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數字中國(賦能數字時代中國新質生產力)

  • 作者:李季|責編:鄭靜
  • 出版社:中國商業
  • ISBN:9787520828888
  • 出版日期:2024/05/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04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沒有從技術角度去解釋問題,可能講述技術系統構建的書已經很多了。筆者覺得,文化是第一性思考,物理是第二性思考。用文化視角去看待歷史、現實和未來,是很準確的一個視角。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文化是第二生產力。從邏輯上來講,數字文化是數字社會的第二生產力。
    數字中國的頂層架構是文化,數字中國是中國的數字孿生世界,數字孿生世界中的美學重構(和現實世界不同,文化和美是人構建的),可以改變一代人的審美。
    數字中國,一個是硬體,一個是軟體,數字化軟環境、軟科學實現起來比硬科學更加困難。數字中國也會遇到更多的問題,如較大的就業壓力如何去應對?如何遏制壟斷性數字平台對社會財富的攫取?社會節奏越來越快,高慾望社會和低慾望社會的並存與矛盾如何化解?巨大的環境問題如何通過數字化進程進行解決?通過對未來20年的創造性設想,從數字政府、數字城市生態、數字鄉村生態、數字企業和數字人文等方面提出建設性構想,或許是解決數字社會發展中面臨的上述問題的較好方法。

作者介紹
李季|責編:鄭靜
    李季,博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博士后。     主要研究領域:高新技術產業研究、文化創意產業研究、城市產業園規劃與建設研究、文化金融投融資模式研究。主持和參與了海南國際旅遊島、京津冀區域一體化、廣東自貿區、大三亞旅遊經濟圈一體化、南非約堡中國城、中緬能源走廊等國內外六十幾項重大課題的規劃和研究。多次在中央部委和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領導班子中心組學習授課。     自2010年以來撰寫和主持編寫的文化產業研究方面的著作有:《世界文化產業園》(人民日報出版社,2011年4月)、《中國文化產業園》(社科文獻出版社,2012年5月)、((世界文化產業地圖》(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4年7月)、《中國文化產業地圖》(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4年7月)、《世界文化產業經典案例》(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4年9月)、《中國文化產業經典案例》(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4年8月)、《世博映像》(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2年10月)、《中國文化市場發展報告(2015)》(經濟科學出版社,2016年5月)、《新編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年鑒(2015)》(經濟科學出版社,2016年6月)。     學術兼職有:《財經界·策劃家》學術主編、《創意經濟》學術主編。社會兼職有:浙江、廣東、貴州、內蒙古、河南、海南等省、自治區文化產業規劃課題負責人和發展顧問。

目錄
第一章  數字智能時代,中國審美再復興
  1.數字中國再現中國之美
  2.創新產業的核心在審美
  3.跨文化認同的關鍵在審美力
  4.科技發展與審美創新之間的平衡
  5.探尋多元數字審美表達方式
  6.新型城鎮化審美需求和文化挑戰
第二章  數字引擎和文化引擎共軛結構
  1.審美創新引領數字中國
  2.數字引擎疊加文化引擎
  3.雙向互動實現數字中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4.文化引擎提供穩定的精神支柱
  5.碰撞交融釋放創新力量
  6.技術世界隱藏在優雅的界面之內
第三章  數字中國重構中國數字經濟
  1.審美需求引領下一輪數字經濟變革
  2.創新、高效和實用的數字經濟未來
  3.歷史、人文和情感需求引領文化經濟未來
  4.算力和智能引領下一輪經濟變革
  5.產品和文化品牌升維到審美品牌
  6.新「世界模型」在智能時代引領中國經濟
第四章  數字中國和社會治理透明化
  1.數字人民幣背後的星辰大海
  2.基於人工智慧演算法的程序公正機制
  3.應對數字社會治理中的安全挑戰
  4.數字社會治理中的隱私和安全問題
  5.黑箱在透明化社會面前會逐步消解
  6.對未來數字社會治理的展望
第五章  審美領導力推動社會變革
  1.數字組織中的審美領導力
  2.從創意經濟到創意社會
  3.數字化教育和審美教育的未來
  4.滿足多元審美的方法和策略
  5.卓越價值觀內含在審美領導力之中
  6.創造更優雅的社會軟結構
第六章  生態文明引領智能化社會
  1.碳中和社會,重建生存倫理和價值審美
  2.用綠色技術消化生態深層「債務」
  3.智慧政府和生態圈經濟的大融合
  4.生態文明需要完成最大跨度的技術整合
  5.智能社會推進循環經濟產業鏈
  6.中國的未來生態發展之路
第七章  數字中國和城鄉空間審美
  1.數字中國和詩意棲居
  2.保護、傳承和創新
  3.數字時代的世界辦公室
  4.空間創意的目標、方法和行動
  5.最好的空間是與人交心的空間
  6.交流與融合促進內生價值生成
第八章  中國數字生活新時代

  1.智能化時代的心理壓力和文化衝擊
  2.情感資產的構建和有序競爭
  3.數字原住民和安人之道
  4.審美價值生活網路的構建
  5.人是生活者而非消費者
  6.至善、至美、至遠的中國數字文明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