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旅遊地理學(高等院校地理科學類專業系列教材)

  • 作者:編者:陸林|責編:文楊//李嘉佳|總主編:傅伯傑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788528
  • 出版日期:2024/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19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為高等院校地理科學類專業系列教材分冊之一。基於中國旅遊地理學教學科研成果和實踐經驗,本書提出了「基礎知識—實踐知識」二元結構化的旅遊地理學知識體系,體現了旅遊地理學基本範疇體系,強調了問題意識、現實意識和對話意識。本書將旅遊地理學的基礎知識體系概括為旅遊客源地系統、旅遊通道系統、旅遊目的地系統三個部分,將實踐知識體系概括為可持續旅遊、城市旅遊與主題公園、鄉村旅遊與鄉村振興、旅遊區域影響四個部分。最後,提出了中國旅遊地理學研究展望。
    本書可以作為高等學校地理科學類和旅遊管理類等專業教材,也可供其他專業參考使用和社會讀者閱讀。

作者介紹
編者:陸林|責編:文楊//李嘉佳|總主編:傅伯傑

目錄
「高等院校地理科學類專業系列教材」前言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地理學研究對象
    一、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對象
    二、人文地理學的特徵
  第二節  旅遊地理學研究對象和學科屬性
    一、旅遊地理學研究對象
    二、旅遊地理學的學科屬性
  第三節  旅遊地理學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
    一、旅遊地理學研究內容
    二、旅遊系統模型
    三、旅遊地理學的研究方法
  第四節  旅遊地理學發展歷程
    一、國外旅遊地理學的發展歷程
    二、中國旅遊地理學的發展歷程
  參考文獻
第二章  旅遊客源地系統
  第一節  旅遊者
    一、旅遊者的定義
    二、旅遊者分類
  第二節  旅遊者行為
    一、旅遊者的動機行為
    二、旅遊者的決策行為
    三、旅遊者的空間行為
  第三節  旅遊客源市場
    一、旅遊客源市場特徵和細分
    二、中國旅遊客源市場規模和結構
    三、世界旅遊客源市場規模和結構
  第四節  旅遊需求及預測
    一、旅遊需求的定義和時空特徵
    二、影響旅遊需求的要素
    三、旅遊需求預測
  參考文獻
第三章  旅遊通道系統
  第一節  旅遊交通
    一、旅遊交通構成要素
    二、旅遊交通方式
    三、旅遊地交通可達性
    四、旅遊地邊際效用
    五、旅遊交通的競爭
    六、旅遊交通服務體系
    七、交通旅遊吸引物
  第二節  旅遊信息通道和旅遊市場渠道
    一、旅遊信息通道
    二、旅遊市場渠道
    三、旅遊信息化與在線旅遊市場
  參考文獻
第四章  旅遊目的地系統
  第一節  旅遊資源

    一、旅遊資源概念
    二、旅遊資源分類
    三、旅遊資源評價
  第二節  旅遊容量
    一、旅遊容量概念
    二、旅遊資源容量
    三、旅遊生態容量
    四、旅遊經濟容量
    五、旅遊社會容量
    六、旅遊容量應用
    七、可接受改變極限理論和應用
  第三節  旅遊目的地演化
    一、旅遊地生命周期理論
    二、創造性破壞理論
    三、複雜適應系統理論
    四、耗散結構理論
    五、協同理論
    六、區域演化理論
    七、演化經濟地理學理論
    八、全球地方化理論
  第四節  旅遊目的地空間結構
    一、旅遊目的地空間結構概念
    二、旅遊目的地空間結構主要理論
    三、不同尺度旅遊目的地空間結構
  參考文獻
第五章  可持續旅遊
  第一節  遺產與遺產旅遊
    一、遺產
    二、遺產旅遊
    三、紅色旅遊
  第二節  國家公園與國家公園旅遊
    一、國家公園的概念
    二、國家公園體系的發展過程
    三、國家公園的管理
  第三節  生態旅遊
    一、生態旅遊的基本概念
    二、生態旅遊資源
    三、生態旅遊目的地
  參考文獻
第六章  城市旅遊與主題公園
  第一節  城市旅遊
    一、城市與城市旅遊
    二、城市旅遊的吸引力要素
  第二節  城市遊憩商業區
    一、城市遊憩商業區定義
    二、城市遊憩商業區的功能
    三、城市遊憩商業區旅遊吸引力要素
  第三節  博物館旅遊
    一、博物館旅遊者定義
    二、博物館旅遊吸引力要素

