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經濟增長能源安全與碳排放--基於上合組織與一帶一路的分析/上海政法學院建校40周年系列叢書

  • 作者:李鵬|責編:魏星//隋曉雯
  •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
  • ISBN:9787576415575
  • 出版日期:2024/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51
人民幣:RMB 4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分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經濟增長與上合組織成員國經濟增長動力來源分析、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能源安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碳排放三個部分。作者綜合運用統計學能源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國家安全學等學科知識進行分析。本著作中的研究,都是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

作者介紹
李鵬|責編:魏星//隋曉雯
    李鵬(1980?),出生於湖北安陸,現任教於上海政法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講師,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后,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

目錄
第一部分  「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經濟增長與上合組織成員國經濟增長動力來源分析
  第一章  「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技術進步與勞動力人口增長關係的實證研究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技術進步與勞動力人口增長的數理模型
    第三節  技術進步與勞動力人口增長數量關係的計量模型研究設計
    第四節  對計量回歸結果的解釋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二章  人口密度與經濟增長之間是否存在倒U型曲線關係——基於「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分析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人口密度與經濟增長的數理模型
    第三節  人口密度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效應分析
    第四節  一個校準分析
    第五節  人口密度與經濟增長數量關係的計量模型研究設計
    第六節  人口密度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經濟增長)之間存在倒U型曲線關係的一個經濟學解釋
    第七節  本章小結
  第三章  「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人口密度增長速度與經濟增長速度關係的實證研究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人口密度增長速度與經濟增長速度的數理模型
    第三節  人口密度增長速度與經濟增長速度的計量模型研究設計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產業結構演進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研究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產業結構演進對經濟增長影響的數理模型
    第三節  「一帶一路」共建國家β1、β2和β3大小的估計
    第四節  產業結構演進過程中人均產出數量特徵的一個校準分析
    第五節  產業結構演進對經濟增長影響的計量模型研究
    第六節  本章小結
  第五章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經濟增長動力來源分析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基於產業層面的經濟增長核算方程的推導
    第三節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名義經濟增長速度的分解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二部分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能源安全
  第六章  基於圖論原理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國際能源大通道建設的實證研究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圖論原理介紹
    第三節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國際能源大通道建設的必然性分析
    第四節  基於圖論原理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國際能源大通道路徑的存在性分析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三部分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碳排放
  第七章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碳達峰時間問題研究
    第一節  數據
    第二節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碳達峰時間分析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八章  環境庫茲涅茨曲線在上海合作組織區域的檢驗
    第一節  數據
    第二節  上海合作組織EKC曲線分析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九章  中國在2030年之前實現碳達峰的可行路徑分析——基於分行業視角的分析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碳排放的數理模型
    第三節  中國及其省份碳排放量的計算
    第四節  中國碳排放量的數值模擬分析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十章  印度碳達峰的最優路徑研究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印度碳達峰時間的預測分析
    第三節  理論模型
    第四節  印度在2038年實現碳達峰的一個數值模擬分析
    第五節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