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長江經濟帶歷來就是中國最重要的工業走廊之一。本書以作為長江經濟帶的水資源涵養地和生態屏障的長江上游經濟帶為研究對象,在系統介紹長江上游經濟帶社會經濟概況、長江上游經濟帶生態環境變化時空特徵的基礎上,對區域內能源消費與碳排放量開展定量分析,科學研判未來區域內的各省市能源消費結構優化和碳排放減少的彈性和潛力,通過協同機制協調雲、貴、川、渝等區域的低碳發展政策,試圖提出具有示範作用的長江上游經濟帶低碳發展路徑,共同推進長江上游經濟帶的低碳發展。
本書適合地理學、環境學、生態學等專業的師生閱讀參考,也可供相關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行業協會、企業的管理者和技術人員、政府相關管理部門和決策部門工作人員參考。
作者介紹
李新|責編:莫永國
李新,男,1968年生,遼寧瀋陽人,民盟盟員,理論經濟學博士后,管理學博士,成都理工大學管理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為中國自然資源學會會員、中國技術經濟學會高級會員、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會員、中國地質礦產經濟學會會員、中國運籌學會企業運籌學分會理事,美國匹茲堡大學卡茨商學院和丹麥南丹麥大學生命周期工程研究中心的訪問學者。主要從事管理科學與工程、資源環境管理、物流工程、工程管理、循環經濟、生態文明與綠色發展、區域低碳發展等領域的教學科研工作。在《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資源科學》、《科學學研究》、《國土資源科技管理》、Resources Policy、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Energy.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Greenhouse Gas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dustrial Management and Data Systems等國內外重要期刊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先後主持國土資源部(現自然資源部)地質調查軟課題「主要礦產資源二次利用的調查與評價」和「太陽能、風能等行業小金屬資源消費調查」、四川省社會科學研究「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統計專項項目「四川省二氧化碳排放清單核算與評價」、四川省社會科學研究「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基地重大項目「伴生礦產全球貿易格局演變對我國的影響及四川省對策研究」等20余項科研項目。2019年獲全國綠色礦山突出貢獻獎。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2 研究目標
1.3 研究創新
1.4 國內外研究進展
1.4.1 城市層面的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及核算
1.4.2 氣候變化和城市各行業
1.4.3 氣候變化與城市可持續發展
1.4.4 城市層面的戰略和緩解氣候變化行動計劃
1.4.5 研究現狀述評
1.5 研究方法與思路
1.6 本章小結
第2章 長江上游經濟帶社會經濟概況
2.1 長江上游經濟帶邊界界定
2.2 人口規模變化
2.3 經濟發展水平
2.4 自然資源稟賦
2.4.1 土地資源
2.4.2 林業資源
2.4.3 礦產資源
2.4.4 水資源
2.5 產業結構特徵
2.5.1 四川省產業結構特徵
2.5.2 貴州省產業結構特徵
2.5.3 重慶市產業結構特徵
2.5.4 雲南省產業結構特徵
2.5.5 長江上游經濟帶產業特徵
2.6 本章小結
第3章 長江上游經濟帶生態環境變化時空特徵
3.1 長江上游經濟帶生態環境變化的研究方法
3.1.1 研究區域概況
3.1.2 數據來源與處理
3.1.3 研究方法
3.2 基於長江上游經濟帶大氣圖像的土地利用特徵分析
3.2.1 土地利用時序演變特徵
3.2.2 土地利用空間演變特徵
3.3 長江上游經濟帶大氣碳濃度時空演變分析
3.3.1 碳濃度時序演變分析
3.3.2 碳濃度空間演變分析
3.3.3 碳匯時空演變分析
3.3.4 碳濃度驅動因素分析
3.4 本章小結
第4章 能源消費與碳排放的定量化分析
4.1 能源消費與碳排放的定量化分析方法
4.1.1 研究方法
4.1.2 計算方法
4.1.3 可行性分析
4.1.4 不確定性分析
4.1.5 研究框架及思路
4.2 四川省能源消費與碳排放的核算
4.2.1 四川省2000?2020年二氧化碳總排放
4.2.2 四川省主要年份二氧化碳排放清單
4.2.3 四川省主要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清單
4.3 重慶市能源消費與碳排放的核算
4.3.1 重慶市2000?2020年二氧化碳總排放
4.3.2 重慶市主要年份二氧化碳排放清單
4.3.3 能源消費、碳排放與經濟增長關係
4.4 雲南省能源消費與碳排放的核算
4.4.1 雲南省2000?2020年二氧化碳總排放
4.4.2 雲南省主要年份二氧化碳排放清單
4.4.3 能源消費、碳排放與經濟增長關係
4.4.4 雲南省主要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清單
4.5 貴州省能源消費與碳排放的核算
4.5.1 貴州省2000?2020年二氧化碳總排放
4.5.2 貴州省主要年份二氧化碳排放清單
4.5.3 能源消費、碳排放與經濟增長關係
4.5.4 貴州省主要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清單
4.6 本章小結
第5章 長江上游經濟帶低碳發展路徑分析
5.1 基於灰色模型的碳排放趨勢分析
5.1.1 灰色GM(1, 1)模型的建立
5.1.2 灰色GM(1, 1)模型的預測
5.2 不同經濟發展情景下的節能減排潛力分析
5.3 基於環境壓力模型的分區域碳排放趨勢分析
5.3.1 環境壓力模型的建立
5.3.2 預測結果分析
5.4 低碳發展路徑分析
5.4.1 2020年前低碳發展進程
5.4.2 2020?2030年的低碳發展路徑
5.5 本章小結
第6章 長江上游經濟帶低碳發展的政策建議
6.1 制定實施綠色低碳發展戰略
6.1.1 提高綠色低碳發展的戰略地位
6.1.2 將綠色低碳發展全面融入生態文明建設進程
6.1.3 明確提出長江上游經濟帶綠色低碳發展的戰略目標和路線圖
6.1.4 把握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發展戰略機遇
6.2 構建區域低碳發展協同治理機制
6.2.1 發揮政府的服務和管理功能
6.2.2 積極支持企業參與協同治理
6.2.3 提高社會成員的意識和能力
6.3 構建區域低碳發展的保障體系
6.3.1 構建完善綠色低碳發展綜合政策體系
6.3.2 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
6.3.3 加強能源領域技術創新應用
6.3.4 持續引導綠色低碳消費方式
6.3.5 加強綠色低碳發展國際合作
6.4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低碳發展典型模式
6.4.1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低碳發展的模式
6.4.2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同低碳發展的路徑
6.4.3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同低碳發展的保障體系
6.5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