    三、世界博物館旅遊發展
    四、中國博物館旅遊發展
  第四節  節事與會展旅遊
    一、節事與會展旅遊的特點
    二、節事與會展旅遊的類型
    三、節事與會展旅遊的空間影響
  第五節  主題公園
    一、主題公園的概述
    二、主題公園的發展
    三、主題公園的區位與空間結構
  第六節  城市群旅遊
    一、城市群與城市群旅遊
    二、城市群旅遊系統結構
  參考文獻
第七章  鄉村旅遊與鄉村振興
  第一節  鄉村旅遊產生的背景
    一、國外鄉村旅遊產生的背景
    二、中國鄉村旅遊產生的背景
  第二節  鄉村旅遊的定義、特徵和類型
    一、鄉村旅遊的定義
    二、鄉村旅遊與鄉村性
    三、鄉村旅遊的類型
  第三節  傳統村鎮旅遊發展
    一、傳統村鎮旅遊
    二、村落的景區化建設
  第四節  農家樂
    一、農家樂的定義和特點
    二、農家樂的發展歷程
    三、農家樂的經營模式
  第五節  鄉村民宿
    一、鄉村民宿的發展
    二、民宿分類與標準
  第六節  鄉村精品酒店
    一、精品酒店的定義和特徵
    二、精品酒店的類型
  第七節  田園綜合體
    一、田園綜合體的定義
    二、田園綜合體的發展模式
  第八節  旅遊小鎮
    一、旅遊小鎮的定義和特點
    二、旅遊小鎮的發展過程
    三、旅遊小鎮的類型
  第九節  鄉村旅遊創新體系
    一、鄉村旅遊創新的內涵與特徵
    二、鄉村旅遊創新體系的構建
  第十節  典型農產品產業鏈旅遊
    一、產業鏈旅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徵
    二、典型農產品的產業鏈旅遊
  第十一節  鄉村旅遊引導鄉村振興
    一、鄉村振興戰略

    二、鄉村旅遊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第八章  旅遊的經濟影響
  第一節  旅遊產業的特徵
    一、戰略性
    二、民生性
    三、幸福性
  第二節  旅遊就業
    一、旅遊就業的內涵與類型
    二、旅遊就業乘數
    三、旅遊業發展對就業影響
  第三節  旅遊扶貧
    一、旅遊扶貧的角色與作用
    二、中國的旅遊扶貧
  參考文獻
第九章  旅遊的環境影響
  第一節  旅遊與環境的關係
    一、獨立關係
    二、共生關係
    三、衝突關係
  第二節  旅遊對區域環境的影響
    一、旅遊過程對區域環境的影響
    二、旅遊對區域環境生物要素的影響
    三、旅遊對區域環境非生物要素的影響
  第三節  旅遊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
    一、旅遊與全球氣候變化
    二、全球氣候變化的國際應對
  參考文獻
第十章  旅遊的社會文化影響
  第一節  旅遊地居民感知
    一、居民對旅遊影響感知的概念
    二、居民對旅遊影響感知的特徵
  第二節  旅遊與主客交往
    一、主客交往的概念
    二、旅遊主客交往的影響因素
  第三節  旅遊與文化認同
    一、文化認同的概念
    二、旅遊文化認同的影響因素
  第四節  旅遊與文化符號
    一、旅遊建構文化符號的概念
    二、旅遊建構文化符號的特徵
  第五節  旅遊地聚居空間演化
    一、旅遊地聚居空間演化的概念
    二、旅遊地聚居空間演化的特徵
  第六節  旅遊城市化
    一、旅遊城市化的概念
    二、旅遊城市化的特徵
  第七節  旅遊與區域障礙
    一、區域旅遊障礙的概念
    二、區域旅遊障礙的影響因素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中國旅遊地理學研究展望
  第一節  中國旅遊地理學研究特徵
    一、跨學科與多視角研究
    二、學術問題與規範意識
    三、研究方法創新
    四、國際學術交流
  第二節  中國旅遊地理學研究展望
    一、構建旅遊地理學理論與方法體系
    二、理論研究:新現象、新問題的地理學解釋
    三、應用研究:新問題、新趨勢的解釋與應對
    四、方法研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