供應鏈中的新角色
第6章  風險管理,要補「薄弱環節」
  6.1  出乎意料,日本味精廠停產影響全球晶元供應
  6.2  避免「掉鏈子」是供應鏈管理的首要任務
  6.3  風險無時不在,風險管理並非「沒事找事」
  6.4  四個關鍵特性構建風險管理核心框架
  6.5  如何提升供應鏈韌性
  6.6  風險管理要融入業務流程
  6.7  培育風險洞察「基因」,增強風險敏感性
  6.8  識別風險,不留死角
  6.9  風險控制的「三道防線」
  6.10  風險登記簿,記錄「看見」的風險
  6.11  評估供應鏈脆弱性的兩個模型
  6.12  供應鏈風險管理的「4T」法則
  6.13  業務連續性計劃、災害恢復計劃與PlanB
  6.14  利用約束理論「五步聚焦法」找瓶頸
  6.15  中國企業出海,如何管控供應鏈風險

  本章小結:管控三個流,控制供應鏈風險
第7章  供應鏈創新:三個流+數字化
  7.1  SCM321視角:線上如何打敗線下
  7.2  供應鏈創新:「軟硬兼施」
  7.3  供應鏈創新:產品與市場雙輪驅動
  7.4  更智能、更高效、可持續是創新方向
  7.5  9種常見的供應鏈創新模式
  7.6  為創新設立指標:「4P+C」模型下的考量
  7.7  定製化時代:每個人都能擁有自己的品牌
  7.8  定製不難,難的是大規模定製
  7.9  製造業的未來是柔性製造
  7.10  用Cell生產方式應對多品種小批量
  7.11  AI重構信息流:推動供應鏈創新
  7.12  一物一碼,一碼到底
  7.13  直播帶貨:全面重構供應鏈
  7.14  新零售創新:「一盤貨」重構「人、貨、場」
  7.15  跨界合作:擦出供應鏈管理新火花
  本章小結:用「4P+C」和「SCM321」打造爆款供應鏈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