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本書以數字經濟時代為大背景,對中國製造業現代產業體系展開深入且細緻的研究。全書分為十個主要章節,四個主要部分。首先,在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章),本書從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視角對製造強國視角下,中國製造業產業體系的演進和經驗借鑒展開深入分析;其次,在第二部分(第三章、第四章),本書引入數字經濟的時代背景,圍繞數字經濟如何與製造業現代產業體系融合及內涵特徵界定展開探究;再次,在第三部分(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本書分別從指標體系、影響因素、國際競爭力三個維度展開數字經濟時代製造業現代產業體系的實證分析;最後,在第四部分(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本書形成總體的發展戰略路徑與對策建議。
作者介紹
唐曉華|責編:高婭
唐曉華,經濟學博士、遼寧大學經濟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遼寧大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方向帶頭人,「遼寧大學先進位造業研究中心」主任。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牛津大學高級訪問學者,兼任中國工業經濟學會副理事長,中國企業管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管理科學學會理事。
唐曉華教授長期以來積極關注我國製造業發展的前沿理論和重大實踐問題,在製造業相關領域進行積極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些具有開拓性和創新性的研究成果。先後作為首席專家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1項,主持其他國家或省部級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多項。在《經濟研究》《中國工業經濟》《世界經濟與政治》《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等國內核心期刊(CSSCI)發表學術論文60多篇。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和經濟管理出版社出版學術著作10余部。曾獲得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著作類「三等獎」1次,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政府)獎「一等獎」2次,獲得其他省級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二等獎」多次。曾榮獲「遼寧省五一勞動獎章」「瀋陽市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目錄
第一章 製造業現代化產業體系歷史演進:理論邏輯
第一節 製造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理論溯源
第二節 全球製造業現代化產業體系演進邏輯
第三節 中國製造業現代化產業體系演進歷程
第四節 製造業現代化產業體系演進的主要特徵
第二章 製造強國數字經濟與製造業現代化產業體系經驗借鑒:實踐訴求
第一節 製造強國製造業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的實踐與總結
第二節 製造強國的數字經濟與製造業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戰略比較
第三節 製造強國數字經濟和製造業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戰略對中國的啟示
第三章 數字經濟和製造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融合發展
第一節 數字經濟與製造業現代化產業體系融合的理論邏輯
第二節 數字經濟與製造業現代化產業體系融合的實踐表徵
第三節 數字經濟和製造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融合方式
第四章 數字經濟時代製造業現代化產業體系內涵及特徵
第一節 數字經濟時代催生製造業現代化產業體系新內涵
第二節 數字經濟時代催生製造業現代化產業體系新特徵
第三節 數字經濟時代製造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定位分析
第五章 數字經濟時代中國製造業現代化產業體系評價指標體系
第一節 評價指標體系的整體框架
第二節 數字經濟時代製造業現代化產業體系測度方法
第三節 數字經濟時代製造業現代化產業體系評價指標體系測度
第六章 數字經濟時代中國製造業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的影響因素分析
第一節 數字經濟時代製造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影響因素理論分析
第二節 模型設定、數據選取與研究方法
第三節 全國及地區層面的貝葉斯模型平均估計結果分析
第四節 實證研究結論及政策建議
第七章 數字經濟時代中國製造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國際競爭力實證分析
第一節 數字經濟賦能製造業現代化產業體系國際競爭力的理論分析
第二節 模型設定、指標體系構建與數據來源
第三節 數字經濟對製造業產業體系國際競爭力影響的實證結果分析
第四節 實證研究結論及政策建議
第八章 數字經濟時代中國製造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發展戰略
第一節 數字經濟時代製造業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的平台體系優化戰略
第二節 數字經濟時代製造業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的產業鏈現代化戰略
第三節 數字經濟時代製造業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的協同聯動戰略
第四節 數字經濟時代製造業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的綠色低碳戰略
第五節 數字經濟時代製造業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的自主可控戰略
第九章 數字經濟時代中國製造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發展路徑
第一節 數字經濟時代製造業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的目標取向
第二節 數字經濟時代製造業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的典型案例
第三節 數字經濟時代製造業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的國際經驗
第四節 數字經濟時代製造業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的路徑選擇
第十章 數字經濟時代中國製造業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的對策建議
第一節 促進數據要素數字技術雙輪驅動,助力產業體系構建
第二節 明確戰略地位,加強頂層設計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