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創新與企業家精神+為成果而管理(共2冊)

  • 作者:(美)彼得·德魯克|責編:李文靜//張昕//李文靜//閆廣文|譯者:劉雪慰//徐孝民//魏江//陳俠飛
  • 出版社:機械工業
  • ISBN:HZ2024162
  • 出版日期:2024/06/17
  • 裝幀:平裝
  • 頁數:544
人民幣:RMB 1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套書是德魯克戰略管理思想的精髓。迄今為止,有關企業戰略論述的書里所提到的問題,幾乎都能從書找到源頭。
    本套書包括《創新與企業家精神》《為成果而管理》兩冊。《為成果而管理》是一本關於「做什麼」的書。它探討的是所有企業為創造經濟績效和經濟成果而必須承擔的經濟任務。《創新與企業家精神》探討了有關創新的觀點、行動、規則和警示,展示了如何尋找創新機遇,將創意發展為可行性事業所需注意的原則和禁忌。

作者介紹
(美)彼得·德魯克|責編:李文靜//張昕//李文靜//閆廣文|譯者:劉雪慰//徐孝民//魏江//陳俠飛
    彼得·德魯克(1909-2005,Peter F.Drucker),管理學科開創者,他被尊為「大師中的大師」「現代管理學之父」,他的思想傳播、影響了130多個國家;他稱自己是「社會生態學家」,他對社會學和經濟學的影響深遠,他的著作架起了從工業時代到知識時代的橋樑。     1909年生於維也納的一個書香門第,1931年獲法蘭克福大學國際法博士學位,1937年與他的德國校友多麗絲結婚,並移居美國,終身以教書、著書和咨詢為業。     在美國,他曾擔任由美國銀行和保險公司組成的財團的經濟學者,以及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克萊斯勒公司、IBM等大企業的管理顧問。為紀念其在管理領域的傑出貢獻,克萊蒙特大學的管理研究生院以他的名字命名;為表彰他為非營利領域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國際慈善機構「救世軍」授予德魯克救世軍高獎項「伊萬婕琳·布斯獎」。     他曾連續20年每月為《華爾街日報》撰寫專欄文章,一生在《哈佛商業評論》上共發表38篇文章,至今無人打破這項紀錄。他著述頗豐,包括《管理的實踐》《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使命、責任、實踐》《旁觀者》等幾十本著作,被翻譯成三十余種文字,總銷售量超過1000萬冊。其中《管理的實踐》奠定了他作為管理學科開創者的地位,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已成為全球管理者必讀經典。     他曾七次獲得「麥肯錫獎」;2002年6月20日,獲得當年的「總統自由勛章」,這是美國公民所能獲得的高榮譽。     20世紀80年代,德魯克思想被引入中國;2004年,德魯克管理學全面進入中國的管理教育。

目錄
《為成果而管理(全面修訂新譯本)》
前言
致謝
序言:任務
第1部分  看懂企業
  第1章  企業的現實狀況
  第2章  成果區
    定義產品
    經營成果的三個維度
  第3章  收入、資源與前景
    為什麼不使用成本會計法
    那麼,什麼是一樁事務
    是什麼帶來領先地位
    資源在哪裡
  第4章  我們現在做得如何
    診斷變化中的產品
    增量分析
  第5章  成本核心和成本結構
    典型的成本核心
    成本點
    成本類別
    「空耗」的高成本
  第6章  顧客即企業
    市場現實
    如何注意到那些沒想到的事
    看懂顧客
  第7章  知識即企業
    我們能做好什麼
    知識現實
    我們的知識有多好
  第8章  這就是我們企業的樣子
    還缺什麼
第2部分  聚焦機會
  第9章  立足優勢
    通用汽車的崛起
    第一代創新者
    羅斯柴爾德家族是如何興盛的
    靶標和時間
    從昨天到今天
    前瞻計劃
    看績效用人
  第10章  發現企業的潛能
    劣勢變機會
    化劣勢為優勢
    規模失當的企業
    我們懼怕什麼
  第11章  趁今日打造未來
    已經發生的未來
    構想的力量
第3部分  為績效而規劃

  第12章  關鍵決策
    經營構想
    卓越之處
    優先事項
  第13章  企業戰略
    合適的機會和適度的風險
    專業化、多元化、一體化
    自創還是外購
    結構和戰略
  第14章  將經濟績效植入企業
    工作計劃
    企業的實踐
    人、他們的工作和他們的精神
結語:義務
推薦閱讀
譯者後記:其實,我們翻譯不了德魯克
《創新與企業家精神(全面修訂新譯本)》
前言
引言  創業型經濟
第一部分  創新實踐
  第1章  系統的創業
  第2章  有目的的創新及其七個機會源
  第3章  創新機會源一:意外事件
  第4章  創新機會源二:不協調事件
  第5章  創新機會源三:流程需求
  第6章  創新機會源四:產業結構和市場結構變化
  第7章  創新機會源五:人口統計特徵變化
  第8章  創新機會源六:感知變化
  第9章  創新機會源七:新知識
  第10章  聰明創意
  第11章  創新的原則
第二部分  創業實踐
  第12章  創業管理
  第13章  創業型企業
  第14章  服務機構的創業
  第15章  新創企業
第三部分  創業戰略
  第16章  「孤注一擲」
  第17章  「攻其軟肋」
  第18章  生態利基
  第19章  改變價值和特徵
結論  創業型社會
推薦書目
譯者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