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開發控制體系及其制度形態研究/城鄉規劃管理基礎理論研究系列

  • 作者:龐曉媚//周劍雲//蔡小波//黎淑翎//陳璐|責編:姜來|總主編:周劍雲
  • 出版社:東南大學
  • ISBN:9787564199258
  • 出版日期:2024/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31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開發控制是一項複雜的制度,涉及到規劃法規體系、規劃編製體系、規劃行政程序以及行政技術人員的支撐體系,這些要素是如何有效組織並高效運作,在我國一直缺乏清晰的梳理。書稿對開發控制目標的演變、開發的定義與內涵、開發控制的形式、開發控制的制度規則與邏輯、開發控制的程序等核心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同時通過詳實的開發控制歷史研究、國內外規劃許可制度對比研究提供大量的基礎資料,學術性與工具性兼顧,面向不同的讀者群體,為深入了解開發控制的相關知識提供基礎資料。

作者介紹
龐曉媚//周劍雲//蔡小波//黎淑翎//陳璐|責編:姜來|總主編:周劍雲

目錄
圖片目錄
表格目錄
註釋目錄
專家推薦/李曉江
叢書前言/周劍雲
序一/尹稚
序二/于立
1  開發控制的制度目標
  1.1  城市發展的歷史進程與開發控制目標
    1.1.1  自然聚居時期的鄉村和小鎮:協調相鄰利益
    1.1.2  王權統治時期的城市:美學與社會控制
    1.1.3  商品經濟主導時期的城市:從土地開發中獲取收益
    1.1.4  工業革命后的城市快速發展時期:干預開發與調節人居環境
    1.1.5  二戰之後的城市發展時期:多元目標的探索
    1.1.6  面向21世紀:可持續發展
  1.2  基於可持續發展要求的開發控制制度目標
    1.2.1  建立「妨礙制度」,保障基本權利
    1.2.2  將開發收益還原為公共利益
    1.2.3  創新開發控制機制,提升人居環境
    1.2.4  將社會控制轉為促進社會公正與階層的融合
    1.2.5  拓展美學控制的要素,營造理想的城市公共空間
    1.2.6  促進開發活動與城市發展戰略的融合
    1.2.7  通過「程序正義」平衡可持續發展的衝突
  1.3  本章結語
2  開發管制的權力淵源與開發管制模式
  2.1  英國的規劃許可管制模式
  2.2  美國的區劃管制模式
  2.3  混合管制模式
    2.3.1  香港的混合管制模式
    2.3.2  新加坡的混合管制模式
    2.3.3  昆士蘭州的混合管制模式
  2.4  管制模式的比較與評價
  2.5  本章結語
3  開發控制制度的多維屬性
  3.1  開發控制制度的實踐及理論發展
    3.1.1  城市早期的開發控制實踐
    3.1.2  工業革命后規劃理論的發展
    3.1.3  開發控制研究的轉折
    3.1.4  新馬克思主義學派的滲透
    3.1.5  城市政體理論的推動
    3.1.6  制度經濟學理論的影響
    3.1.7  后現代城市研究理論的思潮
  3.2  開發控制制度的多維屬性
    3.2.1  政治性
    3.2.2  經濟性
    3.2.3  技術性
    3.2.4  地方性
  3.3  本章結語
4  開發術語的法律定義
  4.1  專業術語與概念的關係

  4.2  中文「開發」概念的詞典含義
  4.3  「開發」作為專業術語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定義
    4.3.1  英國《1947城鄉規劃法》中「開發」的概念與定義
    4.3.2  《1961紐約區劃規例》中「開發」的定義
    4.3.3  昆士蘭州《1997整合規劃法》中「開發」術語的定義與解釋
    4.3.4  1998年《新加坡規劃法》中「開發」的定義
    4.3.5  《香港城市規劃條例》中「開發」的定義與解釋
  4.4  「開發」術語含義的比較與討論
    4.4.1  英國、中國香港和新加坡將「開發」的專業概念直接轉化為法律術語
    4.4.2  昆士蘭州《整合規劃法》以列舉的方式規定「開發」的範圍(開發概念的外延)
    4.4.3  《1961紐約區劃規例》將「開發」作為一般專業詞語進行解釋
  4.5  本章結語
5  開發控制原理與分類審批的邏輯
  5.1  工程項目審批與開發控制的關係
    5.1.1  開發控制目的的演變
    5.1.2  開發控制的組成以及工程項目審批的環節
  5.2  基於開發項目負外部性的評估構建分類審批的邏輯
    5.2.1  開發目的與開發控制目的的一致性識別
    5.2.2  外部性影響的程度
    5.2.3  外部性影響的確定性
  5.3  開發活動分類與批准(許可)形式分類的整合框架
    5.3.1  認可與備案
    5.3.2  豁免或授權
    5.3.3  合法性審查/第三方評估
    5.3.4  規劃許可
    5.3.5  其他改進規制效率的手段
  5.4  開發項目生成的邏輯性與階段性
  5.5  本章結語
6  開發控制的法定形式
  6.1  工程行政認可
    6.1.1  工程行政認可的表現方式
    6.1.2  工程行政認可的法律含義
    6.1.3  工程行政認可的對象
    6.1.4  工程行政認可的制度基礎
  6.2  法律授權許可
    6.2.1  法律授權許可的表現方式
    6.2.2  法律授權許可的法律含義
    6.2.3  法律授權許可的對象
    6.2.4  法律授權許可的制度基礎
  6.3  區劃賦權許可
    6.3.1  區劃賦權許可的表現方式
    6.3.2  區劃賦權許可的法律含義
    6.3.3  區劃賦權許可的對象
    6.3.4  區劃賦權許可的制度基礎
  6.4  規劃行政許可
    6.4.1  規劃行政許可的表現方式
    6.4.2  規劃行政許可的法律含義
    6.4.3  規劃行政許可的對象
    6.4.4  規劃行政許可的制度基礎
  6.5  開發建設協議

