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規制如何生財(清代鹽政基本原理研究1644-1850)(精)/新經濟史叢書

  • 作者:黃國信|責編:陳肖寒
  • 出版社:社科文獻
  • ISBN:9787522837086
  • 出版日期:2024/07/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50
人民幣:RMB 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提高效率還是妨礙效率,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學關於政府規制收益的兩個分析方向。清代鹽政規制的目的卻超出了規制分析的既有框架,它不考慮效率問題,而是關心「生財」,即財政收入。本書研究清代鹽政規制,側重結構性分析,揭示清廷鹽政的目標、管制的技術手段、受到的約束和付出的代價,將複雜且矛盾的鹽政面向置於一個體系內貫通解釋,回應鹽政與市場的關係問題,總結清代鹽政運行的原則並闡釋其基本原理。在此基礎上,分析傳統經濟體系下的規制經濟形態及其對規制經濟學的潛在價值,嘗試拓展規制經濟學的視野。

作者介紹
黃國信|責編:陳肖寒
    黃國信,湖南炎陵縣人,歷史學博士,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暨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兼任中國社會史學會副會長。主要研究方向為明清社會經濟史、歷史人類學。主要著作有《區與界:清代湘粵贛界鄰地區食鹽專賣研究》等。

目錄
導言
  問題的提出:鹽政為何可以「規制」
  學術史:從釐清史實到有方向感的探索
  分析方法與理論架構
  材料利用與基本概念
  內容、結構與思路
第一章  規制目的與效果:追求課入最大化的傾向
  鹽課徵收的制度選擇
  高效率的鹽課徵收
  鹽課課入追求的最大化傾向
  鹽課課入的剋制性
  普通百姓的鹽課負擔水平
  清代鹽課的性質
第二章  規制的準則:交易成本與課入量的動態平衡
  鹽課課入的制約因素
  平衡多組關係以保證鹽政運行
  通過試錯實現多組關係平衡
第三章  規制的手段:市場基礎導向價值作用下的配額限制
  朱軾的市場論與乾隆的困惑
  從原額到人口:鹽引配額原則的演變
  宏觀數據分析:鹽引配額與市場容量的趨近
第四章  規制的代價:行為主體行政收益考量與鹽區衝突
  官員的鹽務考成與制度的路徑依賴
  制度的路徑依賴與維護兩淮鹽區鹽課
  區域行政收益考量與鹽區間的直接對立
結論
  規制生財:清代鹽政的基本目標、特點與性質
  試錯原則:課入最大化期望轉化為課入最優化實踐
  平衡原則:交易成本與課入量的動態協調
  折中原則:計劃性與市場性的結合
  行政收益考量:鹽區邊界糾紛的動力
  路徑依賴:鹽區難以改划與取消
徵引文獻
附錄  清代分鹽區人口、鹽引、鹽課數據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