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問題研究

  • 作者:周密|責編:李英
  • 出版社:上海三聯
  • ISBN:9787542683144
  • 出版日期:2024/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74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融合勞動價值論、新熊彼特理論和供需均衡模型三大理論方法,嘗試形成有中國特色的理論研究,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什麼、為什麼、改什麼、特殊在哪裡和怎麼辦」五大核心問題進行系統論證。
    本書按照「收入結構和需求結構變化是起因,部門結構調整是切入點,勞動結構調整是關鍵」的思路,從收入結構均衡化、部門結構協同化、供需結構適配化、勞動結構層次化、治理結構現代化「五化」角度提煉新時期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控體系重構的政策建議。

作者介紹
周密|責編:李英
    周密,南開大學中國城市與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導,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訪問學者,入選天津市「131」創新型人才培養工程,南開大學百名青年學科帶頭人,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副秘書長。長期從事城市與區域經濟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領域為:擴大內需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區域經濟理論與政策、數字經濟與區域創新體系等。已出版著作3部,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中國工業經濟》《世界經濟》等高質量CSSCI期刊發表論文80余篇。主持和主研國家社科基金重點、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天津社科基金等60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課題。獲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天津市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天津市優秀決策咨詢研究成果一等獎、天津教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天津統戰部優秀成果一等獎等多項獎勵。

目錄
第一章  引言
  第一節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基本內涵與戰略意義
  第二節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五問」
  第三節  研究結構、研究方法與主要創新
第二章  中西方結構性改革的文獻綜述
  第一節  西方結構性改革的文獻綜述
  第二節  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文獻綜述
  第三節  西方結構性改革研究對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啟示
第三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的背景:需求結構演變
  第一節  古典馬克思時代的需求側結構特徵和供給側配置資源方式
  第二節  新古典工業時代的需求側結構特徵和供給側配置資源方式
  第三節  后工業時代的需求側結構特徵和供給側配置資源方式
  第四節  結論與討論
第四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論基礎與解釋框架
  第一節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起點:中國式產能過剩的解決困境
  第二節  退出價格與飽和需求的引入:理論基礎
  第三節  中國式產能過剩:普通商品市場的均衡分析
  第四節  不同過剩的進一步認識
  第五節  中國式產能過剩:住房特殊商品市場的均衡分析
  第六節  結論與討論
第五章  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特殊性:部門結構調整
  第一節  關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特殊性的國內討論
  第二節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特殊性的理論模型
  第三節  結論與討論
第六章  特殊性的進一步實證:房地產部門的優先調整
  第一節  住房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節  住房市場的研究綜述
  第三節  中國住房市場的經濟學解釋:供需均衡模型的拓展
  第四節  實證研究結果和分析
  第五節  住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長效機制設計
  第六節  結論與討論
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動力:勞動結構調整
  第一節  生產消費過程與供給側的社會價值生產實現過程
  第二節  理論模型的設計
  第三節  實證檢驗
  第四節  結論與討論
第八章  新時期的認知性勞動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路徑
  第一節  后工業化時代供給側增長的特徵化事實
  第二節  后工業化時代互聯網影響供給側增長的相關研究
  第三節  理論模型
  第四節  認知性勞動與研發性勞動對供給側的影響機制檢驗
  第五節  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路徑選擇:兩種範式的比較
  第六節  結論與討論
第九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調控方式與配套體系
  第一節  國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控方式與配套體系的借鑒與啟示
  第二節  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調控方式與配套體系
  第三節  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