    6.5.1  開發建設協議的表現方式
    6.5.2  開發建設協議的法律含義
    6.5.3  開發建設協議的對象
    6.5.4  開發建設協議的制度基礎
  6.6  土地契約(土地出讓合同/租賃協議)
    6.6.1  土地契約的表現方式
    6.6.2  土地契約的法律含義
    6.6.3  土地契約的對象
    6.6.4  土地契約的制度基礎
  6.7  本章結語
7  典型開發控制形式:美國區劃
  7.1  美國區劃的歷史淵源
    7.1.1  從妨害原則到土地使用分區規制
    7.1.2  從建築規則到分區規則
    7.1.3  從私人契約到公共管制
    7.1.4  從傳統歐幾里得區劃到綜合分區管制
  7.2  區劃的制度特點
    7.2.1  區劃的權力來源——警察權的拓展
    7.2.2  區劃與規劃的聯繫與差別
    7.2.3  區劃制度的普適性
  7.3  美國區劃多層級的裁量機制
    7.3.1  一般規則
    7.3.2  特殊規則
    7.3.3  裁量型特殊規則
    7.3.4  變通
    7.3.5  特別許可
    7.3.6  區劃修正
  7.4  本章結語
8  典型開發控制形式的程序
  8.1  英國的規劃許可程序
    8.1.1  規劃許可的程序構成
    8.1.2  規劃許可的程序特點
  8.2  香港的土地契約程序
    8.2.1  土地契約的程序構成
    8.2.2  土地契約的程序特點
  8.3  新加坡的土地批租程序
    8.3.1  土地批租的程序構成
    8.3.2  土地批租的程序特點
  8.4  美國的區劃修正及建築許可程序
    8.4.1  區劃修正許可的程序構成
    8.4.2  建築許可的程序構成
    8.4.3  美國規劃許可的特點
  8.5  澳大利亞的開發許可程序
    8.5.1  開發許可的程序構成
    8.5.2  開發許可的程序特點
  8.6  日本的工程認可程序
    8.6.1  工程認可的程序構成
    8.6.2  工程認可的程序特點
  8.7  本章結語
9  規劃許可的普遍性程序

  9.1  規劃許可程序的劃分及其依據
    9.1.1  通過前期準備降低制度成本
    9.1.2  通過許可維護保障公眾利益
    9.1.3  通過許可救濟保障公民權利
  9.2  規劃許可申請的前期程序
    9.2.1  咨詢
    9.2.2  預申請
    9.2.3  準備申請材料
  9.3  規劃許可的申請及授予程序
    9.3.1  申請與受理
    9.3.2  磋商與談判
    9.3.3  決定與公告
  9.4  規劃許可的維護程序
    9.4.1  規劃許可的變更
    9.4.2  規劃許可的撤回
    9.4.3  許可的撤銷
    9.4.4  許可的註銷
  9.5  規劃許可的救濟程序
    9.5.1  規劃許可的申訴
    9.5.2  規劃許可的強制執行
  9.6  規劃許可核心程序的設置理念
    9.6.1  協商談判與制度成本
    9.6.2  公示聽證與知情權
    9.6.3  許可撤回與信賴原則
    9.6.4  許可申訴與法律救濟
    9.6.5  強制執行與制度權威
  9.7  規劃許可的利益相關者及決策
    9.7.1  利益相關者的構成
    9.7.2  規劃許可行政的權力模式
    9.7.3  規劃許可決策的考慮因素
    9.7.4  規劃許可決策的附加條件
  9.8  本章結語
附錄
  1  英國規劃許可申請書
  2  美國建築許可申請書
  3  日本建築確認申請書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