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經濟的未來可能性

  • 作者:蔡昉|責編:惲薇//孔慶梅
  • 出版社:社科文獻
  • ISBN:9787522836577
  • 出版日期:2024/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30
人民幣:RMB 7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對於很多實現趕超發展的國家來說,人口與經濟的對立統一關係是不可迴避的現實挑戰。是否存在這樣一種政策框架,既能挖掘生育潛力,又能激發經濟增長動能?用什麼方式能夠有效促進社會流動?社會福利體系建設與增強國家競爭力存在怎樣的關係?科技進步推動經濟增長,進而達到豐裕社會的時候,我們該如何享受或分享生產率提高的成果?……著名經濟學蔡昉在他的這部作品中,博採眾家之長,用11篇文章深入淺出地告訴讀者,人口變局之下,「不要浪費一次危機」(應對人口危機堪稱福利國家建設的催化劑),轉折期也意味著開啟了一個機會窗口期,中國不妨從擴大公共服務和社會福利的角度審視人口和宏觀經濟問題。

作者介紹
蔡昉|責編:惲薇//孔慶梅
    蔡昉,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首席專家,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十四五」國家發展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學部委員、學部主席團秘書長,主要研究領域為勞動經濟學、人口經濟學、經濟改革與經濟增長、收入分配和貧困、「三農」問題的理論和政策等。     著有《讀懂中國經濟》《從人口紅利到改革紅利》《四十不惑:中國改革開放發展經驗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的世界意義》等,主編《中國改革開放:實踐歷程與理論探索》《中國智慧》等,發表學術論文和理論文章數百篇。獲中國出版政府圖書獎、孫治方經濟科學獎、中華人口獎等。

目錄
引論
上篇  人口與經濟關係範式
  第一章  萬物理論:以馬爾薩斯為源頭的人口-經濟關係理論
    一  貧困陷阱理論的直接源頭
    二  二元經濟發展模式的思想淵源
    三  長期停滯理論的歷史邏輯
    四  中國發展實踐的理論對應性
    五  如何活用已故經濟學家的思想?
  第二章  人口紅利:認識中國經濟增長的有益框架
    一  解釋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和階段變化
    二  在中國語境下認識人口-經濟關係
    三  人口紅利產生與消失及經濟影響
    四  問題導向的理論創新機會
  第三章  劉易斯轉折點:中國經濟發展階段的標識性變化
    一  界定發展階段的標識性概念
    二  發展經濟學與中國實踐
    三  劉易斯轉折點:提出、判斷和爭論
    四  轉折點判斷的重要性:理論與實踐
    五  結語以及待研究的問題
中篇  分享不斷提高的生產率
  第四章  解讀「凱恩斯悖論」:關於生產率分享的思考
    一  一個關於子孫後代經濟可能性的預言
    二  回到未來:凱恩斯說對了什麼?
    三  合併悖論之間的同類項
    四  生產率的提高與分享
    五  社會福利作為最高層次的分享
    六  趨勢展望和政策含義
  第五章  繆爾達爾的人口學與馬寅初的財政學
    一  兩個重要學者和兩種重要學說
    二  繆爾達爾發現和預警的「新人口危機」
    三  瑞典模式的誕生:「從搖籃到墳墓」的邏輯
    四  福利國家的財政理念和政策
    五  「蓋國情如此」:馬寅初眼中的人口問題
    六  人口新政、公共財政新理念和福利國家建設
  第六章  重新認識「制高點」
    一  關於「制高點」的敘事
    二  「弗里德曼周期律」
    三  極端化政策及轉型的代價
    四  新潮湧起和中國的選擇
  第七章  社會福利的競賽
    一  打造競爭優勢是國家之間關係的本質
    二  國家競爭力的內涵與必然性
    三  社會福利之爭:理念和政策
    四  疫情大流行與社會福利回歸
    五  促進共同富裕進程中的制高點
  第八章  謙虛使人類進步:從《人類發展報告》看發展理念變化
    一  關於《人類發展報告》的人和事
    二  把思想轉化為量化指標
    三  HDR的核心理念和開放性框架
下篇  以社會流動提高生育率

  第九章  社會流動性如何影響生育率?
    一  關於生育率的理論解釋及其局限
    二  普世的生育率與不對稱的「趨中律」
    三  社會流動性與生育率關係的一般特徵
    四  中國社會流動的階段性變化
    五  改變生育意願的關鍵政策因素
  第十章  如何擺脫「低生育率陷阱」?
    一  「低生育率陷阱」之謎
    二  傳統理論範式的罅隙
    三  人口與發展關係新範式的支柱
    四  兩個重要啟示
  第十一章  促進社會流動的市場機會、社會政策和家庭養育
    一  關注社會流動的經濟學傳統
    二  收入差距與社會流動的內生關係
    三  作為社會流動引擎的市場機會
    四  關乎人類發展和多重外部性的社會政策
    五  超越市場和政府的家庭養育功能
    六  基於認識範式變化的政策思路
Appendix  Abstract of Each Chapter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