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多重目標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動態優化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叢書

  • 作者:張銜//鍾鵬//徐強//章明|責編:王瑋//張宇琛
  • 出版社:四川大學
  • ISBN:9787569032888
  • 出版日期:2024/0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55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將系統闡述財政金融調控的動態一般理論,提出多目標均衡視角下的財政政策理論,並分析了「雙支柱」框架下的宏觀金融調控政策。這既可以為政府宏觀調控政策作參考,對進一步實施具有針對性、時效性和前瞻性的宏觀政策調整具有重要的現實參考意;也可以作為致力於研究宏觀財政金融政策的讀者提供理論學習讀物,作為其了解我國財政金融改革和發展的資料。

作者介紹
張銜//鍾鵬//徐強//章明|責編:王瑋//張宇琛

目錄
1  導論
  1.1  研究背景
  1.2  國內外文獻研究
    1.2.1  財政稅收政策相關文獻研究
    1.2.2  貨幣政策相關文獻研究
  1.3  研究思路與結構安排
    1.3.1  研究思路
    1.3.2  結構安排
2  財政稅收政策動態分析的理論基礎
  2.1  財政稅收政策分析動態模型
    2.1.1  行為主體概述
    2.1.2  政府的稅收與支出
  2.2  最優稅收規則和最優稅收理論簡介
    2.2.1  埃奇沃斯規則
    2.2.2  拉姆齊規則
    2.2.3  米爾利斯最優稅收理論
  2.3  財政稅收政策動態分析的研究動態
  2.4  相關研究述評
3  財政稅收政策的動態目標均衡理論分析
  3.1  財政稅收政策選擇中的政府目標界定
    3.1.1  基礎目標:組織財政收入
    3.1.2  核心目標:促進經濟增長
    3.1.3  終極目標:增進社會福利
    3.1.4  不同目標間的對立統一關係分析
  3.2  財政稅收政策的目標均衡理論構建
    3.2.1  拉弗曲線評析
    3.2.2  雙側稅收禁區理論模型
    3.2.3  目標均衡下的政策選擇
  3.3  財政稅收政策目標均衡演變的趨勢與動態調整影響因素
    3.3.1  一般趨勢:經濟發展水平
    3.3.2  動態調整的影響因素
4  我國財政稅收政策的目標均衡:演變、現狀與趨勢分析
  4.1  我國的稅制變遷與稅收政策目標的歷史演變
    4.1.1  我國稅制變遷概述
    4.1.2  我國稅制變遷的成因分析
    4.1.3  目標均衡下的稅收政策選擇:結構性減稅
  4.2  我國稅收政策目標演變的經驗證據
    4.2.1  宏觀稅負的變動與現狀分析
    4.2.2  稅制結構的動態變化與現狀分析
  4.3  我國稅收政策目標均衡的動態趨勢分析
    4.3.1  當前我國稅收政策面對的挑戰與目標導向
    4.3.2  我國稅收政策目標的長期變化趨勢
5  目標均衡視角下我國稅率水平變動的經濟效應分析
  5.1  引言
  5.2  理論分析框架
    5.2.1  基本假設
    5.2.2  模型構建
    5.2.3  競爭性均衡
  5.3  參數估計
  5.4  模擬分析

    5.4.1  最優宏觀稅負的動態區間估計
    5.4.2  宏觀稅負水平變動的衝擊效應
  5.5  實現我國財政稅收政策的目標均衡的對策建議
    5.5.1  適度擴大「結構性減稅」,優化稅收結構
    5.5.2  優化財政收支結構,防控財政風險
    5.5.3  實施稅收聽證制度,進一步促進稅收政策目標均衡
6  貨幣政策動態分析的理論基礎
  6.1  貨幣效用模型(MIU模型)
    6.1.1  模型的基本結構
    6.1.2  穩定狀態的分析
  6.2  現金先行模型(CIA模型)
    6.2.1  確定性的現金先行模型
    6.2.2  隨機的現金預付模型
  6.3  卡甘貨幣模型
    6.3.1  基本模型
    6.3.2  卡甘模型的解
    6.3.3  模型的擴展
7  貨幣政策目標與傳導的動態分析
  7.1  貨幣政策目標的動態分析
    7.1.1  貨幣政策的多重目標
    7.1.2  優化多重貨幣目標的動態方法
    7.1.3  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
    7.1.4  確定中介目標的動態方法
  7.2  多重貨幣政策目標的優化
    7.2.1  引言
    7.2.2  現行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的形成背景及變化
    7.2.3  貨幣政策最終目標改革的必要性與改革方向
    7.2.4  多重貨幣政策目標下的優化分析——以經濟增長為優先目標的優化選擇
  7.3  貨幣政策傳導的動態分析
    7.3.1  貨幣政策的傳導渠道
    7.3.2  信貸配給與貨幣政策傳導
  7.4  從「傑克遜霍爾共識」到「雙支柱」調控框架:貨幣政策目標反思
    7.4.1  「傑克遜霍爾共識」
    7.4.2  「雙支柱」調控框架
    7.4.3  對貨幣政策目標的反思
  7.5  「流動性陷阱」理論質疑
    7.5.1  貨幣政策失效的「流動性陷阱」解釋
    7.5.2  「流動性陷阱」概述
    7.5.3  學術界圍繞「流動性陷阱」的爭論
    7.5.4  「流動性陷阱」理論不成立
    7.5.5  貨幣政策失效的理論分析
    7.5.6  結論與啟示
  附:對普爾規則的一個運用
8  貨幣金融監管體制的動態優化分析:基於「雙支柱」調控框架
  8.1  「貨幣政策+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緣起
    8.1.1  傳統貨幣政策與微觀審慎監管難以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
    8.1.2  貨幣政策與宏觀審慎政策之間存在協調問題
    8.1.3  宏觀審慎政策與微觀審慎監管之間存在協調問題
    8.1.4  「雙支柱」調控框架下金融監管組織結構有進一步改革必要
  8.2  「雙支柱」調控框架下金融多頭監管的動態博弈分析

    8.2.1  微觀審慎監管下監管機構與金融機構的動態博弈
    8.2.2  宏觀審慎監管下中央銀行與監管機構的協調困境
  8.3  「雙支柱」調控政策的動態優化分析:DSGE模型
    8.3.1  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簡介
    8.3.2  構建DSGE模型的基本原理
    8.3.3  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的應用
    8.3.4  基於DSGE模型的「雙支柱」調控政策動態優化分析框架
  8.4  「雙支柱」調控框架下貨幣金融監管體制的國際鏡鑒
    8.4.1  英國「超級央行模式」
    8.4.2  美國「雙線多頭」模式
    8.4.3  印度「監管協調」模式
    8.4.4  對國際典型監管模式的評析
  8.5  我國「貨幣政策+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的優化分析
    8.5.1  我國「雙支柱」調控的實踐現狀
    8.5.2  我國貨幣金融監管協調機制發展演進歷程
    8.5.3  「雙支柱」調控框架下我國貨幣金融監管體制的優化分析
9  結論與展望
  9.1  主要結論
  9.2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